广东省高校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探索
2021-10-21谈超凤广州航海学院
谈超凤 广州航海学院
1.引言
在全球航运中心东移的大趋势下,广东省航运服务市场巨大。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2020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9个在亚洲,中国占据7席,而粤港澳大湾区占3席,分别是深圳港(第4)、广州港(第5),香港港(第9),其中,广东占2席。广州港综合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第4,全球第5,是华南地区功能最全、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深圳港是华南地区最核心的外贸集装箱干线港之一。而全球班轮运力排名中,我国中远海排名第3。航运港航硬实力雄厚,但软实力的发展滞后,对国际航运组织的影响力,参与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参与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并没有与其港航的硬实力相匹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高端航运人才稀缺。
同时,来港货物、船舶密集,基础航运服务市场巨大,与此同时,衍生的对航运经纪、航运金融、海事法律、航运咨询、航运工程服务等为代表的专业知识密集、资金密集、信息密集的高端航运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相关高端航运人才稀缺问题日益显著。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下、“一带一路“倡议及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推动航运服务产业升级,打造高端要素集聚地,都离不开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有力支撑。随着新市场的迅速增长,航运服务业的升级优化,高端航运服务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航运产业升级优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现状
全球船舶融资、船舶经纪、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咨询等航运服务链的上游高附加值市场不但对世界航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影响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其带来的巨大利润,带动的就业和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亚于世界大港。高端航运服务水平也是评测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水平的核心驱动因素。在近几年的评测中,伦敦和新加坡凭借多年的优势积累稳居前2位。2019年上海超越香港跻身第3,2020年依然继续保持了较好的水准。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虽然港口吞吐量排名在4、5位,但航运服务排名都在10名之外,与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地依然存在不少差距。
高等院校,尤其是航运特色的高等院校,是开展航运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之一。目前,广东省开设港口与航运相关专业的主要院校有4所,2所本科院校分别是广州航海学院、广东海洋大学,2所专科院校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比如广州航海学院开设的航运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管理专业致力于航运管理人才的培养。其中交通运输专业是广东省一级本科专业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广东海洋大学开设了航运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本文将从这几所院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毕业去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总结目前广东省高校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
3.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薄弱。目前,几所航运特色院校的基础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为广东省航运人才的输送贡献了不少力量,也在相关人才需求单位获得良好口碑。但目前广东省本土培养的航运人才大多集中在基础航运服务业,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占航运人才的比重小。以船舶贸易、航运金融、航运咨询、海事及法律服务等为代表的衍生高端航运服务发展滞后,原因之一是高端航运人才短缺。一方面省内的人才培养的资源不足,同时,相关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以船舶贸易为例,以航运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上海海事大学和广州航海学院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上海海事大学约在10年前上海重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时应势开设了高端航运服务的一系列课程。经过10来年的不断研究与建设,上海海事的高端航运人才的培养取得较好成果,促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广东省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上虽说都在做调整,但目前培养目标仍主要定位在传统基础航运服务。与高端航运服务业相关的产业对接的课程设置虽然有,但设置不多尚不够成系统。例如航运经纪,大部分的院校都设置了租船和货运代理的课程,会有经纪的一些内容,但是航运经纪里船舶买卖经纪、国际航运市场分析的课程却鲜少涉及。高端航运服务通常需要复合型人才,例如航运金融,是航运+金融的专业知识的复合,相关专业,要么是航运课程设置充分,但是缺少投融资、金融、财务等课程的设置,要么是金融类专业,金融课程设置充分,但却基本没有航运类课程。高端航运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完整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在航运业急需升级优化、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短缺的新时期,目前的航运教育与航运人才的培育相对滞后于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高校人才的培养也需紧跟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表1 高端航运服务top5
(2)师资的实践经验有待加强,相关教材有待补充及更新。不管是基础航运人才还是高端航运人才,都具有鲜明的应用型特色,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也都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目前各院校的师资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各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尤其是2所本科院校,新进的优秀博士比例逐年提高,高校师资都拥有良好的科研和专业理论背景,为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应用型人才重在能结合市场需求,灵活应用,目前的大部分师资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少有企业实践背景,具有多年港航企业、航运服务企业专业实践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屈指可数,缺乏实践经验是普遍现象。
目前市面上主要针对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培养的教材基本没有形成体系,不够完善,且很多教材编写年份都在10年前,不够与时俱进。例如航运经纪类,目前关于代理、租船的教材相对有比较多的选择,但是船舶贸易的相关教材市面上非常少,且内容偏理论,与实践应用相差较大,出版年份也较远,内容滞后,应用性不强。另外航运金融类的相关教材也较少,有待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高端航运服务要求人才专业性和知识型都非常强。高端航运人才与普通的航运人才相比,需要更广阔的国际航运知识、更高的专业化程度,必须具备航运、金融、法律、贸易、船舶结构政策等方面复合型知识和能力,而广东省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缺少人才梯度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例如,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过分强调教学过程和组织管理,高端航运服务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缺少专门的公共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企业层面,在职培训投入不足,由于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少,人才知识更新速度慢,无法及时跟踪和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企业无法承担所有项目人才的培训,仅靠企业很难完成,亟需与高校互补,借助高校相关的专业及课程的专业培养。产、学、研在人才培养的合作上仍停留在表层,无法满足不断延伸的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
4.对策建议
(1)高校推进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和完善。无论是伦敦还是上海,都高度重视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上海从高校人才培育、科研智库及社会服务3 方面入手,近10 多年来持续探索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新路径,高校开设了一批相关的课程,出了一系列特色教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影响力不断提高。伦敦拥有一批领先世界的航运人才培育院校及航运服务专业研究中心,拥有特色鲜明的高端航运服务完整产业链系列教育,例如航运保险、船舶经纪、航运金融、航运咨询、航运软件、航运研究、海商法等。广东省拥有良好的航运教育院校资源,高端航运服务市场成长空间巨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应加强对未来引领性人才发展需求趋势进行深入调查和系统研判,在巩固现有基础航运服务人才培养的优势下,加大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更复合,有针对性的编著相关特色教材,目标培养跨学科、跨行业,具有复合知识背景的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另外,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发展职业培训以支撑企业在职人员的知识拓展研修。
(2)加强师资力量实践性和国际化的建设。高校在新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加大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是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高校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可依托校友和各种渠道和众多港航企业建立沟通,利用寒暑假或者其他教师空余时间,可去相关企业顶岗实践,更了解企业一线实践的业务操作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引领专业知识的培育。另一方面航运是涉外性非常强的行业,高校可加大支持规模和力度,推进高校教师到国内外著名航运院校、机构进行交流进修,推动高校的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更具国际视野,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层次,引领带动高端航运服务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3)加强政、产、学、研的融合合作,建立完善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广东省拥有雄厚的港航业的基础,高端航运服务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巨大,相关人才的培育需要联合政、产、学、研各有关部门群策群力。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将有助于高端航运人才的引进,加快高端航运人才的积聚,进一步提升航运服务产业链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企业是人才的需求端,高校是人才的供给端,供需需要更密切的结合,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高校可加强与港航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将实践性贯穿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以共建课程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实践学习。各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在长期为企业做决策咨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实践案例,这些都将为专业课教学提供基于实践应用的新鲜素材。高等教育系统需要与政产研系统融合合作,才能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5.结语
当今的航运业已经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航运强省、交通强省仅仅依靠港口基建、吞吐量等硬性指标还不够,还需发展与硬实力相匹配的航运软实力,以初级的货流和船流为导向的基础航运服务业在国际中难以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而高端航运服务是航运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应积极联合政产研,共同积极探索高端航运人才的培养体系,打造新阶段高端航运人才高地,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完善广东航运服务产业链,增强航运服务产业的竞争力,为建设具备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服务枢纽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