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2021-10-20刘焱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培养策略

刘焱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爱国主义情感在德育教育中又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关键所在。历史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国家以及民族的使命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能够看出利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了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两方面的需要,并提出了应该利用历史人物以及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爱国主义;培养策略

前言

爱国主义能够影响并调节着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使每个人的行为合乎规范,起到着重要指引和团结作用。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对爱国情感的培养愈显急迫。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抓住初级中学这一关键时期,通过教育手段把爱国主义情感渗透给青少年,培养他们的认知观念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1.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1.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在当今信息和全球化的时代之下,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是整个教育界的重点所在。同时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培养初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各类政策和文件。并对这一教育进行了明确指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优良的舆论环境和丰富的教学素材。不仅如此,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引导,激发出学生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和深厚情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爱国情感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培养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初中生在这种意识和情感的指引之下,也会更加坚定地承担起祖国与民族振兴的重任。

1.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爱国主义情感能够从人文性的角度为教师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在2014年就“拟实施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新时代国家重视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体现,也为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认同感以和归属感,也增加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体现了这一情感教育的价值。总之,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为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在初中阶段,学校和教师都必须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2.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策略

2.1运用历史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都是一幕幕伟大的事件造就出来的,也是历史人物创造出来的。纵观祖国的发展,英雄数不胜数,正是由于有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存在,才能够使我们体会到目前生活的幸福,同时也教会了我们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历史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融入历史人物,让学生对名人有充分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感悟,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对孙中山先生创建整个中华民国的事迹进行讲述,同时可以着重介绍伟人孙中山先生,主要渲染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不懈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诞生了“三民主义”并创建中华民国让人们获得新生。通过这一事例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感受孙中山先生的坚持以及爱国精神,从而受到感染,真正体会到民族精神的内涵所在。如,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从古至今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是不可分割的。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以国家利益和荣誉为中心,在历史人物的学习中感受伟人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2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应用情境作为主要的载体来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由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具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善用此种方法。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合适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影片资料、图片资料等,在将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实现将初中生带入到相应的历史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并最终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可以事先选择影片《我的1919》,尤其是再现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么振奋人心的话语必将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情境的创设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历史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结论

历史在初中学科教育中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与良好品德素质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加之国家对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愈发重视,使得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历史人物、情境教学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中华.浅谈初中历史课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134-135.

[2]陶俊.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J].文化产业,2021(07):80-81.

[3]贡保才让.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78-279.

[4]徐芳芳.初中歷史课如何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28-229.

[5]李丹.挖掘历史爱国主义素材培育初中学生核心素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6):38-39.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培养策略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