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差旅费规范探讨

2021-10-20赖惠亮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1期
关键词:差旅费伙食费

赖惠亮

【摘要】文章受近年来财政部、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制定出台的《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启发,结合业务实际和管理现状,阐述国内差旅费管理规范的必要性,梳理了国家制度发布、调整和持续规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延伸探讨了避免费用转嫁和重复开支可选择的思路,以期为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制定规范管理与简化操作并重的解决方案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差旅费;伙食费;交通费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国内差旅费规范的必要性

不论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合规合法的管理至关重要。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关注政府服务成本的节约和绩效管理;国有企业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需遵照相关开支标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国内差旅费是各个单位在业务运营中最为常见的费用,和每个员工密切相关,严格的控制和规范的管理,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国内差旅费管理,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有利于严格按国家相关制度规定使用财政预算资金,明确职责范围,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从提升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建立长效机制的角度出发,规范国内差旅费开支标准和流程,有利于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体系。

二、国家相关制度发布、调整和持续规范的三个阶段

根据地点的不同,出差分为因公临时出国和国内出差。国家相关部委的经费管理制度中,分别对需规范的差旅费范围进行了界定。其中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其他费用,由财政部、外交部印发了《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做出规范。国内出差涉及的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由财政部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做出规范。笔者首先对所涉制度的发布及调整、持续规范等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

(一)制度发布

2013年12月31日,财政部以财行〔2013〕531号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从国内出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报销管理、监督问责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同时废止了2006年11月13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

2013年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对于城市间交通费,以列表的形式明确了不同级别的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对于住宿费,以附表的形式发布了住宿费限额标准;对于伙食补助费,明确了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根据通知附表,除西藏、青海、新疆三地为每人每天120元外,国内其他各地出差伙食补助费均为每人每天100元;对于市内交通费,明确了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2014年,财政部办公厅根据上述办法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解答》,第一项解答就明确了“接待单位协助安排就餐的,出差人员应当在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内向接待单位交纳相应的伙食费。接待单位应向出差人员出具接收凭证(不作报销依据),收取的伙食费用于抵顶接待单位的招待费支出”,以避免差旅费转嫁。

(二)制度调整

2015年,为提高差旅住宿费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综合考虑全国各地区宾馆(饭店)住宿费价格变动、实际工作需要、淡旺季等因素,财政部根据市场价格实际情况提高住宿费标准进行了及时、动态调整,着力解决标准滞后问题,保持标准的适用性。以财行[2015]497号印发了《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整了各地住宿费标准。

2016年财政部实施精准管理,将住宿费标准细化到地市级,同时规定部分地市旺季住宿费上浮标准,制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并以财行[2016]71号文印发。上述两个文件对住宿费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调整,伙食费和交通费仍然沿用2013年的规定。

(三)持续规范

2019年7月,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等要求,财政部、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着力解决差旅费转嫁等问题,明确了收交标准,细化了收交的具体规定,差旅费管理不断完善。

《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費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费用收交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收交标准。区分多种情况,分类制定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标准,做到标准全覆盖,解决此前交纳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二是既规范“交”又规范“收”。在强调出差人员自行解决相关费用、主动交纳的同时,要求接待单位按规定收取费用,不得拒收,解决此前接待单位不愿收、不敢收的问题。三是规范财务管理。明确凭证开具和收取资金账务处理方式,防范风险,解决此前凭证出具和账务处理方式不明晰、不规范的问题。

三、延伸思考与探讨

上述政策文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强,能有效遏制转嫁差旅费用、超范围超标准接待以及由此产生的“四风”问题。各单位在不突破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贴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和细则,有利于制度更好地落实。

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不少经办人员对政策理解和执行的把握不准确,对经营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对出差与培训和会议的界定区分不清,出现了一些执行不到位或与实际冲突无法落实的情况,鉴此,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理解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做到规范管理与简化操作并重。

(一)对短期国内出差进行分类管理,注重实际支付,避免重复开支

国内出差涉及政务活动、商务洽谈等不同类型,有的由出差人员自行解决差旅费,有的会由对方单位进行接待安排。接待单位的性质不同影响到差旅费报销的途径,因此应按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若出差的对方单位是非关联单位、尤其商务洽谈时合作对象为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时,出于商务合作和商务礼仪的考虑,合作对象通常会安排用餐和交通,出差人员按标准领取交通费和餐费,交予对方在操作上不太现实,故此类出差应考虑仅在自行用餐和使用交通工具时按日领取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或实报实销,有对方接待的期间不得领用或报销。领用时应提供实际支出的票据作为自行用餐和交通的证明材料,避免对方安排又重复领取。

若出差是在上下级国有单位、国有关联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双方财务管理均较为规范的情况下,出差一方可实报实销,也可采取按规定领用伙食费和交通费,并按标准缴纳给对方单位的方式,领用时应提供相关缴纳依据;或根据合作方式由接待单位按标准承担相关费用,作为经营成本,出差人员不能提供实际支出凭据时,不得再领用。

上述领用可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伙食补助费标准除西藏、青海、新疆三地为每人每天120元外,国内其他各地均为每人每天100元,市内交通费标准为每人每天80元。实报实销应在此范围内控制。

(二)对长期项目出差实行源头把控,通过合同约定,明确承担主体

各单位在职能履行、业务经营过程中,除短期临时国内出差外,也会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的长期项目,对此类项目,应在项目合同签署时就充分考虑成本和盈利情况,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若合同约定由对方单位安排餐饮和交通的,出差人员不应再按日领用伙食费和交通费,并提前告知控制标准,在合同中约定对方单位提供的此类费用标准或区间,避免超范围、超标准。

若合同约定由出差人员自行承担餐饮和交通费的,项目实施单位可根据项目成本收益情况,采取按日发放补助的形式解决,或根据项目盈利要求,在不超过标准的情况下实报实销。对于项目涉及的非工作日和非工作时间加班等情况,应根据项目时间以及进展情况与项目人员另行约定。

(三)对外地培訓和会议应注重实质,根据日程安排,实施精准管理

单位员工赴外地参加培训和会议,有的是按主管部门安排统一进行,有的是根据履职需要和业务开展自行参加,不能完全适用或参照出差规定执行。若培训或会议通知中明确举办单位安排食宿的,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培训期间的食宿费和市内交通费由会议、培训举办单位按规定统一开支;往返会议、培训地点的差旅费由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报销”的规定,此类情况不能另行领取和报销培训或会议期间的伙食费、交通费。

若培训、会议通知中明确参加单位自行承担食宿费用的,应根据课程和日程安排,往返会议、培训地点的差旅费由参加人员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报销,伙食费按日发放或按规定在标准内实报实销。交通费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定,若培训或会议期间,地点没有变化且没有发生交通费的活动安排,无列支原因则不应发放。

可见,加强国内差旅费管理,有利于强化管理监督,提升内部控制,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实际情况,区分临时因公出差、长期项目出差、外地会议培训等不同的情况,在不突破各项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合理把握程序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差旅费伙食费
如何加强和规范煤炭企业差旅费的管理
高职院校差旅费报销问题和改善方法分析
伙食费
伙食费
浅析差旅费报销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集团差旅费管控政策与实施
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贪腐
我多么想和别人一样幸福
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理贪腐
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