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可行性
2021-10-20黄花艳
黄花艳
什么是前置性作业?就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完成的尝试性学习任务。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那么学生在预习时,教师有目标地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先自学起来,让学生有备而来,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布置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初学伊始,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充满期待的。我们要求学生对于新学教材进行预习,布置前置性作业,学生无形中就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勾连,去自主探索其中的未知。如此日积月累,就会慢慢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好预习单来让学生完成,其中对于难解字、易错字,先通过查字典和资料进行学习,并对与之相关的人物、背景、典籍等进行查阅,在预习的过程,他们就会生成一些自己的知识建构,这也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一个过程。
2.拓宽原有的知识面
前置性作业大多时候是要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来完成的,学生在以课本为依托的时候,能够发散到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就更能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立体、丰厚的认知,感知的视角就变得不一样了。当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时候,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判断、学习,不会盲从或者拘泥于教条化的教育,这些对于学生的将来都是至关重要的思维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时,扫清了一些学习的障碍,必然会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当然,这样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能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批注出来,在课堂上有效地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也就必然促进教师课堂讲授知识时更有针对性,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系统的认知,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
二、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方式
前置性作业既然可以更加系统地训练学生的思维,那么在方式上就可以灵活多样。听、说、读、写、看、找、比、问……在形式上也要丰富多彩,不要一成不变。如列表格、做批注、查资料、问卷调查……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在家通过音频软件听一听武松打虎的故事,对于故事的结构和人物有大概了解。又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前,布置学生查一查、问一问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春节习俗,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对于春节的习俗有更丰富的了解。再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前,布置学生试着按照书中提到原来的出场顺序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再尝试用田忌的方法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前,我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好表格,布置学生去调查身边的同学、朋友最想沟通的话题,最感兴趣的人物,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了同学间阅读经典名著的情况,增加了对新知识的兴趣,这使得受空间限制的课堂充满了延展性。
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我针对本课的难点设计了预习单。预习单是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本班的学情进行设计的,目的性非常强,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扫除一些障碍。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课堂的实效性。
《宇宙生命之谜》预习单
一、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遍。
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尚未(sàng shàng) 倾角(qīng qǐng) 陨石(sǔn yǔn)
揭开(jiē jié) 辐射(fú fǔ) 抵御(xiè yù)
磁场(cí chí) 干燥(zhào zào) 沧海一粟(sù lì)
三、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 迷 谜
( )语 入( )
( )恋 ( )团
2. 燥 躁 噪
暴( ) 干( )
( )音 急( ) ( )熱
四、根据内容填空。
1.“御”字的第七笔是 ,“抵御”的意思是 。
造句:
2.“沧海一粟”的“粟”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
造句:
五、思考课后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试着口头做一遍,把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
本课预习自评:☆☆☆☆
家长评价:☆☆☆☆
三、合理布置前置性作业
布置前置性作业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段特点,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情。因此,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是力求简单,学生拿到的作业要一目了然,容易入手操作,不烦琐。我们要抓住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设计,体现课文的重点难点,还要多元、开放,不拘泥于形式,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努力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关于识字写字
课标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教师在预习时可以从字的音、形、义着手布置。布置学生圈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后生字表标出部首、音序。给生字组词,一个组课内的,一个组课外的。找出本文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并通过查字典或者询问同学读出字音。要标出多音字,找出已经学过的形近字。利用工具书或者其他方式理解本课生词的意思,要在生词旁写出词语解释。
如教学《白鹭》时布置学生给“嫌”“框”二字找兄弟,学生就可以回顾自己学过的“廉”“眶”“筐”来识记本课的生字。对于“韵”字学生经过查字典就可以知道可以通过“音”来查到这个字。《忆读书》一课中,“卷”是多音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了解意思,读好读音,还能根据不同读音组词。
2.关于阅读
课标对于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那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如预习五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时,让学生朗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搭石吗?”“预习时,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这样设计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粗知文章大意。如预习四年级上册《杨氏之子》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通过预习,你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吗?”“你能和家长说说关于杨氏之子的故事吗?”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关于习作
课标对于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习作教学前,要布置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留心收集下来,成为第一手习作素材。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习作1》写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动笔写作前,可以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介绍自己家乡风俗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充分感受和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在此基础上,要求有条件和时间允许的学生让家长陪伴他们一天,逛逛自己的家乡,用心充分感受自己家乡的美,听聽家长讲述关于这些风俗的传说。有了充分的体验后,学生在习作时就会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了。
在云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更是以一日千里之势奔腾而来。人类需要的知识、技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次性学完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立足于社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显然,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前置性作业也是人类前瞻性学习的一种,我们应试着换种方式引导学生从课业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海南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