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2021-10-20付光辉唐天成

食品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节监管食品

付光辉,唐天成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181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习近平主席曾多次针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1月习主席在考察内蒙古的大型乳制品企业时强调,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且让老百姓放心的产品;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河北张家口的乳品企业时说道,必须以“四个最严”来对待食品安全[2],切实提高监管能力与水平;2020年5月习近平主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再次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1.2亿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由于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且一般地处偏远,导致文化与生活习俗等方面差异巨大,尤其在对待食品的处理上,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对食物的加工与贮藏方式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这样的饮食习俗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生活的锡伯族曾经常食用一种自制的发酵馒头,后被查出患上流行病——察布查尔病,即在食品发酵过程中产生肉毒梭素,这种毒素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导致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3]。民族地区一直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区域,对此,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食品安全问题,切实提升其食品监管能力。

1 民族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特殊之处

1.1 民族地区的食品监管

民族地区是食品监管的难点区域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山区、高原与边疆地区,其中最高的少数民族居民点在海拔超4 000 m,低压缺氧且寒冷干燥的山区[4]。另外,少数民族聚集地往往与当地经济、政治中心距离较远,且相较于内陆沿海汉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要小得多,如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20人。人口分布稀疏、居民点分散、生活环境多样,这无疑提高了民族地区的食品监管难度与监管成本。

1.2 民族地区的独特饮食文化

一些少数民族受居住的环境、当地特有食材与所信奉的宗教文化影响,形成独特的饮食习俗[5]。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的苗族与侗族在“跳坡节”时,会将生牛肉拌调味料直接食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对腌制肉食情有独钟,经常将火腿、腊肉、咸菜等腌制数月之久。这些独特的饮食习俗是引发民族地区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解决民族地区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的重点。

2 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的风险形成机制

民族地区存在着众多食品安全风险,涉及到的主体有食品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行业协会等,且贯穿食品供应链全过程,包括食品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保存等环节[6],具体见图1。

图1 食品安全风险形成机制

2.1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风险形成

2.1.1 生产企业不规范

民族地区人口分散且消费能力较低,当地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设施陈旧、生产技艺水平较低,甚至部分企业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这些企业为了追求产量与利润,从各个工序中节约生产成本。多年未更新生产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相对于发达地区落后;生产工厂的厂房与车间环境未完全达到卫生管理标准的要求;对于原料食材来源的安全性不能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也不规范,并没有参照国家规定的食品生产标准和食用标准。致使很多标注信息不全的“三无产品”不断流向市场销售,消费者购买食用后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营养补充,还可能会危险身体健康。

2.1.2 企业质量检测疏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相应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企业生产加工不仅要符合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少数民族自治区、县的一些当地企业自身没有建立或没有全面建立与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缺乏专业的食品检测设备和人才,同时也未提请相关食品检测机构,不能对生产的食品进行综合性质量检查。即使是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也仅仅对终端产品采取抽样检测的形式,即在同批次产品中选取部分产品进行检测,导致最终流向市场的食品品质参差不齐,只有部分食品质量合格。

2.2 食品物流环节的风险形成

2.2.1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早在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国的物流产业规模在近年不断发展。物流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食品的流通更离不开发达的物流产业。食品的物流环节包括运输和仓储,中国有近八成的食品运输依靠公路,而民族地区大多地理环境险峻,高原、丘陵、山地占比很大[7]。由于地形相对封闭、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使得传统民族村落的路网等级整体水平不高,交通可达性较差[8]。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尚未完全建成,这直接导致食品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大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成为民族地区食品运输的一大难题。

2.2.2 信息体系不完全,运输与仓储困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食品物流业的发展,但对偏远民族地区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光纤线路并未全面通达、宽带覆盖率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导致物流信息无法实时传输共享,食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中各方信息不对称。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地理区位、消费水平等原因,物流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9],食品仓储设施点分布不合理、规模普遍偏小、容量有限,食品在仓储环节有可能受到二次污染。而一些特殊食品对防腐、保鲜、温湿度等有较高的要求,如速冻食品一般需要在-18 ℃左右的低温冷柜中单独储存、面包则需要在5~21 ℃的恒温中密封储存。大多数食品在高温度、湿度的环境中易发生变质,若没有做好一定冷冻冷藏的处理,变质率将会大幅提高,并可能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细菌与毒素。

2.3 食品销售环节的风险形成

2.3.1 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如之前食品企业的自我监管有疏漏,政府部门的监管则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大量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在偏远民族地区,市场上出售过期、变质、标注信息不全食品的现象常有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民族地区专门从事食品卫生的人员数量不足,例如位于四川南部边境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总人口达27.8万人,但该县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其他食品相关监管部门工作的行政人员均不足10人;另一部分原因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惩罚力度小,并未起到对相关企业的警示效果。

2.3.2 消费者、消费者协会、政府部门与媒体配合效率低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参与食品供应链的所有主体都需要协同发挥作用。然而消费者、消费者协会、政府相关部门与媒体之间往往配合效率低下。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时,可能会选择“忍气吞声”,不向相关部门、协会反映[10];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网络媒体开始占据人们的视线,如新浪的“微博热搜”,抖音等自媒体有时会传播一些“来路不明”的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消费者不信任媒体,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形象。长此以往,不利于消费者、媒体、消费者协会与政府之间的配合监管。

2.4 消费者食用、保藏环节的风险形成

这一环节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食品杂牌较多。但与此同时,当地居民对食品品质的优劣往往并不具备判断能力,甚至连包装上应有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也毫不在意。对于调味品与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对其了解的更是微乎其微。而在购买食用盐时,若买到碘含量不合格的食用盐将会引发甲状腺肿大等碘缺乏病,尤其对于儿童,长期碘含量不足会阻碍身体生长与智力发育。还有一些食品添加超量的合成色素,虽然看起来色泽亮丽,令人更有胃口,但如果摄取过量就有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与激素的合成,从而诱发肝脏、胃部等疾病、损害人体健康[11]。

3 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的风险监管对策研究

3.1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对策

3.1.1 规范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经营首先要靠自我监管。安全生产是一个食品企业的生存之本,若食品流通中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食品企业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责任方,食品生产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没有所谓的“残次率”“不良率”,所有食品都必须保质保量,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是合格产品。食品企业应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理念,改进生产设备设施、提高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升级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同时,企业生产应该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取得营业执照、食品企业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除了企业的自我监管,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规范企业行为,对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监管,严防出现质量合格证、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等必要的信息不明的“三无食品”。

3.1.2 强化食品企业生产质量检测与管理

民族地区的中小型食品企业应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检测与管理技术,及时更新质量检测设备,聘请食品质检的专业人才与行业专家对公司一线生产加工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并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对生产或加工出库的所有食品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将问题食品做好标识进行回收处理,杜绝流向市场。同时,食品企业还应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12],帮助企业把控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强化企业自身责任感,同时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能够对食品生产、加工、检测环节有更清晰的了解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具体可见图2。

图2 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监管对策

3.2 食品物流环节监管对策

3.2.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完备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是食品物流的基础,《十三五脱贫规划》中要求,继续加大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构建涵盖铁路、公路、机场等在内的外通内联交通骨干运输通道,推动村级道路的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区域性整体交通运输网络。在食品的物流运输过程中,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能够大幅提升输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因此需要继续全面推进偏远民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布局,为物流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促成更多的物流企业投入民族地区的建设。

3.2.2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一是推进偏远民族地区宽带建设,政府部门可以提供一定宽带网络建设补贴,出台更优惠的政策鼓励通信运营企业、信息服务商共同参与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加快光缆线路、无线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民族地区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13];二是在当地聘请专业的物流管理与工程人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在民族地区合理建立仓储库点,保证偏远地区的食品仓储工作。如西部民族地区岩洞、溶洞有着冬暖夏凉的特点,对其加以改造,构筑天然的冷冻库[14]。此外,更新仓库的设施设备,按照不同食品所需满足的储存要求,实现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分类仓储[15]。同时注重库点卫生工作,安排相关人员每天检查进并行消毒杀菌处理,具体可见图3。

图3 食品物流环节监管对策

3.3 食品销售环节监管对策

3.3.1 完善食品监管机制,扩充专业人才队伍

食品的质量检测是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一项工作[16],相关高素质人才队伍不可或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对所管辖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根据地域、人口的分布设立重点食品检测中心,大力支持偏远民族地区的乡镇、村寨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避免监管盲区的存在,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在每个检测中心配备充足的专业技能人才、执法人员和相关检验检测设备,并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相关人员的培训[17]。同时为了留住人才,政府应增加对食品安全监管行业的资金投入,提升偏远地区食品质量检测人员薪酬待遇,并给予一定补贴,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优秀的政策环境。

3.3.2 建立互信互助的监管模式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食品监管是一项涉及到多方参与的复杂且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消费者、消费者协会、媒体共同参与,形成一种互信互助的监管模式[18]。消费者应维护自己的权力,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及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勇于揭露问题食品。消费者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开通多元化监督举报通道,如网络渠道、电话渠道等,以帮助消费者维权,且对涉及违法违规的食品企业进行处罚、记录在案,通过一些官方的平台进行公示。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都应该加入食品监督的队伍中,曝光不法食品企业与其生产的问题产品,提醒消费者重视所购食品质量,帮助政府和协会有力地震慑此类不法行为,具体可见图4。

图4 食品销售环节监管对策

3.4 食品食用、保藏环节监管对策

民族地区存在很多偏远落后的乡镇、村落缺乏食品安全相关教育[19],政府部门应与消费者、食品协会联合推动此类工作[20]。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中可以适当开设一些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课程,普及基础知识[21],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了解日常营养健康的饮食常识;其次还可以在村委会、居委会开展食品安全交流会或培训讲座,邀请一些食品安全的专业人士来科普生活中常见食品的食用与保存,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将一些被曝光的问题食品与不良的饮食习惯作为反面案例宣传,纠正错误的消费、食用观念;在超市、菜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等地设立志愿者服务点,引导居民正确挑选食材、调味品等,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免费提供咨询服务,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具体可见图5。

图5 食品食用与保藏环节监管对策

4 结语

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饮食文化等因素,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的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市场上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而居民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因此,面对食品的生产与加工、运输与仓储、市场流通与销售、食用与保藏等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需要企业进行自我监管;政府部门也应根据所监管区域,配备充足的专业食品检测人员,强化监管广度与力度;消费者协会和新闻媒体需共同参与到食品监督当中,与政府建立起互信互助的监管模式,补齐民族地区食品安全这一短板,促成安全健康的食品市场。

猜你喜欢

环节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