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参数与疾病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2021-10-20刘怀彬闵婕潘耀郝琳
刘怀彬,闵婕,潘耀,郝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支气管哮喘目前是常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且临床发生率有不断趋于增加的态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由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多因素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是主要病变表现,喘息、咳嗽、气促以及胸闷等症状常伴且反复发生。据目前临床研究,在哮喘疾病的发生中,T淋巴细胞活化后的效应T细胞有重要参与,更是启动、造成气道广泛炎症反应的直接原因。可见,T细胞亚群功能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有密切关联。辅助性T细胞有两个主要亚型:Th1细胞与Th2细胞,Th1/Th2细胞失衡参与支气管哮喘病程始终[1]。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是Th1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则是Th2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本文主要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与其病情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有关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筛选以下符合条件: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版)中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内容相符合[2];②均行肺功能检查;③近两个月并无激素、抗生素使用史;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有以下情况者:①同时患有贫血、佝偻病等影响实验指标观察的情况;②先天呼吸道急性、肺发育不良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③肺部影像提示间质性肺疾病或重症肺炎。纳入患儿79例,根据病情划归入组:A组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7.1±0.7)岁;B组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12岁、平均(7.4±0.8)岁;C组患儿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3~13岁、平均(7.9±0.9)岁。另以同期我院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4岁、平均(8.1±0.9)岁。组间基本资料符合可比性前提(P>0.05)。
1.2 方法。采集79例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清晨空腹静脉血0.5 mL,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空抗凝管,使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细胞因子(含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以及干扰素γ):向校准品管中分别加入25 uL基质B及25 uL校准品,向样本管中加入25 uL试验缓冲液及25 uL样品,向所有管中加入25 uL捕获微球抗体(按2.1充分混合均匀),室温(25±1℃)避光震荡孵育2小时(400~500 r/min),向所有管中加入25 uL SA-PE,室温(25±1℃)避光震荡孵育0.5小时(400-500 r/min),向所有管中加入500 uL 1×洗涤缓冲液,涡旋数s,300~500 g 离心5 min,缓慢倾倒出液体,倒扣于吸水纸上,根据流式细胞仪上样需求,向每管中加入150-300 uL洗涤缓冲液,涡旋10s将微球重悬,立即上机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以及干扰素γ水平检测数据均表达为均数±标准差的计量数据形式,采用t方法检验;以检验结果P<0.05作为差异值显著、有意义的判定依据。于SPSS 25.0软件中完成数据验算。
2 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比较,A、B、C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明显更低,白细胞介素-6明显更高(P<0.05)。
A、B、C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各细胞因子比较: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水平从低到高排序为:C组病情中重度<B组病情轻度<A组病情间歇;白细胞介素-6水平从低到高排序为:A组病情间歇<B组病情轻度<C组病情中重度;差异比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比较(±s,pg/mL)
表1 各组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比较(±s,pg/mL)
注:与A、B、C组比较,★P<0.05;与A、B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
?
3 讨论
在儿科常见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愈渐提高,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生病理机制复杂,可能与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等相关,且涉及多种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4-5]。
在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等构成的复杂细胞因子网络中,它们互为诱导、制约、影响或协同,通过与炎性细胞的互为作用,参与气道炎症的调节,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全程参与[6]。
Th1、Th2分属于Th不同的两个群,其中Th1主要是通过分泌Ⅰ型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等)参与到由细胞毒性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当中,起到抵抗细胞感染的作用;而Th2分泌的Ⅱ型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则是参与介导体液免疫。Th1/Th2失衡与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有密切关联。
干扰素γ作为Th1细胞分泌的代表性细胞因子,上文研究发现,与健康的儿童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干扰素γ水平明显降低,同时随着病情程度的严重,患儿干扰素γ水平愈渐降低;当Ⅰ型细胞因子的代表干扰素γ水平降低时,便会造成Th2向Th1细胞类型分化转化减弱,随着干扰素γ分泌不足,Th2优势被激活,具体表现在Th2分泌的Ⅱ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细胞因子过度上升,造成Th1/Th2失衡。上文研究发现,与健康的儿童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6均更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严重,病情中重度者白细胞介素-6更高于轻度者、间歇病情者;白细胞介素-6致炎症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在Th2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刺激白细胞介素-4的活化与增殖,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2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对T细胞分化成Th1细胞因子能产生促进作用,起到抑制Th1细胞因子的作用;哮喘疾病状态下,随着白细胞介素-10与前列腺素E2水平的升高,能通过下调白细胞介素-12水平而促进Th2应答;上文研究结果表明,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三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2水平皆要更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且随着病情的趋于严重,白细胞介素-12水平愈低。提示随着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水平的降低,Ⅱ型细胞因子功能变强,发生慢性气道炎性反应[3]。
通过以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参数的分析可知,支气管哮喘患[7-8]儿以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Th2细胞功能活动为主,而分泌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的Th1细胞则相对不足。Th1与Th2细胞失衡而致哮喘疾病发生,同时随着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越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越高,患儿病情相应就越严重。可见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增加,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降低,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