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取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10-20丁大冬吴达周志平宋金海沈春升朱国
丁大冬,吴达,周志平,宋金海,沈春升,朱国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属于缺血性卒中(IS)的急重型发作类型中的一种,有较高的致残率,容易导致脑部功能障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急性脑梗死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提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是导致老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社会和医学界对该病有较高的关注度。通常而言,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并发脑出血症状,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会随之增加,疾病治疗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对于急性脑梗死疾病,目前主要应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和动脉内溶栓治疗方法干预。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进而无法发挥有效治疗效果。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与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相对较长,为6~8 h,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优势[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抽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69岁,平均(58.54±2.01)岁。发病至溶栓时间2~6 h,平均(4.01±0.25)h。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8.69±2.34)岁。发病至溶栓时间2~6 h,平均(4.20±0.03)h。基本资料符合研究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较高。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②符合机械取栓、动脉溶栓治疗指征;③患者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以及恶性肿瘤者;②入院诊治前服用过抗凝、溶栓等治疗药物;③近半年做过开颅手术者;④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家属、院方同意本次研究开展。
1.2 方法。常规组: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应用头颅CT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排除大面积脑梗死以及出血情况。行头颈部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或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血管闭塞的情况和具体位置。指导协助患者平卧,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应用改良Sedingger技术,对单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将6F导管鞘置入,在导丝引导和辅助下,在病变部位,置入导引导管头端,通过造影确定颈内静脉系统的具体情况。通过X线检查,在闭塞血管近端或远端位置,将微导管置入。将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0万U尿激酶,持续泵入,泵入速度:2万U/min。每间隔15 min,对造影结果复查一次,对血管的再通情况进行明确。如果血管再通,则立即停止泵入药物。应将尿激酶总使用量控制在120万U之内。治疗结束后,撤出导管及导管鞘,包扎穿刺点。治疗后24 h,行头颅CT检查,如果未发现出血情况,可实施抗凝治疗,同时进行降压、降糖等基础性治疗。实验组:支架机械取栓治疗。采用与常规组相同的治疗前准备和穿刺方法,微导管辅助下,将Solitaire支架系统头部引入血管闭塞部位,同时进行释放,确保血栓部位与支架紧密结合,支架系统释放5 min,后撤出支架及微导管。检查血栓的具体情况,如有必要,可重复取栓。将指引导管内的血液,回抽出30 mL,避免脱落的血栓栓子流入脑动脉。拔除动脉鞘,闭合器辅助止血,包扎穿刺点。治疗后24 h,行头颅CT检查,如果未发现出血情况,可实施抗凝治疗,同时进行降压、降糖等基础性治疗。
1.3 评价指标。①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程度的评估,借助脑梗死溶栓试验完成。如果是完全闭塞,则为0级;远端有血流渗透,但无法充盈血管,为1级;血流可通过病变血管,在远端血管有部分显影,为2级;血流通畅性较好,为3级。0~1级:表示血管未通。2~3级,表示血管再通[3]。②术前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神经功能,分数越高,神经和认知功能恢复越好。应用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活动能力,分数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强[4]。③术后24 h出血率: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
1.4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率。实验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再通率的比较分析[n(%)]
2.2 术前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术前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但实验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分析(±s,分)
表2 两组术前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分析(±s,分)
?
2.3 术后24 h出血率。实验组术后24 h出血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24h出血率的比较分析[n(%)]
4 讨论
当脑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就会形成血管血栓,动脉血无法及时供应,进而会导致脑组织坏死,这种脑血管疾病为急性脑梗死(ACI)。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是急性脑梗死典型特征,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有严重威胁性。抗凝疗法、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的方法[5]。临床卒中治疗指南中指出,治疗急性脑梗死首选静脉溶栓疗法干预,可在有效地时间内及时恢复脑血流灌注,对控制疾病发展、解除生命安全威胁有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而言,机械取栓可以明显将治疗的时间窗扩大,进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预后效果。虽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但是对治疗时间的要求较高,通常是在发病后3 h内接受治疗,因此也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制约性因素。通过临床实际治疗情况来看,如果时间窗要求比较严格,加之治疗禁忌证的制约,有效治疗将难以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发病3 h内接受有效治疗的概率仅为5%。应用机械取栓进行治疗,可以将治疗时间窗延长到8 h,因此可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但是目前仍然不能明确最大的时间窗。随着取栓装置的不断发展进步,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被不断扩大,甚至达到24h以上。机械取栓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进而提高预后效果。通常来讲,对于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近端等部位,出现较大血栓块的概率较高,而机械取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此种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仅为10%,而机械取栓血管再通率为53%。相对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机械取栓适用范围更广,对于出现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而言,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单纯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达不到理想的血管再通率,且发生出血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首选机械取栓术治疗,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较常规组,实验组血管再通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但实验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出血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综上所述,机械取栓方法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恢复血管再通,价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