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实施的现状研究*
2021-10-20王娜玲
王娜玲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为贯彻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有关要求,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针对高职教育层面出台了 “百万扩招”计划。面对扩招的众多非传统生源,教育部等六部门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给出了宏观上的指导性意见,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扩招要求。
扩招以来,2019年下学期至今第一批扩招对象(2019级)已接受了两年的学历教育,为了解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针对扩招的非传统生源的人才培养改革实施现状及国家扩招政策的指导意见的执行情况,了解落实扩招人才培养政策过程中高职院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总结第一届扩招实施过程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课题组进行本项研究工作。课题组选择了部分高职院校教务处领导进行访谈与交流,并通过问卷星APP对全国高职院校进行相关调研,在问卷星中访问次数98次,有效答卷是57份,全国包括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山东、陕西、广东等14个省的50多个学校参与了调研,调研问卷回收率58.16%。
1 研究中涉及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百万扩招”政策指的是2019年5月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2号)。调查中所选取的样本是所有承接了2019年扩招任务的高职院校,问卷填写者身份94.73%为具体实施扩招人才培养任务的二级学院的领导以及一线教师,为了让研究的结论更具有代表性,被调查对象覆盖了各区域(既包括了发达地区也包括了欠发达及不发达地区)的各层次水平高职院校,被调研对象中40.35%为普通高职院校,其他接近60%的被调研对象中36.85%为省级示范(骨干)及省级优质(一流、卓越)高职院校、其余高职院校为国家级示范(骨干)及优质(一流、卓越)甚至“双高校”。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扩招“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的群体”[1],在本研究中涉及生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企业的员工等非传统生源,排除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等传统生源;本文后续所涉及的“高职扩招情况”均专指2019年扩招。
2 高职扩招非传统生源中退役军人为各大高职院校的主要类型,年龄分层情况与潜在生源“就读意愿”调研结果有差别
在国家扩招指导性意见的指引下,各地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地方性扩招政策,并结合各省的地方性激励政策出台了与此相关的具体举措。例如:湖北结合扩招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的“一村多名大学生”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农办科〔2019〕24号);新疆则出台“村两委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等。
根据调查,38.6%高职院校2019年扩招招收的非传统生源构成主要为退役军人,其次为企业员工(占到21.05%),新型的职业农民的比重不高(占到14.04%)。
根据对潜在非传统生源的研究,发现各类型生源就读的意愿差别并不太大,潜在生源是否能成为现实扩招学生群体取决于各地政策的引导以及宣传渠道选择。潜在非传统生源平均年龄主要集中在“21~25岁”档(31.58%)与“31~35岁”档(33.33%),其次是“26~30岁”(17.54%),这与2019年上半年课题组对潜在非传统生源 “就读意愿”调研的结论“就读的意愿年龄小意愿弱、26~30年龄段意愿比较强”并不完全相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26~30年龄段报考且录取率并不算太高的原因,选取该年龄段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加强宣传,拓宽招生方式与手段,尽可能将真正有强烈自主学习意愿的生源纳入教育轨道。
3 扩招专业基本是该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但个性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且弹性学制实施乏力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建议高职院校“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且“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贯彻实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针对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等生源多样化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可单独编班。”[1]
3.1 扩招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但针对退役军人这种特殊群体的专业契合度差强人意
调研显示,高职院校针对非传统生源所设置的专业基本是该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答案为“是”的占到73.68%,图1);根据与高职院校所属性质的交叉分析,发现国家级优秀水平(国家级示范、优质、双高院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上更符合政策的要求(契合度在80%以上,尤其双高校更达到了92.86%,图2),而普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度还不到70%。
图1 专业设置急缺性等调研结论示意图
图2 不同性质类型的院校设置专业契合度示意图
从生源类型来分析,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民工的专业设置更契合急需与紧缺的要求(100%契合度),针对退役军人的专业还需要进行调整(契合度仅为59.05%);不过这样的结论也是基于国家级优秀水平学校招收非传统生源中退役军人的比例(占27.27%~28.57%)普遍低于省级示范(骨干)(占46.15%)、普通高职院校(占47.83%)。
这说明国家级水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比普通高职院校更能符合区域性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态的把控更严谨,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家对非传统生源的素质提升问题之重视程度,“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也被证明是一个正确的政策导向。
非传统生源大多数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或者曾经有过工作经验,对未来的职业面有比较清晰的 认识,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需要有另外的知识技能作为支撑而来学习或者对现有的工作岗位兴趣不高需更换岗位但又不想放弃曾经的经验累积等情况。因此,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现手段,但在调查中仅有21.05%的学校可以打通专业之间限制而实现跨专业选课,优质校(省级、国家级)的实现跨专业选课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院校,达到20%~38.46%的比例,普通院校仅有4.35%比例,这进一步说明了优质校在承接百万扩招任务过程中更有资源实力与政策执行力。
3.2 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依据比较粗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85%以上的高职院校做到了依据生源多样化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有完全个性化、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只有三分之一,45.61%院校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仅仅体现传统生源与非传统生源区别而忽略了非传统生源中其他分类,仅有8.77%的学校还能考虑到就业与未就业生源之间培养要求的不同。
2019级扩招生作为百万扩招的第一批,具有探索与研究的实验性的价值与意义。第一学期众多高职院校开始对非传统生源的传统学历教育进行尝试,探讨采用“集中还是分散”“混班还是独立班”等比较适合这些非常规人群的方式,但是,2020年初疫情防控的需求打乱了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计划与步骤,常规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被线上教学所取代。线上教学的开展,导致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评价手段等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内容都发生变革,无论是传统生源还是非传统生源,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改变,因此,具体到“个性化、定制化程度”以及“方案真正落地实施程度”等问题,由于缺乏大量培养方案资料以及实施数据尚不可知,但要真正做到依据生源多样化特点“因材施教”肯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是毫无置疑的结论。
非传统生源因其工作家庭等因素导致完成如传统生源那样的学制教育过程难度比较大,因此国家考虑到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提出“弹性学制”的概念,在调查中发现61.4%学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毕业时限上比传统生源更宽松,比如山东某普通高职院校针对31~35岁退役军人6年内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即可,而山东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针则要求3~5年内修满学分才可毕业。
图3 有无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结论示意图
4 “文化素质考试”仍然在非传统生源招考中占据重要位置,生源的质量与传统生源相去甚远
国家针对高职扩招专项考试工作提出“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的指导性意见。各大高职院校切实执行了完善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单招改革措施,但是与此同时,大多数并没有对非传统生源在“文化素质”内容上采取“免于考试”的招考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图4),49.12%的高职院校采用“文化素质(笔试)+职业技能测试(面试)”的单招方式,甚至有14.04%的学校直接用文化素质考试(笔试)来一试定录取,选择“面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选项的仅有15.79%,另有14.04%也使用面试手段,但具体考试内容则是“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也有一些学校针对不同的生源种类(农民工、企业员工等)、针对不同的培养模式(普通培养、委培、学徒制等)采取不同的招生方式,比如企业员工委培制培养方式,采取“个人申请”或者“个人申请+企业家推荐”方式;从学校类型来看,无论国家级优质水平学校还是普通高职院校在招考方式选择上非常相似,40%~60%左右院校采取传统的“文化素质(笔试)+职业技能测试(面试)”。因此,根据调研结果,在针对生源特点进行招考方式及内容改革这个方向上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图4 非传统生源招考方式选择调研结论
非传统生源因其多年未接触文化素养类课程内容,在文化素养考试占据一定比重的招考中并不占优势,因此招考中显示录取分数不高,经历两年的学校教育,学校对实际生源的质量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根据调查发现,54.39%学校认为该类生源比高考生或对口高考生或应届单招生都要差,22.81%的认为比高考生或对口高考生差但跟应届单招生差不多,但也有10.53%院校认为比高考生或对口高考生差,但比应届单招生好;另有12.28%的认为与高考生或对口高考生或应届单招生差不多甚至更好。该结论与高职院校本身在行业内的水平排序没有关系,无论是国家级水平还是省级水平或者普通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评价上几乎一致;该结论与生源的年龄阶段关系也不大,各年龄阶段比例没有多大差异。
非传统生源的质量普遍较差,以传统生源质量5分作为参照系,86.11%的院校给的分数是3分及以下。针对非传统生源的质量,需要对生源质量不佳的原因进行研究,是在招考的环节有问题,比如没有采用更科学更符合非传统生源质量选拔的招考方式以至于无法将高质量的生源录取入校?还是扩招工作宣传没有到位导致高质量的生源无缘进入招考报名的范畴?还是该类潜在生源整体质量较差?针对不同的研究结果给予不同的解决策略。若是整体生源质量的问题则要研究能基于“因材施教”以提升整体质量的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手段;若是招考工作没有做到位则需扩大宣传力度,力争将有优质潜在生源收入囊中,丰富招考的备选选择对象群体数量。
5 独立编班是非传统生源教学管理基本举措,灵活的教学时间与“线上为主”教学手段构建多元教学模式
59.65%高职院校能对非传统生源群体完全进行单独编班,12.28%院校根据生源需求弹性编班(如委培班单独编班,其他混合),28.07%院校实施与传统生源混合编班方式。
从年龄分布的角度来研究,发现生源主要年龄层次属于20岁以下的院校都是混合编班,而21~35岁年龄层的只有10%~28.78%的学校采用混合编班,36岁以上年龄层没有一个学校采取混合方式。在2019年潜在生源受教育需求调研中,受访者中选择“与传统生源合班”与“独立开班”的比例基本相当,但从年龄上来看,30岁以上的70%左右希望独立开班。应该说各大高职院校在编班方式的选择与安排上基本吻合了学生们的最初需求。
受调查的高职院校针对单独编班的非传统生源授课时间安排上采用全日制、一周集中2~3天上课、一个月集中10天左右上课、周末和晚上开课等几种方式,根据生源的特殊情况而灵活设置。授课时间调查显示:9.76%院校采取全日制;29.27%院校采取周末、晚上开课;21.95%采取一个月集中10天左右上课。也有个别学校更灵活,例如,安徽合肥某院校根据学生们要求选择时间集中授课,而新疆某院校则选择寒暑假进行授课,这样可以保证为非传统生源提供更充裕与更高质量的师资条件,避免与传统生源的授课时间相冲突。
疫情防控使针对独立编班的非传统生源群体“线上为主、线下集中授课为辅”的教学方式成为了首选(占43.9%),有14.63%学校采取完全线上授课方式,14.63%的学校则与传统生源一致的线下集中授课模式。
鉴于缺失疫情之前扩招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无法确定58.53%的院校是最初就因非传统生源的特殊性而设定“线上为主”的灵活授课方式还是疫情防控导致了“线下向线上”方式的变革,但“线上为主”的教学手段不失为一种兼顾教学的时间弹性与教学方式灵活性的解决方法。如陕西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针对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每月集中一周的线上授课方式,浙江某普通高职院校针对退役军人则采用与传统生源一样的全日制模式。
图5 授课方式的情况统计
“百万扩招”生源基本是来自于各高职院校所在的省(直辖市)级区域,学生校园生活条件也是学校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全日制与完全混班制的院校比例并不高、大多数院校还是以“线上授课”为主,因此是否需要安排该类生源住宿成了一个纠结的问题。实际培养过程中仅有19.3%院校解决在校住宿问题,42.11%院校不提供住宿资源,不过也有38.6%的院校会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来部分解决住校诉求。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越大对住校的需求越低,这样的安排不仅与2019年潜在生源就住校需求的调研结论基本一致,而且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较好地体现了“鼓励有机组合师资、教学实训、食宿等资源,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导向。
6 学分银行的普及度不高,非传统生源教育亟需建立并实施高效的学习成果互认机制
国家针对教育管理问题提出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已积累的学习成果(含技术技能),探索通过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等与学习成果互认机制相关的指导性意见。
“学分银行”是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相配套的重要制度,但据调查,被访者(一线教师为主)中有45.61%不知道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搭建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更有28.07%不知道本校是否有校内学分银行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分银行制度方面的宣传与普及的力度还比较弱。
在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有15.79%参与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搭建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但参与该联盟院校的覆盖面比较广,各类院校(国家级优质校、省级优质校与普通院校)的比例基本接近。有22.81%院校建设了校内学分银行,通过是否建立校内学分银行与院校性质的交叉分析,发现国家级高水平院校40%以上均已建校内学分银行,而这个比例在省级水平或者普通高职院校的比例仅15%左右,这说明对政策的敏感度以及执行力上国家级水平院校明显更胜一筹。
针对非传统生源在不同渠道(如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积累的学习成果是否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的问题上,38.6%院校表示只有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可兑换学分的课程才可以,尚有57.89%院校不可以进行学分兑换。对于“课证融通学分转换”问题,47.37%院校还没有实施“课证融通学分转换”,另有47.37%院校对证书类别进行严格限定(仅限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仅有5.26%表示可以用多类职业资格证书来进行学分转换。
综上所述,非传统生源已积累的学习成果(含技术技能)大概率是无法得到学历教育学分认定的,因此探索真正意义上的“课证融通”“成果转换”“学分互认”等非常规学分认定方式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探讨的阶段,距离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学分银行制度的改革推进程度将决定该探索的深度。
7 非传统生源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遵循“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但在实际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学制灵活”绝大多数仅限于毕业时间的延长。对于“多元化培养模式”,虽然各高职院校存在普通模式、学徒制、委托培养等方式,但普通培养模式占据82.46%的比例,这说明其他模式仅是微不足道的补充。调查表明,“其他”模式也是前几种模式的另类说法,况且学徒制与委托培养模式也是传统生源教育中常用的方式。鉴于非传统生源具有与传统生源完全不一样的受教育需求,是否有更具针对性而且适应其特殊需求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尤其是承接了大量扩招任务的高水平院校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绝大多数非传统生源文化素养比传统生源差”已是不争事实,但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其培养的标准不降,在培养模式革新不够且采取效果更差的“线上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效果的调研结论)前提下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如何让这批扩招对象在毕业之时具备与其他传统生源毕业生同等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这将是扩招院校接下来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
图6 非传统生源培养模式统计
为使扩招达到预期的效果,让这些学生能顺利拿到学分毕业,45.61%院校采取比传统生源更低难度的课程考核标准,有将近30%的院校难度降低到传统生源的60%程度,通过与院校性质的交叉分析,国家级高水平院校针对非传统生源的课程考核标准普遍低于省级水平或者普通高职,而双高校的标准最低(图7)。究其原因,是国家级高水平学校的传统生源素质比较高,其考核标准相对比较高,从而显得非传统生源的考核标准更低,而其他院校因其传统生源与非传统生源之间的差距没那么大,因此在考核标准相对就比较接近。
图7 不同性质院校非传统生源课程考核标准难度分值比较
走访了解到,即便在不断降低课程考核标准的基础上,仍有31.58%被访者认为如果不降低毕业标准的话该校非传统生源的毕业率不会超过50%,而该数据在传统生源中大概率会超过95%,更有悲观的预估毕业率会在30%以下,只有26.32%乐观派认为90%可以毕业。通过与是否建设有校内学分银行问题的交叉分析,拥有校内学分银行的院校中85.61%认为50%以上的该类学生毕业没有问题;而此数据在未建校内学分银行的院校中仅有64.29%,甚至有25%院校认为毕业率达不到30%,据此可以看出校内学分银行建设以及学分互认与成果互换、课证融通对此类特殊教育群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与生源质量问题的交叉分析,可以得出生源质量与预估毕业率成正相关关系,这符合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