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化教学的生活化指向

2021-10-19宋彬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高中地理生活化

宋彬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地理知识较抽象化、复杂化,使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作为地理教师,应将生活情境带入地理课堂,使课堂上增添更多的趣味感和生命力。通过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思考、探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之间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断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获取地理知识中蕴藏的奥秘。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化教学的生活化指向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生活化

引言

随着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情境对学生的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追求课堂情境化教学成为教师的努力方向。有研究者指出,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看,将课堂情境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强化地理教学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一、情境化教学的概述

情境化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有目标性地引入或创造一些拥有某种情境色彩的,较为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此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协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让学生的心理机能从中获得提高的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在于不断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卸掉对学习的抵抗心理,看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这类方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高中地理课堂中情境探究创立的初衷。

二、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作用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可以创设多样化、个性化情境,结合书本教材内容能够让情境在课堂上重现,使学生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境之中。在地理课堂上,能够充分彰显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在课堂上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挖掘,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高中地理课堂彰显活力、生机勃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三、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联系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是高中地理课堂的最直接引导者,要想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首先创新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除在课上要学习基本的知识点,教师要逐渐性的倾向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等,让学生们始终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问题并进行探究,认识理解科学并应用科学,具备科学思维,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根据问题设置恰当的情境,如“沙尘暴现象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沙尘暴的录像,一边展示沙尘暴现象所对应的卫星遥感图片,一边向学生介绍:“西北地区风沙天气严重,频繁的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沙尘暴的产生原理,以及该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可能性因素,谈谈沙尘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究竟带来了哪些不便。由此,学生会从地形因素、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角度,针对沙尘暴现象展开具体分析,认识到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

(二)贴近生活,创设启发性情境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应贴近生活。教师应在地理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创设具有启发性的真实情境。如在讲“农业的区位因素”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末夏初,百色盛产芒果,多种品种的芒果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百色盛产芒果,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原因?在这样的地理情景中,可引导学生在广西电子地图上搜索百色的地理位置,通过降水、气温、日较差、土壤、地形等综合因素分析出百色种植芒果的区位因素,分析出百色被誉为“芒果之乡”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思考百色芒果对百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启发学生为百色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源于学生身边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三)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而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相当必要。其中,作为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力指的就是学生在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布置“测量学校纬度”的实践活动作业。学生要用杆影法测量学校内正午影子的长度,从而了解太阳高度,再根据太阳的直射点纬度计算学校所在纬度。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结成四到五人的小组,当然,为了保证晴天和学生有空闲时间测量,教师可以将活动的时间设置成一周。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则可以用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而非单纯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結果反思。这样,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结束语

由此可见,“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由此可知,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更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来看,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都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情境化教学的生活化取向的意义,只有依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化课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并为地理知识建构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强大的力量。同时,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对这样一个领域进行研究,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窦方晨,张守志.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8):6-7.

[2]袁冬.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安忠栋.生活情境引导,实现高效教学——论高中地理生活情境教学[J].中华少年,2019(12):286.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高中地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