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

2021-10-19郑令利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初中数学教学

郑令利

摘要:由于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提出、探究、解答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运用方式,进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所暴露的弊端越发明显,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当前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规范,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秉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导学法的使用理念正好契合新课标要求,所以将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导学法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问题导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借助问题设置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将问题导学法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能加深學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问题导学环节,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与教学实际提出问题,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题中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1]。同时在备课环节,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知晓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学法既适用于新课教学,也适用于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

(一)注重导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是导学,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通常在问题导学法的运用环节,教师需要对导学环节加以高度重视,并为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真正掌握和内化所学知识,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2]。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盖房子”的问题:通常木工师傅未安装窗框前,会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其原因是什么?利用问题引出本课知识,让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加以了解;然后继续提出问题:如若将三根木条用钉子固定住,使其形成三边形木架,并扭动木架,其形状会有所变化吗?鼓励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数学素养。

(二)分层提问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时,应该从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考虑,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免所提问题过难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自信心。换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注重问题的分层,提出难度各异的问题,以此满足各层次的学习需求[3]。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有哪些?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并主动阐述自己的答案,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思维空间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分层提问对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学习都有帮助,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均衡发展。

(三)创设情境

针对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如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单纯提出问题,有时会让学生感到很突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自然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时,应该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与同学或教师进行问题的探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以“几何图形”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茶叶盒、地球仪、魔方、国旗等图片,然后鼓励学生借助黑板、课桌、书本等进行几何图形的记忆,以不同图形特点为依据进行分类,阐述分类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对几何图形有初步了解,为后期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四)完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就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找到和补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此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善于联系有关联的其他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加以熟悉,找到学习盲点[4]。以“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不同点,并指出二次函数图像在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等方面的特点,对a、b、c之间的关系加以理清(见下表),进而知晓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值,并且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取决于b2-4ac。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加以掌握,并认真听取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述题目,从而巩固学习效果。

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属于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想发挥出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运用问题导学法,如注重导学、分层提问、创设情境、完善课堂提问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能力素质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礼鲍.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9.

[2]夏玉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情感读本,2020,(3):37.

[3]刘敏.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113.

[4]谭淑琼.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7):196.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初中数学教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