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工会“互联网+”工作模式探析

2021-10-19张明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以人为本互联网+

张明

摘要:“互联网”为高校工会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机遇,高校工会应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合到工会日常工作中,构建一个具有丰富体系、完整结构、涵盖广泛的新型“互利网+”信息化平台,继而为服务教职员工带来便捷。

关键词:高校工会;以人为本;“互联网+”;工作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大量行业性质和行业状态发生了改变,而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主要部门,其工作模式也在信息化时代里悄然发生了巨大變化。高校工会以开展党建工作、维护教职员工各项合法权益为主要工作内容,新时代背景下,要求高校工会不仅需要在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上跟紧时代步伐,同时也要做到以人文本,更好的为教职员工解决切身问题。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的高校工会“互联网+”工作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工会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1高校工会工作模式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了社会工作信息渠道和话语体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共计和信息资源更加廉价和容易获得,各类应用服务的推广也更加快捷,人人都享有创新创业、创造价值的机遇。互利网所提出的“以用户为本”的价值观更是推动了服务和媒体更加亲民化和个性化。而高校工会作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长,其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进程,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新审视、思索、定位高校工会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在应用“互联网+”技术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教职员工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为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个性和潜能创造机会和舞台。

1.2便捷高效原则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大量意见,号召各类组织机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办事流程拜年祭诶嘿以及服务水平高效化,各类政府服务部门的工作流程被精简,办公业务也更加便捷,各类服务工作也向着信息化、便民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建立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移动信息化办公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高校工会在这个背景下也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优化为教职员工服务的各个流程,为其提供一个高效的服务渠道。

1.3信息共享原则

高校工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重视工会工作与教职员工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本着信息共享原则,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校内各级工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动态的管理。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加大与上级工会、兄弟高校工会、政府部门以及学习内部相关组织的数据交换力度,以便于能够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的掌握到教职员工价值需求和合理诉求情况。

1.4联合互动原则

高校工会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优势,坚实线上线下联动,突破传统线下时空限制和工学矛盾等问题,将部分线下服务功能尽可能延伸到线上,在校园内打造一个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加强工会与教职员工、校工会、分工会、之间以及工会与高校其他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协同联系。拓宽高校工会的服务资源,将各类服务教职员工的项目实现网上一站式整合,将基础分工会具有优势的特色服务项目通过网络扩大到整体工作中,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高校教职员工的需求。

2高校工会工作模式构建途径

目前,在北京已经建立了12351员工服务平台,以便于能够全方位为员工系统提供网上服务,同时各类一体式互联网学习平台也在不断的涌现,为我国高校工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互联网+”工作模式指明了方向。为了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求,提高教职员工的幸福感,高校工会要以优质、便捷、多元化的服务作为核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一个精准服务教职员工的综合性平台。

2.1以教职员工生活需求作为导向

高校教职员工日常需要满足的需求主要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和婚恋、交友、子女教育以及赡养父母等现实欲求中,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其对于网络生活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希望能够从网络服务平台获得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故而高校工会应从群众性普惠性生活需求方面出发,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全体会员,再以“智慧校园”作为依托,不定时更新所有工会会员信息以便于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所有会员信息,及时了解到教职员工的各项生活需求情况。

2.2以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高校教师以教学和校验作为日常主要任务,而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其多希望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得进修机会,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而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智慧教学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迫使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断改变。高校工会应深入了解和满足教职员工的发展需求,为其营造一个提供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良好氛围和学习平台。为此高校工会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在工会网络平台上加入各类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通过设置管理激励机制等措施,引导教职员工自觉扩大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方面成绩优异的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帮扶指导工作,积极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另外高校工会还要充分发挥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满足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需求,建立教职员工能够广泛参与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为其信息沟通提供一个互动取得,推动学校管理由单向管理向着双向互动所转变。

结论:

要做好“互利网+”高校工会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工会的职能优势,维护教职员工的核心利益,确保高校工会工作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谢淮北.基于5G 技术“互联网+”高校工会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09):156-157+155.

[2]王迎泽.浅析“互联网 +”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4):25-26.

[3]叶许可. “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发展研究,2017(02):102-105.

[4]任庆薪.“互联网+工会”模式下高校工会工作创新思考[J].营销界,2019(3):259-260.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以人为本互联网+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