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8芦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芦茜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36例采取常規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与对照组的72.22%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妇产科护理;护理效果

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使产妇在医护工作的依从性及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足,易出现疑惑问题,在医护不当的情况下,还易使孕产妇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因此,本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均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跨度为22-56岁,平均(38.7±1.2)岁;孕周为21-36周,平均(26.7±1.1)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0例。对照组36例,年龄跨度为23-54岁,平均(38.5±1.3)岁;孕周为21-36周,平均(26.5±1.2)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以妇产科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观察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及时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针对产妇伴有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及时疏导,可采取伴乐疗法,播放产妇喜爱的音乐,转移产妇注意力,使产妇的负性心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多鼓励、支持产妇,可采取案例疗法,举例生产成功的典型案例,增强产妇对抗某些妊娠合并症(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的自信心。此外,指导产妇家属,尤其是丈夫,多关心、照顾产妇,让产妇感受到家人带来的温暖,进而以积极、乐观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2)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及时构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做好小组内部护士成员任务分配、统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由小组护士对产妇个体薄弱知识环节进行了解,通过沟通交流,对产妇普及产妇相关知识及基本注意事项,提高产妇认知水平。同时针对产妇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产妇顾虑。此外,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合理饮食,注意饮食营养,定期配合血糖、血压及其他产前相关事项检查,确保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

1.3评价标准

(1)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越轻[2-3]。

(2)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6例产妇,满意24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36例产妇,满意9例、基本满意17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72.2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278,P<0.05)。

3.讨论

在妇产科,针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需侧重缓解、消除产妇可能伴有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消除产妇的内心疑虑等。

本次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由此可见,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民,富双玲.浅析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87.

[2]廖志英.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37-138.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对策的探索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训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