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情境,助力物理课堂教学
2021-10-18周建
周建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物理教师注重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以更好地贯彻生本理念。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学会从物理的角度观察、思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构高效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情境;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5-0073-02
引言
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初始阶段,教师要着力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让学生活跃在课堂教学中。物理学科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开启学习之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全面发展。
一、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感知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看似浅显,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感到难度逐步增加,教师如果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就更谈不上对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掌握了。物理与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助力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亲身体验、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作业:回家后看看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记录下电器标签上所写的内容并带到课堂中。在课中,教师让学生列举自己记录的内容,大家一致提到标签上标有电流、电压,这时,教师指出:每个家用电器都标有这些内容,说明电器只有在其標注的电流电压下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就会影响它的正常使用。之后,教师拿出事先拆分好的手电筒,让学生能够看到手电筒内部的情形,教师装上一节电池,手电筒没亮,又加了一节上去,手电筒才亮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眼见识了家用电器和电路,便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生活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亲身体验、感知中,学到了物理知识,这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在生活情境的助力下,教师建构了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二、融入生活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经常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由于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情境,变抽象的物理知识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是两个概念——熔化、凝固,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若教师直接把定义讲给学生听的话,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难度。基于此,教师可在这个教学阶段引入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列举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事例:在夏季喝饮料时把冰块放入饮料中,这样就能很快让饮料变得冰凉好喝。那么,冰块是怎样形成的呢?把水倒入模具中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过段时间拿出模具就看到原来流动的水变成了模具形状的冰块;饮料很快变得凉爽就是因为冰块,冰块放到饮料中后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饮料才变凉爽,说明冰块从饮料中吸收了热量,饮料才变凉的。这时,教师带领学生重新分析水变成冰、冰变成水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水——液体经历冷冻变成了冰块——固体,当放到饮料中后又由冰块——固体变成了水——液体,这个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再变成液体,这是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熔化和凝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三、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师生互动型物理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化物理课堂上有思考、探究知识的欲望,并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行深入的物理学习。在生活情境的助力下,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也发挥了出来。
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压强”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个软的塑料瓶、一盆热水和一盆冷水。教师在学生面前把热水倒入塑料瓶后拧紧盖子,然后将其放到冷水盆中,当教师从冷水中拿出瓶子时,学生看到瓶身上有凹陷。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瓶盖,学生都很踊跃地参与开瓶盖的活动,但就算班上力气最大的学生也没能打开瓶盖,学生心中充满了疑惑。接着,教师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冬季,前一天晚上在暖水瓶里装一部分热水,等到第二天早上想用热水时却怎么也打不开瓶盖。这是怎么回事呢?由于学生遇到过这个生活情境,因此,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被点燃了,这时,教师再对气体的压强进行深入讲解,学生就会愉悦地投入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导入生活情境助力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了思考、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
四、融入生活情境,促进知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