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畲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1-10-18刘洋徐强
刘洋 徐强
摘 要:湖州畲族服饰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显著的民族特质。文章分析了畲族服饰类别,对湖州畲族服饰纹样的构图题材和装饰技法进行研究,从打造旅游品牌、服饰纹样的现代运用、服饰文化融入创意产业、服饰技艺的再设计和举办具有湖州畲族服饰元素的赛事五个方面阐述了湖州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途径。
关键词:湖州畲族;服饰形制;文化;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州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20XJWK14)研究成果。
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流变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质文化。畲族是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和安徽省镜内,其中90%的族人居住在浙江和福建的山区。湖州畲族主要分布在安吉县章村镇的郎村和报福镇的中张村,两个少数民族村的民俗文化保留完好[1]。
一、湖州畬族服饰类别
畲族的服饰品材质多用自织的棉布和麻布,男子服装多选蓝色,女子服装多选黑色,服装搭配的色彩用装饰性很强的红色。湖州畲族男子服装形制与汉服差别不大,而女子服装形制民族风格鲜明,女子上装在衣领、衣襟、袖口处有大量刺绣装饰。
(一)男子服饰
1.常服
湖州畲族男子上衣用青色麻布制成,款式有右衽式和对襟式两种。右衽式服装衣长至膝盖处,也有款式设计到脚面,立领,连袖,纽扣选用传统盘扣,该款式服装可以设计成夹里服装或者填棉服装。对襟式服装款式和汉族便服款式一样,连袖、门襟有5粒盘扣,左右衣襟下方各有一个大袋,侧缝有开衩设计,开衩长度至大袋口处。
2.礼服
湖州畲族男子礼服常在结婚或祭祖时使用。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礼服为红色长衫。长衫长度到脚踝附近,衣襟和胸前绣有龙形或花卉图案,侧缝有开衩设计,开衩边缘绣白色云纹。
3.配饰
老人帽由黑色的棉布缝制而成,通常只有村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威望的人(如族长、好命人和五行先生)才可佩戴,而且年龄要在70岁以上。佳期帽从清代流传至今,是畲族新郎拜堂和男宾喝佳期酒时的专用礼帽,平时并不戴,所以称之为“佳期帽”。
(二)女子服饰
1.上衣
畲族女子上衣为黑色右襟,上衣大襟以桃红色为主调,加配其他彩色棉线刺绣花卉图案。立领,领高4cm左右,连袖,袖口处有镶边设计。上衣侧缝有开衩设计,用红色棉布滚边。
2.围裙
围裙呈长方形,黑色,长50cm左右,宽40cm左右,腰头宽6cm左右。围裙边缘滚边,中间部分刺绣花卉或者几何纹样。围裙腰头两侧缝有腰带,长度为围腰两倍。
3.裙子
湖州畲族女子裙子用黑色蓝色棉布或者麻布制成,裙长超过膝盖或至小腿处,裙形为直筒式,腰部抽缩自然褶并绣花。
4.彩带
彩带是畲族女子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固定经纱、编织纬纱设计而成,彩带的纹样主要有几何纹样和文字纹样。彩带可以用作裤带、腰带、围裙带等。
二、湖州畲族服饰纹样
(一)图腾纹样
盘瓠是畲族的图腾,是族群的祖先神,盘瓠的妻子三公主在畲民中是凤凰的化身,所以畲族服饰纹样中盘瓠和凤凰是最主要的装饰纹样,寓意祖先能够保佑族人幸福祥瑞、保佑族群和平安宁。
(二)吉祥纹样
畲族服饰上的吉祥图案体现了民众纳福求吉的文化心理,它的文化内涵没有脱离民众风俗的范畴,生存繁衍、纳福求吉、避邪禳灾是畲族服饰上吉祥图案永恒的主题。吉祥纹样主要有花卉果木、祥禽瑞兽、人物故事、文字符号四大类。花卉果木题材的主要有莲花、牡丹、梅花、石榴等,寓意着家族人丁兴旺;祥禽瑞兽题材的主要有灵龟、喜鹊、蝙蝠、廘等,象征着长寿,幸福安康;人物与故事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戏剧故事人物,如八仙过海、三星高照、盘瓠变身等;文字符号主要包括八卦、火珠、如意、福字、禄字、寿字、吉字、安字、喜字、和字等常见的吉祥用语。
(三)几何纹样
湖州畲族服饰中的几何纹样题材来源于自然景象和生活经验,用以表达畲民的情感。自然景象类的构图主要有方格象征农田、十字象征树林、条纹象征河流、波纹象征水波、云纹象征云彩等。生活经验类构图主要有连续山形表示老鼠牙齿、菱形框内加一豆状表示怀孕、弩机表示狩猎、X形表示光线四射象征太阳、卍字表示太阳旋转运行。纹样的构图多为二方连续图案,简洁有序的重复构成起到延展变化的作用。
(四)器物纹样
畲族器物纹样主要有花瓶、花篮、四艺、珠、球、如意等,这类纹样多与其他植物、动物共同构图,形成具有吉祥寓意的组合形式,如花瓶内插如意,意为平安如意。
(五)文字纹样
畲族服饰也直接利用文字作为装饰纹样,主要有四种表现寓意,其一是单体文字单独构成图案,如单个的福字、寿字;其二是文字与文字组合构成图案,如百福图、百寿图、福禄寿图、双喜图等;其三是文字与其他纹样共同组成图案,如“寿”字配桃子、蝙蝠、佛手等,寓意福寿双全,形成吉祥祈福纹样;其四是将文字进行抽象变形设计,变形后的文字是人们对装饰美的追求。文字与吉祥语、吉祥花卉、吉祥动物、吉祥植物等共同组成文字图案,从而具有特殊的寓意及美感。这些寓意手法含蓄、满藏深意、耐人寻味,是畲族服饰纹样的重要选取题材,成为人们共同使用的装饰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家喻户晓的、具有高度的集体性、传承性和程式化,寄托了畲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
三、湖州畲族服饰技艺
畲族服饰装饰技艺主要运用刺绣装饰技法,影响刺绣表现形式的因素是针法设计与绣线配色。湖州畲族服饰刺绣色彩鲜艳靓丽、纹样古朴神秘、针法精致细腻,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
(一)齐针绣
齐针绣是我国传统针法中最古老的一种针法。齐针是各种针法的基础,绣线排列整体均匀,不露地、不重叠,起落针均在花样的边沿,齐针按丝理不同,可分直平针、横平针和斜平针。另外,以直针长浮纱满绣图纹的针法称为铺针。齐针主要绣小花、小朵、枝叶以及轮廓线。
(二)抢针绣
抢针绣是齐针绣的一种衍生针法,指的是一个图案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渐次分层的齐针绣法。由内向外一层一层刺绣者称为反抢,由外向中心反向的层次称为正抢,该针法多使用在花朵、花瓣的花卉图案刺绣中。
(三)彩绣
彩绣是指用各种彩色绣线缝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彩绣具有绣面平整、针法平复、线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在服装饰品中多有应用。彩绣的色彩变化十分丰富,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用套针法表现的彩绣最有特色,其纹样色彩细微变化,颜色深浅融汇,呈现出国画的渲染效果。畲服上牡丹花等花卉图案多采用套针技法,花瓣呈现深浅参差的配色效果。
(四)珠绣
珠绣是以空心珠子、珠管、人造宝石、闪光珠片等为材料,绣缀在服饰上,以产生色泽靓丽、耀眼夺目的视觉效果。畲族服饰中的珠绣常与彩绣相结合,增添服装的美感和吸引力,并且多用于畲族女子上衣的领部、前衣襟等部位。
(五)锁边绣
锁边绣是用来处理布料毛边的绣法,锁边绣的方式有很多种:单一针线连续锁边,即一针绕接一针地将布边锁缝;交叉锁边,即在锁缝时针线交错,形成交叉形式;三角形锁边,即将绣线排列形成三角形;锁金,即在锁边布料边缘包夹金线;结边绣,即先以不同颜色绣线打底,再以配色绣线穿绕如编织般的锁边套色,编织出任何图形或文字的绣法,能够增添锁边的趣味。
(六)贴布绣
贴布绣也称补花绣,是将布料剪贴成图案后缝绣在服饰上的一种刺绣形式。该绣法是将贴花绣按图案要求剪好,贴在绣面上,也可在贴花布与绣面之间衬垫棉花等填充物,使图案隆起而有立体感。布料贴好后,再用各种针法锁边。贴布绣绣法简单,图案以块面为主,风格别致大方。
(七)十字绣
十字绣又称“十字挑花”,是畲族服饰传统装饰绣法。该刺绣针法十分简单,根据构图并按照不同的经向和纬向将同等大小的斜十字刺绣在服饰上,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多用对称形式构图,具有浓郁的传统服饰装饰风格。畲族腰带上的挑花图案就是用该针法制作,挑花结实耐用,绣线色彩艳丽。
(八)钉线绣
钉线绣又称盘梗绣,是将丝带、线绳按一定图案钉绣在服饰上的刺绣方法。常用的钉线方法有明钉和暗钉两种,前者针迹暴露在线梗上,后者则隐藏于线梗中。钉线绣法简单、历史悠久、典雅大方。
(九)牙边
牙边又称为镶条,畲族服装的牙边按照颜色的次序镶在领子或围兜的边缘,精细的缝制工艺及艳丽的装饰色彩呈现出丰富的图纹变化。
四、湖州畲族服饰文化传承发展途径
(一)打造旅游品牌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依据湖州畲族服饰文化资源规划旅游资源的市场,打造本地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湖州的毛笔、丝织品等工艺品类繁多,湖州畲族服饰文化可以结合当地相关旅游产业,以畲族服饰文化作为创意设计的灵感源泉,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与设计理念融合,提高旅游工艺品的附加值,使旅游工艺品成为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纽带,既可以满足新产品的创新设计,又能起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更利于服饰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为旅游资源研发开拓新视角,为创意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保护民族服饰独特的传统工艺[3]。
(二)服饰纹样的现代运用
畲族服饰上的图案是以布或网为基础,在平面上做出图样,它的绘制有其自身的特征,不像绘画那样自由,而是带有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图案形象比较简练概括,形似而不逼真,形神兼备而更注重神韵。装饰上的夸张和变形是畲族服饰图案造型的主要手段。它的构成突破了一般的范围和特定的角度,不受空间概念和比例关系的约束,运用均衡的法则和节奏、连续、重叠、对比的手法,使图案丰富多样。在色彩上,既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既可以“随类敷彩”,也可以发挥想象,“浓妆淡抹”均相宜。畲族服饰图案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工艺技巧、民俗文化和审美思想方面的代表性,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符号性标识系统,具有很高的艺术理念和美学研究意义。
(三)服饰文化融入创意产业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从国家层面提出文化创新、文化兴国的战略,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服饰文化创新研究的重要性。湖州畲族服饰文化寓意明确,将服饰文化运用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促进文化产品的推广。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将畲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提升湖州畲族服饰文化的知名度,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使更多人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
(四)服饰技艺的再设计
湖州畲族人不仅在服饰方面十分讲究,在饰品设计上也有独特的审美意识。畲族人是刺绣和编织的能工巧匠,在生产劳动之余,养蚕,植棉、麻,取丝抽纱,以传统的图案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不断编织和刺绣出许多精致的饰物。刺绣的饰品种类繁多,除了衣裤上有花边,还在枕套、帐帘、童帽、鞋面、肚兜、五谷包、烟捻袋上等镶花边。刺绣题材广泛、技法丰富、颜色艳丽、纹样精美,来源于生活的各种场景,具有独特的畲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吸收了不少汉族传统的刺绣图案纹样,创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图案花纹。
(五)湖州畲族服饰元素的赛事举办
湖州是中国著名的童装产业集群,童装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湖州市的产业集群也推出重点打造童装产业的发展理念。对于该发展理念的实施,可以借鉴其他省市举办畲族服饰元素的童装设计赛事、文创设计赛事、家具产品设计赛事等经验,形成本地区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将湖州畲族服饰元素作为服装、文创、家具赛事的主题,挖掘湖州畲族服饰元素再设计的潜力,为设计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五、结语
湖州畲族服饰款式造型独特、刺绣色彩艳丽、装饰技法繁多、审美寓意鲜明,服饰设计承载着悠久的民俗文化与审美意识,体现出畲族服饰源于生活的设计理念,彰显了畲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湖州畲族服饰文化和民族习俗传承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使畲族服饰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对湖州畲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尤为重要。通过旅游品牌的打造、服饰纹样的现代运用、服饰文化融入创意产业中、服饰技艺的再设计和湖州畲族服饰元素的赛事举办,能够将湖州畲族服饰文化传承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邱国珍.畲族民间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06.
[2]徐强.福建畲族服饰纹样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7(1):56-59.
[3]刘洋.蟳埔女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1): 60-63.
[4]刘洋.中国传统手工布艺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J].染整技術,2018(8):13-17,26.
作者简介:
刘洋,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及服饰文化。
徐强,硕士,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及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