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贸易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

2021-10-18张春飞

新经济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字贸易对策建议发展趋势

张春飞

摘   要:伴随着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融合渗透不断深化,全球数字贸易飞速发展,推动全球经贸体系深刻变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贸易更是实现逆势增长,数字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占 比大幅上升。建议我国加快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围绕技术产业发展、新竞争优势培育、数据交易流通、 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扎实推进。

关键词: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对策建议

数字贸易时代,数据流牵引和驱动物资流、 服务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平台集聚资 源、促进协同、提升效率、构筑生态,推动国际 经贸活动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深刻影响 着国际经贸发展走势和格局。

一、数字贸易的内涵特征

数字贸易是指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贸易 形式,其与传统贸易最大的区别在于贸易方式数 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其中,贸易方式数字化 是指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活动的深度融合,以及 因此而出现的数字展会、智慧物流、社交电商、 大数据营销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外贸全 流程各环节的优化提升;贸易对象数字化是指以 数据形式存在的各类型要素、产品和服务成为交 易的对象,如搜索引擎、在线文娱、云计算服务 等,导致国际分工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 数字贸易的突出特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经济服务化和服务数字化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分工不断加深,制造业、农业呈现服 务化发展趋势,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 不断增加,由单纯生产制造转向“生产 + 服务”, 由单纯出售产品转向出售“产品 + 服务”。在此 基础上,数字技术进一步改变了服务的生产和提 供方式,一些服务变得可存储、复制和线上交付, 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降为零,服务的内容与范围 大大扩张,出现了“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可能。 例如,音乐和电影原本存储于 CD、DVD 等分散 物理载体,现在被集中存储于云服务器中,可以 通过网络更方便快捷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影音服 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经济服务化、服务数字化 将改变人们对传统服务和服务贸易的认识,大大 拓宽数字服务贸易的范围。

二是以安全有序跨境数据流动为驱动。麦肯 锡(MGI)发布的《数据全球化:新时代的全球 性流动》报告指出,自金融危机以来,传统的货 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增长已经趋于平缓, 然而跨境数据流动却在飞速增长,支撑和促进了 几乎所有其他类型的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甚至超过了传统货物贸易。跨境数据流动, 一方面为不同国家间经济主体信息传递提供支持, 使得价值链能够更高效地配置、协同,推动货物 流、服务流、资金流向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 贴近用户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数字服务贸 易的发展,使得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云计算等 基于数据流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 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与个人隐私、商业秘 密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相伴,只有建立安全、有序、 可信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 各个国家降低对跨境数据流动的限制,从而促进 数字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以平台和平台服务体系为支 撑。 联合 国贸发 会(UNCTAD)发布 的《数字经济报告(2019)》指出,过去 10 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 大量基于数据驱动发展模式的数字平台,是数字 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平台服务范围并不局限 于平台企业所在国家,事实上几乎所有超大型平 台企业都在开展跨国业务,例如亚马逊的跨境电 商业务、苹果的应用商店業务、谷歌的搜索引擎 业务等。平台通过跨国经营活动,可以获取更多 国家的数据资源和用户流量,从而强化平台在资源整合和生态构建方面的优势。平台企业跨境业 务与数字贸易联系紧密,首先,跨境平台服务本 身属于数字服务贸易,平台企业是出口方,境外 平台用户是进口方;其次,交易平台为各国企业 的商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创造了有利环境,进出口 双方可以通过平台快速传递信息和达成订单;再 次,创新平台推动了全球数字服务分工,各国软 件、技术等服务提供商深度融入平台构建的国际分工环境,相互配合、互补余缺。

四是以跨界融合的全球性数字化生态为发展 方向。伴随着 IT、金融、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 务业线上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制造业、农业数 字化转型所导致的更细分工和服务外包需求,跨 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加速形成,并从国内市场向 国际市场延伸。一方面,“研发 + 生产 + 供应链” 的数字化产业链加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 据通道逐步打通,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促进 产业链高效协同,实现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 和精准对接。另一方面,“生产服务 + 商业模式 + 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产业与 生产性服务业跨界融合、相互配合。

二、数字贸易的发展态势

数字服务贸易(可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是 反映数字贸易发展的最主要指标。基于联合国贸 发会的数字服务贸易数据,本文对全球数字贸易 总量、结构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全球贸易迎来数字服务浪潮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数字技术开展的线上研发、设计、生产、交易等 活动日益频繁,极大促进了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何伟,2021)。从总体规模看,全球数字服务贸 易已经初具规模。2019 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 达 31925.9 亿美元, 占服务贸易的 52.0%, 占全 部贸易的 12.9%(见图 1)。从增长趋势看,数字 服务贸易增速领先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2010- 2019 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货物贸易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 6.1%、5.0% 和 2.5%。 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虽然旅行服务贸易大受影 响,但是无需面对面接触的数字服务贸易受影响 非常有限,在稳外贸、促复工中发挥了积极作 用(岳云嵩,2020)。根据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 据显示,2020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知识产 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的 出口增长较快, 分别同比增长 30.5%、12.8% 和 12.5% ;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进 口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  28.5%、22.5%。

(二)ICT 服务是数字贸易的增长引擎

其他商业服务、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 务、金融服务在数字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扩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的 12 类服务贸易中有 6 类涉及可数 字交付的服务贸易,分别是保险服务、金融服务、 知识产权使用费、ICT 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 文娱服务。6 类细分数字服务贸易的对应产业发展 和国际化分工程度差异巨大,因此其在数字服务 贸易中的占比也各不相同。2019 年 6 类细分数字 服务按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其他商业服 务、ICT 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 服务、个人文娱服务,出口规模分别为 13998.5 亿 美元、6782.2 亿美元、5204.4 亿美元、4091.7 亿美元、 1370.3 亿美元、821.9 亿美元,在数字服务出口中 的占比依次为   43.4%、21.0%、16.1%、12.7%、4.2%、 2.5%(见图 2)。

ICT 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是 数字服务贸易增长的关键引擎。细分数字服务贸 易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对应服 务产业本身是否处于扩张阶段,二是对应服务产 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难易程度,三是对应服务产 业开展贸易的主要堵点是否可以通过数字交付解 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因此,数字化 程度高且正处于扩张期的 ICT 服务、知识和信息 高度密集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居前。2010-2019年 6 类细分数字服务贸易按增长速度排序从大到 小依次为 ICT 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 用费、个人文化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8.7%、6.1%、5.8%、5.0%、 4.2%、4.1% ;对数字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分别 为   26.8%、43.5%、12.2%、2.2%、12.2%、3.1%。

(三)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分化严重

由于发达经济体资本、技术占优,所以在资 本、技术密集型的数字服务业的培育上具有非常 明显的优势,而且优势一旦建立,马太效应就开 始不断发挥作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很 难超越。 从规模看,2019 年发达经济体、 发展 中经济体、转型经济体的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分别 为 24310.0 亿 美 元、7203.9 亿 美 元、411.9 亿 美 元,在全球数字服务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 76.1%、 22.6%、1.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发达经济体在 数字服务贸易中的支配地位超过服务贸易和货物 贸易,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服务贸易(67.9%) 和货物贸易(51.7%)。从占比看,发达经济体服 务贸易占比和数字服务贸易占比均更高。2019 年 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转型经济体的服务 出口在全部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 30.3%、18.0%、17.6% ;数字服务出口在服务出口中的占比分别 为  58.2%、39.3%、30.1%。

三、推动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建议

发展数字贸易对于我国融入新一轮以数字服 务为核心的全球化分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需加 快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和 实施举措,抓紧形成数字贸易的中国方案。

(一)推动数字技术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包括 5G、 6G、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 等,抢占竞争先发优势。聚焦“卡脖子”关键核 心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强化集成电路和软件等瓶 颈环节的研发,力争在硅刻蚀机、高端工业软件、 高性能数据库等领域有所突破。

(二)培育数字贸易新优势

推动数字贸易载体建设,支持消费互联网平 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打通各類型平台 数据和数字服务壁垒,壮大平台经济、平台生态, 着力提升平台国际化经营和服务水平。推动数字 服务产业发展壮大,支持短视频、网络直播、网 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保险、 教育、医疗等传统服务业的数字交付能力。

(三)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确权、 交易和保护的体制机制,探索数字技术在数据交 易流通、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培育若干面向 国际的大数据交易所。探索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 动,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 数据跨境流动风险评估等安全管理和评估机制。 推进工业数据空间发展建设,鼓励产学研联合建 立工业数据空间生态链,同步开展体系架构研究 与应用验证。

(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枢纽

探索构建和接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强化相 关主管部门对接合作,围绕跨境数据流动、数据 隐私保护、数字市场开放等数字贸易规则议题展开深入研究,加快形成明确的中国方案。大力吸 引数字领域跨国龙头企业亚太总部和全球总部落 户,在数据流动、资金管理、境外融资、人员流 动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五)推进数字市场对外开放

有序开放数据中心、云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 支持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确保各项服务政策 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构建开放公平有序的市 场环境,实施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清理有 关部门和地方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企业资质、资金、 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逐项明 确解决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加快推动公 共数据开放,引导社会机构依法开放自有数据, 支持在特定领域开展央地数据合作,推动政务数 据与社会化数据平台对接。

(六)优化数字贸易营商环境

推进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务服务 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积极拓展公 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 电子档案应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 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严格规范证据标准, 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完善新领域保护制度。加快 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完善高端人 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各类型人才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麦肯锡 . 数据全球化:新时代的全球性流 动 [R].2016.

[2] 联合国贸发会议 .2019 年数字经济报告 [R].2019.

[3] 何伟 .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J]. 信息通 信技术与政策,2021(02):1-7.

[4] 岳云嵩 . 数字贸易对稳外贸与促复工的影 响 [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03):74-77.

[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数字贸易发展白皮 书(2020 年)[R].2020.

(作者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 所长)

猜你喜欢

数字贸易对策建议发展趋势
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究
贸易强省建设视角下河南省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运营创新变革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