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繁华地段长距离顶管隧道施工技术*

2021-10-18吴发展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7期
关键词:管节长距离顶管

吴发展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河北 三河 065201)

0 引言

顶管施工不需对作业区域进行地表开挖,施工占地少,其地下施工对地面影响小,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在市政工程得到较好应用。阎向林[1]以黄河顶管工程为例,从注浆设备选取、压力控制、注浆量及润滑泥浆配比等方面研究注浆减阻技术,达到长距离顶进目标。杨永强[2]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长距离顶管工程,设置中继间克服掘进摩阻力,向管节外注减阻泥浆以降低掘进摩阻力。丁文其等[3]通过现场监控顶进过程中的地层扰动,分析长距离顶进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城市北环电缆隧道介绍福华支线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电网北环110kV架空线改造入地电缆隧道福华支线采用顶管法施工375m,由SJ7-1竖井向东顶进,沿线下穿1号地铁岗厦站地下商业街5,7,8号出入口及岗厦站C出入口,止于彩田路。顶管管节内径3 500mm,外径4 140mm,长2.5m,单节重约26t,管节混凝土强度C50,抗渗等级P10,管节接口为F形接口,管节密封采用楔形密封圈,管节最大容许顶力为15 000kN。隧道埋深14.20~24.55m,沿线地质主要为④1残砾质黏性土和⑤1全风化花岗岩,局部位于⑤2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埋藏深度0.60~18.00m。本区降水以锋面雨为主,其次是台风雨,平均最大暴雨量为282.0mm/d,最大值达385.8mm/d,历年平均降水量1 800~2 200mm。

2 管节顶进

2.1 中继间技术

根据地质条件和管节内径,福华支线配置DN3500泥水平衡顶管机组织施工[4]。规范要求:一次顶进距离超过100m时,应采用中继间技术[5],施工最大顶力超过允许顶力时,应增设中继间等措施。

本工程顶进距离超100m,长距离顶进需设置中继间接力,分担主顶系统推力,中继间为多个推进油缸均布在特制的钢壳内,中继间外径与管节相同,中继间需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足够的刚度。DN3500泥水平衡顶管机单个中继间的推进能力为153.8m,中继管段的推力一般不超过其能力的70%。第1个中继间设在机头后方40~50m处,主要克服前方摩阻力、掌子面对刀盘的反力,其他中继间位置根据顶力需要布设,布设间距为70~105m。

2.2 进排泥控制

顶管刀盘后方设有泥水仓,进排泥管路连通泥水仓,顶进施工时,保持泥水仓内压力略大于刀盘处的主动土压力,通过调节进排泥浆泵控制泥水仓压力,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泥浆密度设定为1.05~1.10t/m3,根据现场排泥出渣情况调整,以掘进面形成泥皮护壁为准。

顶进时,千斤顶的外伸长度应控制在行程范围内,以防损坏设备。顶进遇到前方障碍物、顶铁扭曲、管位偏差过大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顶进,采取处理措施。顶进施工记录反映顶进动态情况,应详细记录每次顶进长度、油泵压力表数值、管位偏差及纠偏情况、土质和水位变化对施工的影响,掌握施工动态,积累施工经验。

3 减阻措施

顶管在砾质黏性土与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中顶进,摩阻力较大,考虑隧道埋深、管径及土质情况,采用管道外壁涂黄油和膨润土泥浆减阻措施。

3.1 管道外壁涂黄油

管节吊运至始发基座前,人工打涂黄油,清理管节表面的油污和灰尘,管节表面干燥后,将黄油均匀地涂一圈在管节表面,起到润滑作用,减小顶管顶进过程中与土体间的摩阻力。

3.2 减阻泥浆

顶进施工前要做减阻泥浆配合比试验,要求减阻泥浆的性能要稳定,泥浆不失水、不固结[6],既有一定稠度,又有良好的流动性。通过混凝土管节上均布的4个注浆孔向管道外壁压入一定量的膨润土减阻泥浆,在管节顶进时同步注浆,膨润土泥浆在管节外围形成的泥浆套,减小管节外壁和土层间的摩阻力,从而减小管节在地层中顶进的阻力。

4 姿态控制

管节顶进过程中,测量人员注意观察偏差情况,每顶进一块顶铁的距离就测量一次偏差情况,及时提供测量数据指导纠偏。当监控器观察到顶管机激光点偏差超出1cm时必须纠偏,在管道偏差的反方向侧适当超挖,边顶进边纠偏,使管道在顶进过程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顶管中轴线允许偏差小于200mm,管道底部高程允许偏差为-50~40mm。

5 管节间防渗漏

顶进时因管节、中继间接口的间隙变化及橡胶止水带密封失效等原因,出现混凝土管节间渗漏水。针对中继间、管节间渗漏水,配制一种用于混凝土管节之间渗漏水处理的堵水浆液,将水泥、氯化钙、水玻璃、膨润土和水按照1∶0.5∶4.5∶0.5∶2的质量比混合制备堵水浆液,该浆液性能参数为:凝结时间为 7s,表观密度为 1 240kg/m3,3d强度为0.2MPa,7d强度为0.3MPa,为快速阻断水流提供可行性。

堵水浆液具有一定软塑性、黏结性好、凝胶时间短、后期强度低等特性。利用该堵水浆液上述特性,可迅速填充混凝土管节与土层间的空隙,逐渐形成连续填充体,阻断水流通路,继而达到管节间防渗漏效果,保证后续施工顺利。

6 监测情况

由于电缆隧道距离城市建筑物较近且周边环境复杂,必须借助监测手段掌握顶管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影响。施工单位及时布设地表监测点,加强现场巡视和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施工单位布设的地表沉降监测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采集初始值[7],施工监测频率为一周3次,对顶管施工情况予以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表。监测结果显示:隧道内变形量不大,处于较稳定状态,未出现预警情况。

7 结语

1)中继间布置是长距离顶进的施工难点,中继间对长距离顶进起到接力作用,但也加大设备投入,增加施工成本,在满足施工工艺的前提下,需根据顶力需要进行合理布设。

2)减阻泥浆在管节外侧形成的泥浆套,可有效降低顶管顶进的摩阻力。

3)混凝土管节之间渗漏水处理的堵水浆液可快速阻断水流,达到管节间防渗漏效果,保证后续施工顺利。

猜你喜欢

管节长距离顶管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顶管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深中通道超宽变宽沉管E29完成沉放对接
长距离PC Hi-Fi信号传输“神器” FIBBR Alpha
球墨铸铁顶管喷敷工艺探讨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声纳法在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沉管隧道曲线段管节水力压接GINA不均匀压缩分析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国内首例深覆土沙漠顶管工程应用青龙管业DN3000mm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