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多馆合一
——以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建设为例
2021-10-18沂南县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李祥葆
文/沂南县城乡规划编研中心 李祥葆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赵 桐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孟 丹
0 引言
21世纪以来,公共文化建筑因其城市性与社会性日益凸显,功能要求日趋复合化,在城市中常作为多内涵、多职能的社会活动中心。这种“公共文化综合体”在有限的空间中集合多种公共功能活动,对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场地使用效率等均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发展档案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强调要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设施需求和文化精神需求为目标,以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社区级文化设施为基础,基本建成覆盖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同时注重历史文脉延续,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文化形象,以增强沂南县的文化感召力和城市吸引力。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新近落成并投入使用的“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为对象,探讨“多馆合一”设计理念下复合型公共文化建筑创新实践成果及其对于沂南县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 项目背景
按照中央、省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要求,沂南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但从现阶段建设情况来看,沂南县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数量少,规模档次低,在沂南图书档案馆项目落成以前没有一处标志性现代化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也没有一处可满足全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
扎实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沂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原有县图书馆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公共活动需要。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升公共文化“软实力”,县政府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县级图书馆建设的要求,建设以文化、历史、方志、党史为主体的沂南县图书档案馆,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并力图以此为触媒提升沂南县城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鉴于沂南县图书档案馆的公共性及开放性性质,项目宜建在沂南县城主要城市生活圈内,但沂南县城城市用地紧张,用地成本较高。此外,为方便政府机关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相关工作,经过多次严谨论证后认为原有沂南县政府招待所院内建筑建成已久,部分建筑为预制楼板房且年久失修,已属于危房,决定保留并完善部分原公共会议功能,拆除其余客房、餐厅等建筑,在此基础上建设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
2 项目概况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是面向未来沂南县城城市发展及文化建设需要,符合现有功能需求,有一定未来发展弹性并具备自身特色的建筑。项目位于沂南县城核心区域,人民路以北,花山路以东,毗邻沂南县政府。规划占地面积约21.3亩,总建筑面积3.72万m2。沂南县图书馆于2020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3月对公众开放。
3 设计目的
传统档案馆一般利用封闭、半封闭的管理方式,往往建设在党政机关院内,社会公众难以进入,客观上将档案馆与社会隔离。而公共档案馆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为使用者营造方便舒适的使用环境和氛围[1]。“多馆合一”作为沂南图书档案馆的设计理念之一,其目的如下。
3.1 整合信息共享,塑造服务形象
档案馆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档案馆是集行政职能与文化休闲功能于一身的场所[2],应在严格遵守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公众开放,与其他场馆共同承担社会宣传和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传统档案馆因结构不合理,档案馆整合信息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档案馆藏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多馆合一”的实现,不仅可向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还可以让档案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塑造良好的档案馆新形象。
3.2 集约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的“多馆合一”是指将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党史馆及会议中心等场馆功能组织在一起,提高各馆功能之间的联系。“多馆合一”的设计理念既集中了政府投资,实现场馆土地、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场馆建设规格水平,又整合了条块分割的行业部门,打破原有场馆建设管理机制,使文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循环使用,在信息化、公共化建设过程中可实现多种馆藏资源互补[3]。该理念不仅可增强馆内基础设施的功能实用性,极大提高使用效率,而且突破传统“单馆”内容限制,与其他场馆功能空间过渡灵活。其不同类型空间组合的方式满足了各功能空间使用的多样性,在满足各馆功能需求且独立运行的要求下,实现场馆环境同一化、空间秩序化和造型整体化。
3.3 完善城市结构,塑造城市形象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是沂南县公共服务设施档案图书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展示中心、体育中心、汉墓博物馆五大公共服务设施中率先启动的项目,在沂南县城市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未来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先例和条件,补全了城市总体规划中档案图书中心功能的缺失。该项目一方面应体现沂南当地历史风貌,在城市和场馆之间进行整体公共空间设计,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社会生活的涵义,最大程度提升公共空间所带来的影响,使其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另一方面还应真正融入社会,走进民众,成为为沂南居民服务的“城市会客厅”。
4 方案遴选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是沂南县的重点项目,也是备受市民关注的民生工程,县政府责成规划局牵头,结合档案馆、文化局、党史办、史志办等相关部门采取公开竞标方式进行方案比选。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设计方案竞选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央美院7工作室+山东同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与前期方案设计。首轮方案汇报后,各入围设计单位对自身方案进行第二轮修改深化,最终经专家评审选定中央美院7工作室+山东同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作为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的中标实施方案。
中央美院7工作室+山东同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强调档案、办公等私密空间与图书馆、展馆公共空间的区别,以及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会议中心等不同功能划分,东南侧结合图书馆入口及整体庭院入口形成高大入口空间,空间组织有序,立面简洁明快,以庭院与灰色空间作为过渡衔接,形成内容不同但整体统一的建筑形象(见图1)。
图1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主入口
设计采用庭院式布局,环状空间体量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最大程度满足日照和通风需求,利于营造绿色健康的办公环境(见图2)。这种环状的建筑体量围合出内部庭院,各场馆功能围绕庭院布局,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同时内部场馆的衔接部分可提供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以满足多部门的使用需求。方案强调公共空间的互动,强调空间营造的趣味性;建筑退线形成的南侧广场可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也给本建筑的主立面以充足的展示空间;南侧广场与建筑中央庭院的空间互动将城市空间有效渗透到建筑内部;对庭院中的原有树木进行选择性保留,留存基地的历史信息和记忆,也为建筑增加绿色和活力;此外,方案通过深入思考建筑光学,将立面与内部灯光结合,凸显建筑形象的同时提升沂南县城夜环境景观,如图3所示。
图2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内庭院
图3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夜景鸟瞰
图书馆是供市民查阅书籍和学习交流的主要文化场所,也是市民参与度极高的公共场所。基于此,将图书馆部分布置在南侧,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赋予场馆良好的形象展示空间。党史馆与方志馆所在的建筑东侧体量较大而其旁边的道路红线较窄,处理不当易对街道形成空间压迫,疏密有致的立面和入口空间处理可减轻建筑体量对于街道空间的挤压。考虑到资源整合和空间共享的原则,将各场馆的会议室等服务性空间集中安置在西侧的会议中心。档案馆布置在整体建筑北侧用于连接两侧各馆,在强调私密性的同时推动馆际协作,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同时作为进入庭院的第一展示界面,强化档案馆公共服务形象。
通过将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党史馆与会议中心的功能集成,巧妙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各场馆间不仅高效联系、方便协作,而且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为办公者提供舒适宜人工作环境的同时,将城市公共空间引入建筑内部,内外交融,空间上相互渗透,形象上脱颖而出,打造出沂南文化办公建筑新形象。
5 建成效果及社会影响
1)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建设有力推动沂南县总体规划的实施 根据《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的城市“三心聚核、三轴三区、水绿网络”总体布局结构,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位于“三心”“三轴”“三区”的中心位置,处于承接“三心”,带动“三轴”,发展“三区”的重要位置。该项目的建设为沂南县城市公共规划布局管理提供合理、高效的理论支撑,确保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合理布局与配置,同时该项目与沂南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完善和提高提供保障;面向广大群众,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完善与县级服务中心相匹配的综合服务功能。
2)完善沂南县城市结构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是对于沂南县公共服务设施的有力补充,完善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地块价值提升,为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更好的参考,为未来城市更新打下基础。在方案确定过程中,考虑需要保障北侧居民的采光权,以及与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体量关系,提出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设计要求。由于人民路未来改造拓宽等要求,将建筑后退距离拉大,预留出的空间为未来的建筑后退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项目建设的人防地下室补全了人防指挥中心、人员掩蔽工程的缺失,并结合地下停车场设计方便市民停车。
3)提升沂南县公共服务 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落成之后彻底改变了档案馆、图书馆、党史办、史志办的功能缺失问题,满足原有各单位的功能需求,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划分的办公分区陆续入驻办公,其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得到极大提升,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也得到加强。另外,图书馆内完善的公共阅读空间、自修室等配套设施,掀起市民积极阅读学习的高潮,各办公单位及市民对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好评如潮,反响热烈。
未来,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将积极争创“国家一级”馆,集中力量开展创建工作,还将通过传播媒介和各类展览等形式,大规模、多层次、多媒体宣传,对外树立沂南县未来新形象,增强市民荣誉感与满足感,使城市建设项目能真正体现公众利益,让更多的投资者通过项目建设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沂南县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带动沂南县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6 结语
沂南县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以红色文化和山水生态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城市。然而,相较沂南县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城市面貌就显得十分普通、缺少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从文化赋能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具有多重作用[4]。发展文化产业是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场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建筑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在彰显城市文化实力的同时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公共文化建筑不仅可通过塑造文化形象传播文化价值,而且可在未来存量提升为主的城市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项目的建成反映了沂南的文化新内涵,塑造了沂南的城市新面貌和新形象。沂南县图书档案馆不仅在设计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为沂南县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管理和未来城市更新建设、城市空间改造、城市风貌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名称:沂南县档案馆/图书馆/方志馆/党史馆/会议中心
项目业主:沂南县档案局
项目地点:山东省沂南县
设计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4月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基地面积:1.41万m2
建筑面积:3.72万m2
建筑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建筑7工作室(朴棫城市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虞大鹏
设计团队:孟丹、张凝瑞、赵桐、付玮玮、岳宏飞、李寰昊、张智乾、纪晓嵩、苏佳
合作设计:山东同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刘宗启、刘志宁、李晓明、轩然、王晓东(结构)、王萌(结构)、孙超(结构)、陈伟(电气)、陈敬祥(暖通)、朱崇乐(给排水)
摄影:金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