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应用与发展
2021-10-18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 玲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具有建造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及建筑品质好等优势,在新建住宅建筑中得到大力推广。但现阶段仍缺乏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足够深入的研究,装配式建筑装修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当前装配式住宅大多仍采用传统装修方式,造成大量的人、财、物浪费,并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无法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优势。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为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支持,但在装配式建筑装修方面还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1 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装修是在完成建筑主体施工后进行,这样会使装修受建筑结构限制,或存在对原建筑的破坏,带来安全隐患。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为发展趋势,而BIM技术可为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BIM建模,可实现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有较大不同,在装配式建筑中运用一体化设计,可使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进一步衔接,减少传统装修中的浪费,避免套型空间的更改而对墙体造成破坏,还能减少污染和噪声。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更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打造高品质建筑,还能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建筑行业进步。以下结合工程实例阐述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
2 项目概况
某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区域,东临五环路,西侧与北京染料厂相邻,南临化工路。项目规划区域距京沈高速公路约500m,焦化厂西南侧2.0km处是京津唐高速公路。本项目主要分为2个区域,总用地面积18.5万m2,总建筑面积54.8万m2,其中地上29.4万m2,地下25.4万m2,包含近20个子项,建筑密度32.57%,绿地率30%。该项目主要包含住宅、商用、地下配套设施等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实景
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应用
3.1 优化设计流程
装修设计一体化与传统建筑全装修不同,可同时进行建筑方案与内装方案设计,该设计流程可避免建筑方案对装修方案的限制,建筑方案和装修方案同时进行的优点是可依据装修方案的不同需求,反馈和调整建筑方案,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更适合装修方案。BIM技术助力装配式建筑设计,对构件拆分、信息统计、预制生产均起到重要作用。
3.2 BIM技术应用
1)建立BIM族库与模型 在此过程中,需与构件厂的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构建预制构件参数化族库,串联设计、生产、施工流程,解决预制构件安装定位问题。通过BIM的建模功能,将需要的构件进行建模并形成构件库,根据构件类型进行编码,利用内置插件,使模型与装配式构件产生联系,从而确定各构件安装位置,并确保构件精准安装。
2)实现设计可视化装修方案 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对项目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并形成可视化项目样板间,便于消费者对建筑有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同时,利用软件系统进行材质、装饰风格等的快速改变,并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见图2)。
图2 虚拟样板间
3)解决复杂空间问题 主要包括控制幕墙做法、绘制节点详图、室外管廊及机电管线综合等。
4)精细化设计细部构造节点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部品设计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需在设计阶段注重对方案的精细化设计,完善内部装修。例如,对于整体卫浴的设计,需要设计方案精细化,不但需设计完成地面、墙面、顶棚,还需细化墙面构造做法,包括水电管线排布、龙骨数量与间隔、材料、规格、地面材质等(见图3),以确保配件生产更精准,同时提前发现施工难点,以便更好地处理。
图3 厨卫模块BIM模型
3.3 装配式建筑装修方案设计
1)装配式墙板 建筑墙面利用全墙挂板密拼工艺进行连接,内层使用轻钢龙骨支撑,并预留管线层。岩棉板安装于保温层,装饰层使用复合墙板,采用全干法施工。使用硅酸钙复合板作为墙面装饰板,通过3D打印技术从生产厂家进行定制生产,现场拼接安装,即可完成墙面装饰。采用装配式做法,可随时调换装饰板,以实现更完美的装饰效果,除浴室淋浴区使用完全防水底盘外,其他各区域的地面和墙面均采用此类板材。墙面接缝采用假缝和金属封条进行装饰,以达到更美观的装饰效果。
2)架空地板与地暖 采用地面支架进行楼地层找平,在地面支架空间内布置水电管线,从而形成空腔,之后进行承载基板的铺设,使用螺栓、卡扣等固定承载基板与地面支架。采用低温热水采暖系统,这种系统由聚苯乙烯垫板和复合塑料管组成,不仅能更好地传递温度,而且可实现均匀铺设,也更容易固定。在地暖上部进行封顶安装。
3)装配式吊顶 大部分房间吊顶采用石膏板,结构体系采用轻钢龙骨支撑。厨卫选用铝扣板,便于布置,同时可防止油污腐蚀。
4 装配式建筑装修的优越性与存在的问题
4.1 优越性
装配式建筑装修与传统装修相比,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节约材料、能源、时间且污染较小等方面。在工期方面,可节约三分之二的施工时间。此外,装配式装修由于在工厂直接生产构件,通过简单的安装即可完成,这样可避免传统装修中的质量问题。若是进行二次装修,在设计装配式墙板、地面的过程中,可提高部品回收价值,通过设计管线分离确保管线层的完整性,减少修复工作。
4.2 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相比,主要由于构件缺乏优化,存在较多废料、边角料,再加上目前装配式装修产业化水平较低,尚未形成批量化优势,导致成本更高,同档次高出20%~30%。装配式建筑装修存在装饰层问题,装饰层材料选用硅酸钙板,打印不同材质进行装饰,存在材料种类限制,不能充分模仿质感,并且受厂家生产工艺限制,装饰层无法完全还原原材料质感。接口缺乏通用性,使得其在施工中替换受到限制,只能替换同材质同型号装饰板,不可用其他类型装饰板替换。此外,板材在拼接过程中整体性较差,存在拼接缝,部分仍需采用湿作业方式处理。由于构件深化不到位,部分构件固定时难以采用预埋构件的方式进行连接,只能利用钉枪打孔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结构。针对此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全面系统考虑装修所需的预埋件,构件生产厂家也需进行预设计。只有加强装修一体化设计深化,才能避免上述问题发生,促进装配式建筑装修设计整体发展。
5 结语
在新建住宅中,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但当前装配式建筑装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导致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影响推广进度。未来需加强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装修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