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替代“薑”的历史溯源
2021-10-18张玥
张 玥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薑”在我国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薑”与“姜”是什么关系?“姜”什么时候取代了“薑”?是本文需要详细考察的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佐证简化字的形成并不是突变的,而是与繁化字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同时存在。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推行至今,简化的过程已不得而知。本文以“姜”替代“薑”的微观过程为例来探讨,寻求适合简化字的发展空间。现采用共时调查与历时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穷尽性调查,以期对单音节词“薑”的发展演变进行全面梳理。
一、“薑(䕬)”与“姜”
“薑”,《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未收。但收录“䕬”,《说文》:“䕬,御湿之菜也。”[1]10《<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桂馥曰:《齐民要术》引《字林》,薑,御湿之菜。伦按本作艸也。今脱。存字林训耳。急就篇作薑。盖《字林》有重文薑字。传写者易之。当时通用字林文也。”[2]《<说文解字>今释》:“经传写作薑”[3]。可知吕忱时代经传者在传抄的过程中已使用通用字体“薑”。《宋本广韵》:“薑,菜名。《说文》云御湿之菜。《史记》云千畦薑韭与千户侯等。居良切。”[4]《宋本玉篇》:“䕬,居良切,辛而不荤也。薑,同上。”[5]由《说文》《宋本广韵》和《宋本玉篇》可知,“䕬”又作“薑”,本义为“菜名”,指草本植物。据俞樾《宾萌集》中记载:“如䕬省作薑,皆俗书误省者也。”[6]即“䕬”为正字,“薑”为俗字。考《集韵》:“薑,居良切。《说文》御湿之菜或省文。”[7]可知,䕬和薑同,二者属于省文现象。
《说文》:“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1]259可知“姜”原为水名,又可指姓氏。“薑”和“姜”二者具有不同的形体、本义,意义之间却没有联系。是什么原因造成二者的替代?查检《上古音手册》和《广韵》,发现薑和姜上古音、中古音的音韵地位相同,均为居良切,见母阳韵[8]。故可相借,属于同音假借关系。出土材料中亦有证明,包山楚简中,“■(䕬),读如姜。”[9]“姜”字一个意义指姓氏,当其被假借义借去表示另一个词义——草本植物以后,该字便增加了新的意义,即“姜”字同时记录了两个词,既有承担本义的职能,又有承担假借义的职能。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表意功能逐渐减弱,表音功能增强,“薑”的简化过程亦可体现。因“薑”比“䕬”的笔画更简便,人们便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选择“薑”作为主要形体。“姜”与“薑”二者同音,所以,使用同音假借的方法,至此“姜”表植物义的替代完成,其过程反映了汉字自身的发展。人们制定《汉字简化方案》时遵循汉字演变规律,使用同音替代的简化方法,即通过官方力量,简化字“姜”正式通行使用。
二、从历代文献考察“姜”替代“薑”的过程
(一)先秦时期
笔者穷尽性地调查了《论语》《墨子》《吕氏春秋》等先秦传世文献。“薑”表示草本植物;“姜”主要表示人名姓氏,均不表示草本植物,未发生替代现象。检索文献,用例如下:
(1)不撤薑食,不多食[10]。(《论语·乡党》卷五)
(2)群药安生,薑与桔梗、小辛、大蒙[11]。(《管子·地员》卷十九)
(3)窃人之桃李瓜薑者,数千万矣[12]。(《墨子·天志下》卷七)
(4)和之美者,阳檏之薑,招摇之桂[13]。(《吕氏春秋·本味》第十四卷)
“薑”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说明中国人食薑年代之久远。这一时期以单音词“薑”为主。
(二)两汉时期
笔者调查了这一时期的文献,“薑”的使用情况与先秦时期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而“姜”的用法发生了明显变化。
西汉时期的文献,笔者调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8部文献,有《淮南子》《山海经》《新书》《新序》《说苑》《韩诗外传》《急就篇》《史记》。
例如:
(5)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14]。(《韩诗外传》卷第七)
(6)葵,韭,葱,䪥,蓼,蘇,薑[15]14。(《急就篇》)
(7)款东,贝母,薑,狼牙[15]28。(《急就篇》)
(8)揭车衡兰高本射干,茈薑蘘荷[16]。(《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一百十七)
“生薑”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中,索隐张揖云“茈薑,子薑也。”案四民月令“生薑谓之茈薑,音紫。”《雅堂文集》卷三:“晚春之间,薑始发芽,幼嫩可食;台人谓之水薑。及读司马相如子卢赋,有“茈姜蘘荷”之句,索隐引张揖云:茈薑,子薑也。茈音紫,乃知水字之誤。”按此,可以知道茈薑、水薑,都是指今天的生薑,是指有辛辣味的草本植物,可以用做药,也可以食用。其中这一时期《礼记》中的双音词“姜姜”值得注意,表争斗剧烈貌。《礼记·表记》:“《诗》曰:‘鹊之姜姜,鹑之贲贲。人之无良,我以为君。’”郑玄注:“姜姜,贲贲,争斗恶貌也。”按,《诗·鄘风·鹑之奔奔》作:“鹊之彊彊,鹑之奔奔。” 郑玄笺:“奔奔,彊彊,言其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孔颖达疏:“《表记》引此,证‘君命逆则臣有逆命’,故注云‘彊彊,奔奔,争斗惡貌也’。”
东汉时期笔者调查了东汉汉译佛经《太平经》《皇帝内经》《汉书》和志怪小说《海内十洲记》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其中《海内十洲记》所据版本为明正德嘉靖间《顾氏文房小说》本。旧题为西汉东方朔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知是汉末六朝人依托之作。即表示植物义的“姜”开始替代“薑”不早于东汉时期。用例如下:
(9)帝于是乃悟厚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牧桂乾姜等诸物[17]。(《海内十洲记》)
例(9)中的“乾姜”属于偏正结构,指晾干的生姜块茎。
志怪小说《海内十洲记》中“姜”表“草本植物”义的用法出现1次,这也是迄今所见“姜”表此义的最早文献用例。即大约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姜”替代“薑”的萌芽现象,并以双音词形式出现。
先秦—两汉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详见表1。
表1 先秦—两汉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
表1 (续)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取了《中藏经》①《中藏经》托名华佗,宋代目录书才有记载,最早传本为南宋楼钥校本,宋代以前传本不详。故此部文献暂且归入魏晋时期。《博物志》《金匮玉函经》②《宋史·艺文志》:“金匮玉函八卷:王叔和集。”这是史志中最早的记载。据学者沈澍农《<金匮玉函经>的古传本》考证当抄于南朝陈代,即《金匮玉函经》的成书年代在南北朝时期、隋唐之前。《金匮要略方论》《抱朴子》《后汉书》《齐民要术》7部中土文献进行调查,其中有3部涉及“薑”和“姜”的使用情况。此时期“薑”的使用仍占很大比重,“姜”在文献中的用例大幅增多,总体来看还是“薑”的使用频率高于“姜”的使用频率。魏晋南北朝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详见表2。
表2 魏晋南北朝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
例如:
(10)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日午日进二服,未减加之,效即勿再服[18]22。(《中藏经》卷中第四十六)
(11)白痢乾姜汤下一丸[18]29。(《中藏经》卷下六十道)
(12)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汤主之[19]20。(《金匮玉函经》卷三第四)
(13)发汗后腹胀满,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发其汗不解,而反恶寒者,虚故也[19]45。(《金匮玉函经》卷六第十九)
(14)橘枳姜汤方:橘皮,枳实,生姜[20]19。(《金匮要略方论》卷上第九)
(15)兔肉着乾姜食之成霍乱[20]53。(《金匮要略方论》卷下第二十四)
(16)或以乾姜附子带之肘后,或烧牛羊鹿角熏身[21]。(《抱朴子》内篇卷十七)
(17)缕切生姜鸡子,春秋用苏蓼著之[22]。(《齐民要术》卷第八)
“姜”替代“薑”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医书中,并且二者同时出现。现发现最早“生姜”替代“生薑”的文献是《金匮玉函经》。这一时期“薑”的使用以双音词“生姜”“乾姜”为主。在干燥状态下的“生姜”被称为“乾姜”,二者名称的差异蕴含的是不同的应用特点。生姜指的便是完全成熟的姜,这个时期的姜脱水之后便成了“乾姜”。
(四)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薑”的使用情况明显分两条线:在类书、笔记小说中“薑”的使用次数要高于“姜”;在医书中“薑”的使用次数要低于“姜”。可以看出,唐宋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和文献的性质有很大关系。但总的来看,“姜”的使用次数要高于“薑”,且呈优势地位。
先来看“薑”,在《后汉书·方术列传》李贤注第七十二下中,操又谓曰:“既已得魚,恨无蜀中生薑耳。”[23]可以看到“生薑”已用于烹调事物。“生”的意义逐渐虚化,“生薑”从指新鲜的根茎到指姜科植物的根茎。
下面选取唐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全唐诗》《太平广记》《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太平寰宇记》《曾公遗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续墨客挥犀》《玉壶清话》《江邻几杂志》《五灯会元》《朱子语类》,以及6部医书《养生类纂》《陈氏小儿病源方论》《针灸资生经》《急救仙方》《类证活人书》《伤寒百问》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唐宋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
下面再举几个“姜”表“植物”义的例句:
例如:
(18)少殷曰:“饥甚奈何?”僧曰:“唯蜜煎姜可食。”乃取食之[24]651。(《太平广记·薛少殷》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
(19)泽覃紫腴,恩加黄腹。方当鸣姜动桂。纡苏佩欓[24]1026。(《太平广记·䱉表》卷二百三十四食)
(20)旋煎羊白肠、鮓脯、薑豉、䐑子……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蘿蔔,夏月麻腐……子薑、莴苣……皆用梅红匣儿盛貯[25]5。(《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卷二)
例(20)中的“子姜”指的是刚刚成形的根茎,微微带有辣味,这种状态的生姜可以被看成一种蔬菜使用,例如,炒肉类等菜肴的配菜。子姜相对于母姜来说较新鲜。
(21)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25]7。(《东京梦华录·酒楼》卷二)
(22)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26]。(《岁时广记·裹黏米》卷二十一)
(23)绢,乾姜,甲香,鲛鱼皮[27]。(《太平寰宇记·台州》卷九十八江南东道十)
(24)又云:“煎生姜汁下药,吐少减。”[28](《曾公遗录》卷八)
(25)人有中其毒者,唯生薑汁解之[29]。(《续墨客挥犀》卷八)
(26)歌曰:“猪牙皁角及生薑,西国升麻蜀地黄。”[30](《玉壶清话》卷第五)
(27)橄榄木开花如樗,将採其实。剥其皮,以薑汁涂之[31]。(《江邻几杂志》)
(28)光禄供礼料,莲子、鸡头、胡桃、干枣,馔盐笋俎、干鱼、五鲏、鹿脯、姜椒、橘、豉鱼……[31](《江邻几杂志》)
(29)生姜御之,佳怀孕人不可食[32]。(《养生类纂·草木部》卷二十一)
(30)陈皮,良姜,藿香[33]。(《陈氏小儿病源方论·方药》卷三)
例(30)中,“良姜”是一种姜科植物,又称小良姜、高良姜,①【高良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毛,花白色。块根可制健胃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即“良姜”指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可做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31)姜枣乌梅水煎予尝用之[34]。(《针灸资生经·痢》卷三)
(32)若有气证,加生姜一两半[35]。(《急救仙方·产后诸疾品》卷二)
(33)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36]。(《类证活人书》卷十五)
(34)作甘草乾姜汤与之[37]。(《伤寒百问·第二问》卷一)
由表3可知:
第一,唐宋时期,“姜”表“草本植物”的义项已经比较多见,与“薑”共同存在。
第二,“薑”与“姜”混用的情况不只是出现在医书中,在口语化较强的一些文献中也出现了“姜”的用例。如《太平广记》和《东京梦华录》。
第三,在这一时期,“姜”的用法、指称更加灵活多样。如“子姜”“良姜”。笔者认为,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献的性质有关,如《东京梦华录》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口语成分强。
第四,其中《全唐诗》《五灯会元》《朱子语类》《续墨客挥犀》四部文献中未出现“姜”,原因未知。而在宋代江休复撰写的《江邻几杂志》中存在“姜”与“薑”使用混乱的情况。
(五)元明清时期
笔者调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医书、笔记、通俗小说、官修书,《饮膳正要》《活幼口议》《局方发挥》《金瓶梅》《三国演义》《元曲选》《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大明会典》《山歌》《警世通言》《古今小说》《庸闲斋笔记》《在园杂志》《分甘余话》《茶余客话》《红楼梦》共17部文献。表“草本植物”义的“姜”与“薑”的分布情况详见下页表4。
表4 元明清时期“薑”与“姜”的使用情况
“姜”表“植物”义的例句如下:
(35)熟羊脂五两,熟羊髓五两,白沙蜜五两炼净,生姜汁一合,生黄地汁五合[38]。(《饮膳正要·食療诸病》卷二)
(36)每服三五元淡生姜汤迸下[39]。(《活幼口议·小沉香煎元》卷十七)
(37)因其多服乾姜,遂教四物汤去地黄[40]。(《局方发挥》)
(38)晚上用姜汤吃,又说我明日叫我老公来替你老人家看看[41]。(《金瓶梅·朝天子》卷三)
(39)贤相抗衡中国,及姜黄用事,而面缚为虏宜矣[42]。(《三国演义》卷十七)
(40)用生姜为引,快煮与他喫[43]。(《醒世恒言》卷十)
(41)那人是谁?正是一年前来卖姜的湖州吕客人[44]。(《拍案惊奇》)
(42)紫草,姜黄,藤黄,明礬,蓝靛[45]。(《大明会典·甲字库》卷三十户部十七)
例(42)中,姜黄,①【姜黄】(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根状茎卵圆形,深黄色,花黄色。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黄色染料。(2)状态词。形容像姜那样黄:病人脸色姜黄,气息微弱。中药名。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与姜不同。
(43)姐在河头洗生姜洗生姜,各介箇蟛蜞[46]。(《山歌·洗生姜》卷五杂歌四句)
(44)慌忙解开绳索,将姜汤灌醒,问其缘故[47]。(《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卷十一)
(45)医生说是中风,忙取姜汤灌醒,扶他上床[48]。(《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卷十)
(46)而愈有孕妇腹巨而饮食减少姜[49]。(《庸闲斋笔记》卷十二)
(47)则加生姜汁些少,以銅筋点之[50]。(《在园杂志》卷四)
(48)则加生姜粉些少,以银筋点眼能去障医及赤眼最效[51]。(《分甘余话》卷二)
由表4可知,在元明清时期二者的使用次数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元代医书中“薑”与“姜”混合使用,且“薑”的使用次数高于“姜”的使用次数;明代反而在小说中“姜”的使用次数略高,笔者认为这与官修书《大明会典》给予合理地位有关,以至明代通俗小说出现大量使用“姜”替代“薑”的情况;清代文献中“姜”的用例较少。清代的这种现象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考察。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薑”的使用次数远远高于“姜”,“薑”处于优势地位,并未完成替代,二者为混用状态。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颁布,政府使用官方力量将“姜”作为“薑”简化字通行使用。另外,这一时期的俗语词“礓”(亦作“姜擦”“”。)表台阶。
综上所述,“薑”与“姜”表“植物”义的发展脉络如表5所示。
表5 “薑”“姜”表“植物”义的总体使用情况
通过“姜”替代过程的历时分析,使人们对汉字简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进一步佐证汉字的简化过程是渐变的。简化是汉字自身演变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汉字的整体发展趋势在起作用。在东汉文献中已出现“姜”替代“薑”的现象,随后在历朝历代文献中也有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对简化字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推广普及,即《汉字简化方案》(1956)颁布之前已出现“姜”与“薑”混用的情况。
在信息化时代,汉字简化使汉字的表义具有经济原则,用一个字形记录了两个词,“姜”字既可以指姓氏,也可以指姜科植物或指其根茎。通过微观量的分析可以看到,大约在东汉《海内十洲记》中出现了这种现象,并通过上述四个时期“薑”与“姜”使用情况的统计,可知在唐宋时期“姜”的使用次数达到高潮。“姜”表示“植物”的义项正式在《新华字典》(1953)中出现,并通过颁布《汉字简化方案》(1956)的形式规定“姜”为“薑”的简化形体,所使用的简化方法为同音替代。这一替代过程除了汉字自身形、音、义的演变外,还受官方力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