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作间期CT 灌注成像的特征及价值

2021-1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血流发作动脉

刘 天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黑龙江 鸡西 1583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临床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的紧急和严重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是危险的,并且恢复不良。初步诊断具有关键的临床医学价值。过去,TIA 是基于患者的临床实践[1],其诊断性能较好,但没有客观依据,诊断的延迟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CT 灌注技术的进步,它可以客观地观察患者的脑部和血液状况,完成对各种疾病的初步鉴别和对不同部位的鉴别,因而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发展快速。在这项科学研究中,全院52 例TIA 患者被诊断为CT 灌注成像。现在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TIA 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男女分为30例、22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60.44±5.22)岁。疾病类型:颈内动脉38例、椎基底动脉14 例。疾病发作时间为1 ~46 min,平均发作时间为(18.17±4.89)min。合并疾病:高血压40 例、糖尿病27 例、心梗7 例,血脂11 例。疾病发作期间,患者的NIHSS评分为2~6分,平均评分为(4.16±1.84)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1996 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参考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开展疾病的诊断,可见明显的椎基底动脉疾病、颈内动脉疾病,1 d 内消失[2]。②未见严重的出血倾向疾病、心肝等消化道疾病;③无造影剂过敏患者;④患者均知晓此次试验并签署相应的责任书。

1.2 诊断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源256 排螺旋CT 进行检查。阳性患者检查前5 h,去除碘皮肤过敏试验,并在肘静脉中放置4 g 套管针。扫描仪的主要参数:层厚和层间隔均为5 mm,通过扫描仪精确定位基本轴位置,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软件选择基底神经节和脑桥作为感兴趣的区域,并用子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高压注射器注入碘海醇注射液,引入量为50 mL,注射速率控制为4.0 mL/s,并采用动态扫描仪,总共33 s,4 层/s,延迟时间为5 s,获得132 张图像。

1.3 图像分析

Syngo.VIA 服务中心内开展图像传输与分析,并选择对应软件进行后期处理,选择基本的灌注性前脑动脉作为输入主动脉,选择上矢状窦作为输出主动脉,获取CT 注浆主要参数图和时相对密度趋势图。彩色阶梯图显示了灌注的异常区域。根据CT 灌注图上的异常情况,表明该区域位于关注区域。循环前系统TIA 将使颞叶和额叶作为非常有趣的区域,而后循环系统TIA 将丘脑和枕叶作为非常有趣的区域。以中心线为准,可以通过软件获得镜面系统面积,两侧灌注的主要参数均已精确测量:峰值时间(rTTP)、部分脑血容量(rCBV)、部分脑血流量(rCBF)、时间平均值(rMTT),均已精确测量3 次,以平均值为标准,并防止毛细血管或增厚的部位损害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均在Excel 表格内开展分析,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22.00,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前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在前循环系统TIA 患者中,存在异常的灌注区域,另一侧所有正常区域的脑血指数高于前循环系统TIA。在21 例前循环系统TIA 患者中,有18 例CTP 脑注浆异常,异常率为85.71%,且无水平颈动脉狭窄,图片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

TIA 前循环系统患者的异常区域rrTTP 和rrMTT 显著高于另一侧的所有正常区域(P<0.05),rCBF 显著低于另一侧的所有正常区域(P<0.05),参见表1。

表1 前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 s)

表1 前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 s)

组别/项目 rTTP/s rCBF/(mL·100g-1·min)rCBV/(mL·100g-1)rMTT/s灌注异常区 15.11±1.76 54.19±7.10 13.08±2.76 41.15±2.55对侧正常区 9.86±0.84 68.19±7.12 13.15±2.71 35.79±2.65 t 16.689 8.546 0.145 8.96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后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在后循环系统TIA 患者中,将灌注的异常区域与另一侧的所有正常区域进行比较。 31 例后循环系统TIA患者脑血指数异常20 例,异常率为64.52%。注射后循环系统TIA 的患者血浆异常区域的rrTTP 和rrMTT 显著高于另一侧的所有正常区域(P<0.05),rCBF 显著低于血浆的所有正常区域另一侧(P<0.05)。见表2。

表2 后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 s)

表2 后循环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区脑血流指数对比( ± s)

组别/项目 rTTP/s rCBF/(mL·100g-1·min)rCBV/(mL·100g-1)rMTT/s灌注异常区 13.26±1.25 50.36±2.45 10.36±2.16 16.15±3.49对侧正常区 11.06±0.79 63.49±3.75 10.33±2.08 14.19±2.15 t 9.298 18.199 0.021 3.027 P 0.064 0.000 0.054 0.000

3 讨论

近年来,CT 灌注成像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其基本概念基于放射性物质示踪剂的基本原理和管理中心能力的理论。根据检查者大脑中非无机复合碘造影剂浓度值的变化,基本概念是:分析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然后为辨别病情提供依据,从而相对可以通过CT 增强扫描仪后CT 图像的密度,以观察大脑的异常灌注区域[3]。静脉推注非无机复方碘造影剂后,在选定的关注区域进行CT扫描,并在图像的中后期对计算机进行分析后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必须获得血液灌注状态,并进行主要性能的定量分析。关键包括峰值时间,部分脑血容量及其平均值。根据时间,主要参数形成数据信息排放矩阵,并且可以获得检查区域的伪彩色图。

这项科学研究表明,在21 例前循环系统TIA 患者中,有18 例CTP 脑部灌注异常,占85.71%。根据图像可以看到颈内动脉变窄,可以推断出患有前循环系统TIA 的患者可能有颈动脉狭窄。另外,根据对前循环系统TIA 患者灌注的主要参数的分析,可以看出灌浆rTTP 和rMTT的异常区域显著高于另一侧的所有正常区域(P<0.05)。一侧的所有正常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而rCBV则没有显著变化。rTTP 的增加被认为与脑血流速度减慢有关[4]。当发生脑栓塞时,脑中酸碱化合物的积累会增加,从而导致动脉扩张,最终缓解血压并增加rTTP。

TIA 可以基于对患者异常区域中灌注的主要参数的分析来完成诊断。但是,脑栓塞不同阶段的血液转化存在差异。关键是心脑血管具有自动调整工作和某些脑部生物的能力。化学代谢和侧支循环偿还水平的差异需要对此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经过这项科学研究,循环系统TIA 患者的心脑血管异常率(64.52%)低于前循环系统(85.71%)。考虑到影响TIA 在后循环系统中发生的因素更多,脑部灌注异常的患者的大脑主要血液参数的变化与前循环系统中TIA 患者的血液变化基本相似,主要是表现为rTTP和rMTT高灌注异常区域,而rCBF 下降[5]。

通常,在TIA 患者发作之间进行CTP 的诊断可用于观察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根据灌注异常部位主要血液参数的变化,初步诊断和治疗后分析在临床医学中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血流发作动脉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