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CT 检查在诊断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2021-10-18刁立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肝炎胸部病原菌

刁立峰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门诊部 山东 潍坊 262500)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往往依赖于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虽能有效抑制乙肝进一步传播,但重症肝炎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1]。重症肝炎的患者因其肝细胞受到损害,导致免疫球蛋白、补体能力及抗体能量下降,使得机体免疫力不断降低,易引起肺部感染[2]。有临床研究指出,若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得不到有效救治,患者肺部的病原菌感染会使得其全身多脏器不断损伤,加重肝损伤,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进而死亡。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诊断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对于患者后期治疗效果以及降低病死率具有至关重要意义[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90 例重症肝炎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不同检查方式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90 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X 线组与CT 组两组。X 线组患者45 例,男24 例,女21 例,最小25 岁,最大68 岁,平均(46.19±6.32)岁,病程最短3 年,最长20 年,平均(12.29±47.11)年;CT组患者45 例,男25 例,女20 例,最小24 岁,最大69 岁,平均(47.13±7.11)岁,病程最短3 年,最长21 年,平均(11.26±7.73)年。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及诊断均确诊为重症肝炎;临床资料齐全者;临床配合度较高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齐全者;临床配合度欠佳者;意识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X 线组予以胸部X 线检查,选择西门子X 光设备型号MD-100,患者检查选择胸部行正、侧高管电压摄影,管电流200 mA,管电压120 kV,曝光计量0.05 mAs;CT组使用螺旋CT 检查,设备为西门子128 排256 层光子双源CT,型号SOMATOM Drive,CT 予以螺旋轴位平扫,全肺区进行扫描,电压120 kV,层厚7.5 mm,层距7.5 mm,螺距1.5,电流240 mA,若有必要则用高分辨率CT 对感兴趣区进行检查,观察其肺窗、纵隔窗情况;以上诊断过程均由2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完成。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有咳痰、咳嗽等症状,肺部存在湿啰音;体温超过38℃,外周血>10×109/L;X 线肺部病灶呈炎性浸润性;CT 检查有间质性影、渗出性病变。此外,呼吸道分泌物可与其他的体液分离出病原体,培养结果为阳性。需将肺水肿、肺肿瘤、肺栓塞及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排除;对两组诊断满意度进行比较,满分100 分,<72 分为不满意、72 ~84 分为满意、>84 分为非常满意[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

CT 组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23 例片状、斑片状实变影,5 例伴空洞影,3 例肺气囊改变;此外,5 例肺纹理模糊伴毛玻璃样影。X 线组诊断准确率为71.11%(32/45),多表现为肺内炎性浸润影,3 例空洞影。C T 组诊断准确率91.11% 显著高于X 线组的71.11%(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不同病原菌感染CT 征象

不同病原菌致使肺部感染的CT 征象特征:呈支气管肺炎征象,肺局部实变型和肺脓肿,多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此研究有9 例,有5 例空洞影;肺实质存在炎症性浸润改变,呈大、小片的增密模糊,少数呈大叶、节段性浸润,且有典型的肺气囊,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研究有3 例伴有肺气囊影;右肺上叶、双肺下叶、上叶后段实变或小叶浸润,叶间裂呈弧形下坠,为突出弧形影,多为肺炎克雷伯菌,此研究有6 例;中下肺野为弥漫性斑点状、大、小片阴影状,病灶可融合,多是肺念珠菌病,多呈双侧浸润,此研究有0 例,部分患者可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多为真菌性肺炎,此研究有0 例,全肺显弥漫性浸润伴不同程度的实变,多为混合感染,此研究有0 例。

2.3 两组诊断满意度

CT 组45 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 例,满意20 例,不满意4 例,总满意度为91.11%(41/45);X 线组45 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7 例,满意19 例,不满意9 例,总满意度为80.00%(36/45),CT 组患者诊断总满意度91.11%高于X 线组的80.00%,但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据研究指出[5-6],重症肝炎患者其肺部一旦发生了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临床早期诊治对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至关重要,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有效降低病死率。为探讨胸部CT 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价值,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炎并肺部感染患者的90 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目前,临床对肺部感染患者多采用X 线胸片检查,虽具有一定检查效果,但由于其具有较低诊断准确率,因此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会延误患者治疗时机[7]。为明确发生感染,临床通常采用痰液及血液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在本文中,早期肺部感染的患者体温与血象均处于正常,但其特异性差,一旦症状及体征有改变,病情多为晚期,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8]。在本文中,临床为诊断肺部感染患者行CT 检查、痰液血液及检查,结果显示使用胸部CT 检查有41 例肺部感染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11%,显著优于常规X 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通过CT 检查,可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研究证实,胸部CT 与肺部CT 特征性的表现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9]。此外,本文中,CT 组诊断总满意度高于X 线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T 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出患者肺内感染的病变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此外,该检查操作方式较简单,能重复操作,患者易于接受[10]。受外部环境及样本例数等因素,两种检查费用需待临床研究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临床对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胸部CT 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炎胸部病原菌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世界肝炎日》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世界肝炎日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世界肝炎日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