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本体研究“六策略”实践案例

2021-10-17贝伟浩张金恒潘卫周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正交试验高中化学

贝伟浩 张金恒 潘卫周

[摘   要]南宁三中化学实验教学“三实融合”课题组对化学实验本体研究展开了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六策略”:改进实验装置,进行试剂处理,增加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步骤,引入数字技术,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成果提高了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探究效度。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本体;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9-0063-03

由于化学实验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使得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变量较多,直接影响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以化学实验本体的创新改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南宁三中化学实验教学“三实融合”课题组对化学实验本体研究展开了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六策略”:改进实验装置,进行试剂处理,增加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步骤,引入数字技术,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成果提高了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探究效度。

一、研究目标

技术性目标:绿色环保、仪器简洁、重复使用、安全可控、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合理数字化。以装置仪器、内容步骤、技术思想三方面展开化学实验本体研究;以发展化学实验的设计思想革新实验装置改进思路,实现化学实验本体的改进,促进课堂上化学原理的探析和认知冲突的解决;以实验本体的创新改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研究内容和成果

1.改进实验装置,彰显探究过程

实验装置的改进以简单简约、安全绿色、现象清晰为目标,着力体现过程性变化,凸显实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以各级示范课、优质课、展示课为需求驱动,集化学教研组全体人员之智慧,创新和改进实验装置32套,彰显了探究过程,增强了探究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五种实验装置改进思路:一体设计法、载体变换法、微型密闭法、电路辅助法、替换触动法。

(1)一体设计法

【案例1】氨气溶于水实验。原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课前收集的氨气不干燥、易逸散,是造成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改进方法:进行装置一体化设计,制气装置连接“喷泉”装置。采用固液法(浓氨水+生石灰)制氨气,把氨气直接导入烧瓶,同时增加尾气吸收装置,实现制气、溶水、尾气处理一体化。整套装置简单,产气快,不需加热,绿色环保。

(2)载体变换法

【案例2】铝热实验。原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操作复杂、成功率低、不安全。改进方法:以黏土筒做容器,用火柴头做引燃物,在氧化铁和铝粉的混合物中插入两根铁丝,以焊接铁丝为成功标记(如图1)。采用火柴头引燃,可避免视力伤害;反应器内壁高,可有效减少熔融物飞溅;减少氯酸钾使用量,可减少烟尘排放。反应原理更清晰:火柴头引燃,氯酸钾分解助燃,铝和氧化铁置换。

(3)微型密闭法

【案例3】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原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整套仪器庞大、复杂,操作麻烦,实验时间长;试剂剂量大,且有毒。改进方法:用一个六穴反应板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将药品放入空穴,迅速封闭塑料袋,透明的塑料袋可以清晰观察现象(如图2)。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剂量小,安全性好,适合学生课堂实验。

(4)电路辅助法

【案例4】铁钉的腐蚀实验。原实验设计用酸洗除生锈的铁钉,经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具支试管中。该设计现象不明显,在课堂上基本观察不到。改进方法:用U型管代替具支试管,增加灵敏电流表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如图3)。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和溶液颜色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吸氧腐蚀。

(5)替换触动法

【案例5】氯气与氢气光照爆炸实验。原实验方法:收集氯气、氢气,混合后用点燃的镁条靠近。原实验方法成功率不高,且不安全。改进方法: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用闪光灯代替镁条,增加尾气吸收(如图4)。实验改进后成功率高,安全环保,装置还可以探究氯气与氢气比例变化的反应情况。

2.进行试剂处理,凸显实验现象

实践中,从试剂的浓度、颗粒度、表面处理、纯度等方面做了大量预处理尝试,形成多种试剂预处理或调整的实验方案,获得了清晰、明显、直观、可信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印象深刻,化学概念清晰呈现。

【案例6】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表1)。

3.增加实验内容,辅助原理理解

化学实验的“三大原理”是实验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原理实验可以为化学创新提供最直接的实验价值。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三大原理实验为基础,梳理教材上虽未设计,但对强化化学原理理解有支撑的实验,充分挖掘原理实验的教学价值。除常规教学中教材要求必做的实验外,我们还增设了原理实驗三类10项,并在课外开放实验室课程中,增设原理实验3项:熔融硝酸钾导电实验、氧化还原反应法滴定实验、探究镁-铝-氢氧化钠原电池。

4.优化实验步骤,厘清概念关系

部分实验设计未考虑课堂实时效果,实验步骤缺乏合理性,无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新概念形成。实践中,我们采取优化操作顺序或者增加后续验证性操作的策略,厘清概念关系,达到实验探究目的。(如表2)

5.引入数字技术,揭示规律关系

合理引入数字传感技术,通过显示屏的数据,使实验现象呈现连续性过程,促进学生形成图像表征,有利于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规律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常态开展的数字化实验已有10项。(如表3)

6.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比

引入正交试验这一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课本实验的改良。我们对“浓度对 H2C2O4溶液与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等十多个实验采取正交试验法进行研究,以获取实验最佳配比。(如表4)

高中化学实验本体研究应是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创新的基石,以教师的创新教学方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南宁三中化学实验教学“三实融合”课题组提出了六类实验研究思路,在实际演示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课题组的化学实验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奖1项,获广西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开发了化学实验校本教材8册。

[   参   考   文   献   ]

[1]  贝伟浩.正交试验法探讨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最佳实验条件[J].中学教学参考,2015(8):102-103.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正交试验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倾斜式子棉清理机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