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培养的初高中历史新教材有效衔接
2021-10-17高燕
高燕
摘要: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和高中《纲要》从整体上来讲,都体现了编者很深刻的专业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程度的学科综合素养。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与钻研,将教材文字表达进行有效的立意升华,开展针对性教学,从思维培养的角度顺利促进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以不断推进历史教学效益的提升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思维培养;历史新教材;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77
思维是学习的基础,也是素养形成的核心。初中生的心智特点决定了他们历史学习的内容大都停留在知识交流阶段。高中《中外历史纲要》敏捷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教材编写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活化历史思维,建构史实体系,从已知的历史知识中寻求基本的规律性认识和合理的分析推论能力,开展适度的深度学习,使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途径不断规范。本文中,笔者从思维培养的角度谈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有效衔接。
一、根植正确学史方法内化学生思维
高中《纲要》中提到的一些内容,表面上叙述的是史学知识,实际上在字里行间渗透了历史方法要求,充分体现了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要求。教材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文字表达,引导我们运用正确的历史方法看待历史、评价历史。如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比较,教材中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和进步方面,也表达了其消极影响;对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史实的影响,教材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弊端两方面来安排;对苏联模式也进行了积极和消极影响的评价。这其实是在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全面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问题,避免思维的绝对化。
二、根据教材的补充和提升内化学生思维
对初中教材中叙述较为简略的部分,高中《纲要》根据高中生的心智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侧重表述,起到了补充、提升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有充分体现,如对西欧封建社会忽略了其形成过程的叙述,更侧重对封君封臣制和庄园与农奴制等特征的阐述;介绍拜占庭帝国的法典时,突出了《查士丁尼法典》内容;介绍阿拉伯文化时,突出了阿拉伯人在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介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侧重介绍了三国革命后的政治制度;介绍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时,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含义、人物、主张、影响进行全方位介绍;介绍一战时,着重介绍一战过程中西线、东线、南线等战况;介绍战后国际秩序时,对国际联盟的性质、宗旨、影响进行了侧重叙述,而初中教材仅简单描述了国际联盟成立的情况。又如,新经济政策中明确强调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市场作用的特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过程的介绍更加详细;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的因素明确强调战后资本主义加强宏观调控,而初中教材仅仅是叙述了各项措施,没有明确表达到宏观调控这个点。再如,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等冷战表现在表达方式上都侧重强调了两个集团针锋相对的举措;在介绍战后世界格局演变时,明确了二战结束是世界格局过渡到两极格局的转折点,并通过美苏关系缓和、苏中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等介绍两极格局瓦解的过程,全面详细,而初中教材是直接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没有侧重介绍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过渡的全程。还有,在介绍经济全球化时,从推动力量、表现、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初中教材仅仅是简单叙述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背景和表现。高中《纲要》通过这种针对性和侧重性的阐释,有效弥补了初中历史教材的空白点,使高中生历史视野更加全面和开阔,更好地满足高中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要求。
三、通过适當的深度学习内化学生思维
高中《纲要》增加的不少知识,体现了发展深度学习思维的要求。如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文明通过征服、移民,使不同文明地区相互连接起来;亚历山大扩张后继承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从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的角度去分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从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角度认识文艺复兴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原材料、市场、技术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工业革命的条件;注重介绍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发展,但强调不是简单延续,突出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如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等;用六个小段落专题介绍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阶级分化、社会生活、贫富分化、世界联系等全方位的影响;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增强了殖民地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缘由;美国对拉丁美洲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即经济侵略和武力干涉;帝国主义侵略、亚洲国家封建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改革意识的觉醒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原因;一战根本原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具体矛盾;提出了十月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与竞争的概念;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影响;冷战表现之一:地缘政治;两极格局不对称不完全的特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在财税负担、阶级矛盾、种族和性别歧视等方面的局限性;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社会信息化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内涵。以上知识,理解性要求居多,思维培养的导向性明显,主要是为提升高中生历史思维品质而考虑增加的内容。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和高中《纲要》从整体上来讲,都体现了编者很深刻的专业思想,体现了较高的教材编写立意,是比较符合不同阶段学生历史学习需求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程度的学科综合素养。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与钻研,将教材文字表达进行有效的立意升华,开展针对性教学,从思维培养的角度顺利促进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以不断推进历史教学效益的提升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级中学,江苏 如皋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