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理和实践探索

2021-10-16成东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学理渗透传统文化

成东喜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国内教育界的相关学者、专家都重视和关注的时间段。对小学生来说,强大的学习能力能使其在小学阶段发展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既能培养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又能将先人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理和实践探索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学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123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越来越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渗入,强调在新时期注重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能力,以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思想,为继承与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带来科学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导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求,深入探究优秀民族文化,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指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多数小学生都更加喜欢新潮的事物,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了解,也没有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兴趣。在很多小学生眼中,他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很陈旧的内容,学习起来十分枯燥,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还不如在课堂上了解一些国外的新闻。而且多数小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只知道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但由于语文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所以一些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这些因素都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阻碍。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多样,但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的内容都比较单一。事实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技术、传统服饰等许多内容,但由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的内容单一,所以也难以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被识字所占据的,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字,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而整个过程中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以说文解字、引经据典的形式,巧妙渗透出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在掌握生字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增进对灿烂悠久文化的详细了解。比如,讲解课文《将相和》,教授学生认识“赵”这个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谈谈百家姓,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再介绍有关“赵”字的本义,以此延伸到在本篇文章中要表达出的含义。又如,课堂教学讲到“璧”字时,教师就可以有效结合文章的基本内容,重点讲解和氏璧前后发生的故事内容,这样能够帮学生充分了解将相和前后表现出的变化。以古代文字为例,古代文字一开始是象形文字,所以字面上配有手动作的字,就是表达手行动的意思,后来自然演化成了提手旁。又如,“巨”字,该字有拒绝,强烈不愿意的意思,因此在学习“拒”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要仔细探讨这种构字的方法,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通过古诗词感受民族优秀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载体,古诗词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值得仔细欣赏和品味。小学教材和课后读物涉及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教師应指引学生品味其中含义,感受古诗词中沉淀的文化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扩展延伸课文。如教师能够先向学生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然后告诉学生:“假设你是子期,基于伯牙的琴声,你可以感觉到徐徐清风吗?你如何感叹?”教师能够使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和理解,将学生融入动人的场景,了解知音的含义。在学生思考后,教师还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最懂你想法的人?”有的学生会说自身的好朋友,有的学生则开始沉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能够总结问题,告诉学生朋友的含义,并鼓励他们积极与别人交朋友。

(三)在传统节日中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许多的农历传统节日也是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将这些节日作为弘扬民族精神最有利的渠道,教师可以将语文的教学活动与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的多样性。例如,在寒假之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有关于“春节”的语文小活动,在活动中向学生介绍“年”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为学生准备一些剪刀、彩纸等,带领学生剪窗花,让学生在剪窗花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新年的意义;在端午节给学生讲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在面对家国兴旺是如何抉择的,是如何明智的;在重阳节通过登高、赏菊、插茱萸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酸楚;在中秋节举行中秋诗文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团圆”的幸福。通过这些节日的习俗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学生在学习文化习俗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这些文化记在心中,在行动中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从而保障中华文化经过千年、万年的传承不会出现断层。

结束语

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此过程中,正确阐释二者融合的学理要义,不断提升我国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学积淀,对健全小学生的人格,提高其文化自信,增强其艺术鉴赏能力,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姚婷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57.

[2]何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60.

[3]蓝挺松.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A3):31-32.

猜你喜欢

学理渗透传统文化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偷猪”引发的血案
旅行梦想促就科学新知
学理支撑,目标精准,评价引导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