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心理弹性的影响:问题解决的中介作用
2021-10-16陈杨丽
陈杨丽
摘要:为了探讨问题解决在高中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的问题解决分量表以及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67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问题解决及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问题解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52%。由此证明,问题解决在高中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校应重视高中生问题解决策略和技巧的训练,降低其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水平。
关键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问题解决;心理弹性;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09-05
生活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不确定事件,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也无法完全确定正在经历的事情会走向何方,不确定事件贯穿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时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由于适应能力的不同,有些个体能够忍受不确定并积极应对,而有些则焦虑抑郁,逃避退缩,由此引发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将面临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及未来升学择业等一系列不确定事件,他们如何看待并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事件,不仅关系着他们当下的生活和学习适应,更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由此,探讨高中生对不确定性的忍受水平及其应对方式对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是个体对不确定性情境或事件进行感知、解释和反应时产生的认知偏差,它影响个体对事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1]。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指个体面对情景压力或突发事件时,为缓解其对个体造成的伤害而采取的认知调节与行为努力的策略和方法,它对个体顺利适应环境产生积极影响[2]。有研究表明:面临不确定性情景或事件时,个体采用何种应对方式取决于其对不确定性程度的评估,当环境被个体评估为高不确定时,个体通常会抑制行为,减少问题解决[3-4]。另有研究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影响着个体问题解决的信心和策略使用,高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者倾向于将不确定性情景或事件进行预期性的灾难化解释,而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者会更多地采取消除信息不确定性的行动来解决问题[5-6]。此外,有关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研究表明,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高中生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之一[7]。据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H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显著预测问题解决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个体面对各种压力事件时能恢复和保持适应性行为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个体成功应对压力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力量。心理弹性的高低会受到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8-9]。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0-13]。目前,从应用心理学角度研究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心理弹性关系的文献还比较少见,以护理专业学生为被试的一项研究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14]。另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相关,而心理弹性恰恰是心理资本的重要成分之一[15]。除此之外,一方面,高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导致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性和預测性较少,信息加工和决策能力受损等,不利于个体在压力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适应力,可见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行为层面上对心理弹性产生负面影响[16-17];另一方面,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病理性担心机制产生的关键认知因素之一,会带来焦虑、担忧及抑郁情绪,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促进个体心理弹性的重要资源,说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情绪层面上对心理弹性产生消极影响[18-19]。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正向预测心理弹性(H2);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H3)。
综上所述,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心理弹性产生影响可能有两条路径:一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心理弹性,二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通过问题解决间接影响心理弹性。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4:问题解决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心理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各7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76份,回收率为96.6%。其中,高一年级357人(52.81%),高二年级319人(47.19%);女生356人(52.66%),男生320人(47.3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17周岁。问卷由心理教师利用心理课时间施测,时间为30分钟,施测结束后将问卷当场收回。
(二) 研究方法
1.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
采用修订后的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12,IUS-12)[20-21]。该量表共12个条目,包含预期性焦虑和抑制性焦虑两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越高。修订后的中文版IUS-12在中学生群体中使用,显示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属性,其重测信度为0.80。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0。
2.问题解决应对方式量表
采用黄希庭、余华和郑涌[22]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的问题解决分量表。该分量表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越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由于该分量表属于单维量表,为了使其在后面的结构方程分析中更加稳健,我们根据题目打包策略,采用因子法中的负荷平衡法将其条目打包成问题1、问题2和问题3三个测量指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