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2021-10-16徐萍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资源建设能解决学校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的资源挖掘能力不足、选材拼凑凌乱等问题,是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本研究团队以三教改革为建设思路,在原在线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二课程、八章节、四模块的思政数字化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为更好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 徐萍(1972-),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探索”(项目编号:2020CXJG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是我们目前积极思考的课题。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已经着手实施,但由于没有相关资源,仅停留在课堂说教上,学生不爱听;或者找到一些相关素材,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简单嵌入,没有与原课程内容融合,导致教学、思政两张皮,未能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普及推广课程思政,关键是配套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因此笔者带领团队,依托校级教改课题“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探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一、试点建设,逐步推广

西蒙的分解理论告诉我们,把将要设计的问题分解成一些小的更加容易管理和界定的问题,可以使问题设计的复杂性得以降低。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正在实施分类分层混合式教改,大学外语部教师分为五个教学团队服务于五个二级学院,学生根据入学水平考试分为A、B、C三个层次,教材选用、在线课程各不相同。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环境,笔者将我校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软件大数据学院(学校品牌专业)定为示范先锋,先行探索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有效路径,以12个B层班级(980人,人数最多的层级)为实验班级;二是基于选用教材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类,便于教学过程中的无痕融入;三是基于现有教学平台进行资源库建设,以节约建设成本,同时便于师生应用。

设计者个人的风格和特征将影响到对象的设计与开发。资源建设团队共有六名成员,风格各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混乱,团队采取负责人牵头打造样章,制定标准,其他章节保持和样章风格一致。

二、资源建设目标

思政资源建设既是深化课程思政、课程改革,还是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内涵建设和优质发展的现实需要。课程思政当前已成为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难点。经过多次研讨,本课题建设目标具体确定如下:

1.资源丰富,能学辅教。资源建设能解决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资源不足、选材拼凑、耗时低效等问题。资源建设力争做到内容丰富实用、形式多样,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文化自信和民族产业自信融入课程,以实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课程思政目的。

2.线上线下,使用方便。我校大学英语早已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2015年起在智慧校园自建大学英语在线课程SPOC,2017年在省爱课程平台建设大学英语MOOC。思政资源建设依托现有教学平台可全部实现资源网络数字化,方便师生获取,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同步的需求。

3.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团队合作,共同开发,集思广益,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协同作战才能结束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单兵作战”的状态,有效打破“孤岛效应”,从而转变为“协同效应”,避免重复低效的个人建设。

4.提升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提升教师思政意识是思政资源的建设的关键。要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从而提高 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

三、“三教”建设思路

我校大学英语思政资源建设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规划建设思路。

1.建设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组建教师团队,通过研讨、学习、交流等方式加强思政意識,提升对思政素材的挖掘、整合、开发能力。

2.以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为重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在信息化教学时代,基于现有英语教材提取思政元素,寻找语言技能与知识传递、精神塑造的最佳契合点,开发数字化思政素材,建设“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成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工作重点。

3.以混合式教学模式、BOPPPS教法改革为发力点。呈现资源本身并不是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初衷,如何让资源服务教学、达成思政教育目标才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教学方法是让教学资源发挥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力点,因此思政资源建设必须考虑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改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BOPPPS),并为其实施提供保障。

四、建设内容

基于上述建设目标和“三教”建设思路,本研究团队搭建了思政育人资源与课程在线资源结合的“两课程、八章节、四模块”结构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见图1)。

1.课程层级资源。根据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配套建设大学英语 I和II的课程思政资源。我校大学英语I教学内容是基础英语EGP,结合其特点,思政资源的主线设定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大学英语II教学内容是职业英语EOP,因其语言特点,思政资源的主线设定为“民族产业自信”,宣传中国制造。整个课程资源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章节层级资源。根据课程整体设计配套建设各章节的课程思政资源,具体结合教学环节开发思政资源,故其建设内容包括单元主题、阅读、听说、写作、翻译。以大学英语II的第一单元为例,思政资源建设详见图2。

3.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目前的团队成员(六人)均是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其中五人为中共党员;副高职稱两人,讲师两人,四名教师在2020年微课大赛获奖,教学质量考核优秀;两位助教为2020年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在保证资源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团队成员“老带新”“点带面”的培养目标。

五、建设成效

从立项建设开展的大半年时间里,团队成员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经常交流讨论,探索课程资源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大学英语I的思政资源已建设完毕并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应用,期末以问卷形式对学生展开调查;大学英语II的思政资源建设在大学英语I的基础上继续改进。现将建设成效总结如下:

1. 思路清晰,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建设初期,团队成员有畏难情绪,没有建设思路。经过多次研讨,观摩学习,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理清思路,建设样章,打开了工作局面。

2. 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建设经验。以课程团队的形式,系统化课程配套建设思政资源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思政资源建设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具体包括梳理现有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建设数字化新资源的能力。梳理现有内容,促进教师读懂教材,熟悉课程整体设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增强了教师的思政意识,结合单元设计,精心筛选加工整理新资源,为课程思政融合打好基础;建设数字化新资源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是思政微课制作能力。

3. 资源建设实现了平台融入的转变。资源共享平台不仅需要考虑教师,更需要考虑学生。大学英语I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好后,上传百度云盘,很快实现了团队教师共享。学生共享平台,当时选择了智慧校园,建设了“新编实用英语课程思政”专题,学生可以观看视频、听录音、看文本,还可以进行测试作业。但期中学生座谈时有同学反应,大学英语I课程本身有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现在又多个学习通平台,不够方便。针对这一问题,大学英语II的思政资源建设,学生共享不单独搭建平台,而是直接整合融入原智慧校园新职业在线课程平台。

六、结语

目前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资源建设也促进了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思政教学资源仅仅是思政教学的载体,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资源,其作用都是辅助性的,都是为实现思政目标而服务的。课程思政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郑慧静,叶韦,刘美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9):13-14.

[3]杨洋,庞薇薇,倪志刚.OBE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3):54-5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