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素养进行研究
2021-10-15曾丽娇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并提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热爱学生,较强的专业素养,具有劳动能力和高的语言素养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素养;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时一位具有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家,被称为“教师的教师”,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較高的教育素养,因此,他长期致力于教师教育素养的研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的教师教育素养对今天的教师发展教育仍然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素养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养成了教师之一所需的各种素养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1] 在现实中,我们过多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了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我们要如何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以达到教育最终目的,但很少谈论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多年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2] 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第一盏、也是最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他认为,教师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素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非常重视教师的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首先要让教师成为这样的人。他认为教师必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意素养。
二.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一)情意素养
1.爱孩子
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的生活中充满着爱的关系。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要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想想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3] 爱学生不仅包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寄予期望等多重含义,教师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他还形象将教师爱学生作了比喻,“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4] 当教师无微不至关心、激励学生时,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感情,进而尊敬教师,从而乐意听从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行动。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形成“逆反心理”。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喜欢和学生呆在一起,用爱对待所有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尊重爱护你。
2.信任孩子
“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他认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他认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房子一样定然倒塌。
“如果你怀疑某件事,你就直说,不要把疑团,特别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放在心里,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有害的负担。”[5] 他说,由于战争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幸,他们怀有戒心,不相信人,有些孩子还怀有怨恨情绪,而教师们只有怀着人道精神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即教师当面临这些孩子的时候,仍然抱有相信孩子本质是一个孩子时,给予他们帮助,那么就能改变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
(二)能力素养
1.劳动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学习,他提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所以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劳动技能,这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他说:“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些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十分重要的是,学校里要有出色的园艺家,有醉心于机器的人,有电工技术专家,有细木工,有喜欢教学实验园地作业的植物栽培家。一所好学校里,每个教师都应当有从事某些劳动的热情。”[6] 在帕夫雷什中学,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领导的兴趣小组,有的教师指导的兴趣小组多大3、4个,包括文学、木工、电气化、园艺、探险等,孩子在这些小组的学习中,实现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激发了学习欲望,确立奋斗目标。而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我,成为相应方面的专家、能手。
2.语言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他认为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刻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趣就没有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习,没有教育。比如,在教学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只有当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语言素养,才能用语言勾画出看到的以及不能直接看到的鲜明表象,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清晰的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有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三)知识素养
1.精通专业知识
“其次,一个好教师应该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及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7] 他认为,教师只有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十分精通,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不把注意的中心放在所教的知识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以及他们在脑力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上。教师越是熟练自如地掌握教材,他讲课时的感情色彩就越鲜明,学生课后在教科书上花的时间就越少。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只有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发掘学生的天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只局限于教科书,而不在乎孩子面前打开科学的视野,不指出哪些地方是尚未被研究的领域,从而引导孩子们用好奇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去探索各种奥秘,那我们就只会使孩子们厌恶日复一日地消化知识的“份饭”,会使孩子们失去任何求知欲,扼杀他们智力上的素质和才能。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会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深深吸引,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他越能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学生就会表现出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习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3.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要使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并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8] 他认为,不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如同一个心脏病专科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眼科医生不懂得研究和脑半球皮层的神经练习的最细微的机制一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经常在校务委员的会议上介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教室休息室的“新书陈列架”上陈列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让教师去阅读、思考和研究。此外,还在校内成立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
三.如何培养这种教师素养
(一)教师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读书对培养教师教育素养的作用。他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意见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9] 教师的全部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都跟读书分不开,都要从书籍这个丰富的源泉中吸收养料。 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义了。在帕夫雷什中学,图书馆藏书1.8万册,教师们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每个教师都定有几种杂志和几份报纸,教员室里设有陈列橱,各种书籍和杂志彼此间还进行呼吸换阅,对某些书还开展集体讨论,有時组织一些报告或专题报告会,介绍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都在关心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到的、教育、美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问题。
(二)教师集体教育
帕夫雷什中学里面的教师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群体,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性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学校每周会举行一次关于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的某一方面的理论报告,每篇报告都建立在集体教育工作的事实基础上,目的在于改进工作,报告后,教师们都要进行展开热烈的讨论,发表关于教育和教学改进办法的想法和建议,由于争论的中心都是儿童的前途,是儿童智力和道德上的发展,因此,这种研究讨论会让集体教育信念明确起来。当每个教师都日益深入地研究教育过程的细节和奥秘,分析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时候,形象地说,集体里便燃烧起活跃的思想之火来,集体便共同努力为教育教学提出的种种问题寻找答案,这是学校生活中最有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事情,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校长组织培训
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新教师上任之前会进行一次无拘无束地谈话,尽可能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做到对他的兴趣、眼界和精神生活心中有数,“我们谈双方都很关心的话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这样,总是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人的生活中心是什么,是什么东西促使他产生了现身教育事业的念头,受到最高评价的是那些既热爱孩子又具有对科学问题的创造性志趣的教师。”[9] 他认为新手教师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只有当教师有了跟孩子们共同的精神生活,有了共同的智力兴趣,劳动兴趣和创造兴趣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能手。接下来就是对新手教师的入职培训,以菲利波夫教师为例子,校长会帮助他钻研基本教育学著作,对所教科目的教科书进行教学论分析,帮护照他准备头几节的课,一起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和互相听课, 在他上课的一段时期内,校长每天都会跟他讨论和分析课程,分析他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给予指正和帮助。第二年、第三年还是如此,三年之后菲利波夫就能经常做报告,在讨论会上提出教育问题,给教师们介绍工作经验,参加区联合教学小组的工作了。
参考文献
[1] [2] [3] [5] [6] [7] [8] [9] [10]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第2页、25页、21页、09页、22页、21页、22页、28页、60页.
[4]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23.
[11] 董婷婷.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2] 倪寿英.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曾丽娇(1995--)女,汉族,广东省梅州人,教育史硕士,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教育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