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2021-10-15袁圆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袁圆

【摘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但是从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重视远远不够,尤其是农村小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进而有效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虽然近年来发展成效明显,也确实能够围绕着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开展教育工作。但是因为受限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来看,当前依然存在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关注于课外阅读方面的指导,对于如何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经验,难以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基于此,积极关注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切实提升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 影响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因素

(一) 缺少阅读适宜环境

在农村家庭中,很多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很少会在家庭教育中投入过多精力。而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长辈充当了对孩子教育的职责,但是大部分长辈忙于劳动,不会对孩子进行阅读的引导,也很少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很多农村学校因为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并没有开展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力,造成了农村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因缺少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导致了小学生阅读兴趣得不到提升。

(二) 学生缺乏阅读习惯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并没有兴趣来开展课外阅读,多数会选择与小伙伴出去玩耍,或者忙于劳动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村小学生自学开展课外阅读的可能性很低,所以虽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外多读书、多阅读,增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大部分小学生难以完成好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也感受不到课外阅读会给自身带来何种益处,造成了小学生不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缺乏阅读习惯。

二、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 基于生活,激趣教学

兴趣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内生动力。而兴趣是建立在学生已知经验之上的。正是因为这一已知经验,才能让学生对文本文字进行理解与感悟。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实际上教师以学生的已知经验来作为选择文本的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知经验,进一步使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文本阅读中激发思维想象力,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其能力培养以及素养培育的关键点,教师则需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地让学生融情入境。在有趣的、再现还原的、抑或新奇的情景之中,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点燃并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他们的情感体验被引发之后,充分阅读、享受阅读。

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使他们投入感悟之中。教师通过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创设音乐情境来感染熏陶,促使学生真正地去体会蕴含美丽、丰收、欢乐意蕴的秋天。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多媒体制作课件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同时也正是建立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产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文本内容的欲望。

(二) 问题引导,发掘魅力

在具体的阅读环节,围绕文本内容,教师提出的问题始终成为教学的亮点,也是挖掘文章魅力与内涵的催化剂,更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展示。教师通过对关键词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并通过自主阅读去品味文本、感悟文本。从低段到高段的语文阅读,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的重要方式,就是教师借助提问对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从而使他们进入深层的理解中。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通过抛出“为什么作者要强调‘静’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且进行讨论,天上只有一轮明月,而地上也只有李白一人。天空地阔,只有明月与李白在静静对望。作者强调了静夜里的这种静思,让他更加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亲人,并以此来引发学生去深刻地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 开展活动,体验乐趣

语文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为学生开展更多围绕阅读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阅读、认真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具有创新性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开展《在牛肚子里旅行》童话故事类型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整体阅读环境,让学生受到阅读的感染,可以开展故事分享会教学,实现教师、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即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素材进行阅读,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这些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除了上述的阅读活动之外,还有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等,这些都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阅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 评价激励,增强动力

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增强小学生阅读学习自信心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必行之策。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表现给予鼓励或者表扬。这样积极地评价语言能够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差异性,针对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以确保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关怀,从而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三、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他们的阅读欲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培养核心素养,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锡龙.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36):126.

[2]马桂花.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0(15):14-15.

[3]李丽.兴趣引领阅读 习惯促进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3):184-185.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