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疫情背景下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2021-10-15沈益雪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能

沈益雪

摘要:通过对我校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是由饮食习惯、运动意识、学习压力、学校环境、父母意愿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改变现状我们要加強健康第一的思想宣传,多学习营养和运动方面的知识,积极与学校领导和家长沟通,营造健康向上的体育意识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

关键词:体能;下降;分析与建议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常见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不断显现出较严重的问题。与1995年相比,现在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怕苦、畏难的思想,运动水平普遍下滑,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具体表现在,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指标水平,平均下降1.8cm;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指标水平,除乡村男生有所提高外,城市男、女中学生平均下降1.75cm;反映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平均下降2.1次;反映耐力素质的男、女生1000m和800m跑分别平均下降了9.6秒、12.6秒。究其原因,是学生体能下降的结果。而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就学生自我、学校、家庭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得到一些结果,为有效防止我校中学生体能继续下降和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文献资料法。

3.研究对象

我校七、八、九年级各3个班级,共9个班级531人(其中男生273人,女生258人)。

4.结果与分析

本调查研究使用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下发的《中小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学生问卷》和《中小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家长问卷》,对我校七、八、九年级各三个班级学生共531人(其中男生273人,女生258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各531份。回收《学生问卷》531份,《家长问卷》519份,其中回收率为100%和97%、回收问卷有效率各为100%。得到的结果按照学生自身原因、学校原因、校外原因三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4.1学生体能下降的自身原因

学生体能下降的自身原因包括自身身体原因、心理原因两方面。

4.1.1身体原因

随着当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学生摄入的营养充分,食物热量超高,喜欢肉类、甜食和快餐等高热量食品的学生比例占51%(如下表一)。这势必造成了学生体重的增加,加重了身体负担,运动时易产生疲劳感。另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能力。由下表(二)可知,约有17—29%的学生不吃早餐,约29—41%的学生晚餐过饱,易造成学生上午体力不足和夜晚睡眠质量不良;由下表(三)可知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达到58—65%,使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体力不足,更无精力进行身体锻炼。

4.1.2心理原因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非常高(如下表四),“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比例达到70%,“一般”的比例也达到24%,“不愿意”的只占6%。说明个体的主观意识强烈,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但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易产生怕苦、畏难的思想,在体育运动中,怕脏、怕累、怕出现伤害事故,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只是新鲜,好玩。一旦有大运动量或高强度练习时,便产生畏难情绪,暂停或终止锻炼,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一些学生自身运动技能不如他人,以至于被排斥在运动团体之外,失去了参加身体锻炼的心理支持。

如下表(四)受学习、升学、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学生自我加重学习负担(《家长问卷》中,43%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我加重学习负担),造成无暇进行身体锻炼;缺少运动知识,没有因地制宜进行锻炼的意识,也是限制学生进行锻炼的关键。

5.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为因素包括自身、校领导和教师、家长以及周围其他人群。这些因素中,作为主观个体的因素是积极的,客观的其他方面的态度大多数也是肯定的。但这些人为因素所表现出的行为作用却是相反的。当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后,这种行为的反作用就表现得更加强烈。所以说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观才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关键所在。

学校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学期间,学生的大部分社会活动行为都发生在学校。即使在校外也会从事诸如作业、复习之类与学校有关的事务。学校也是学生对事物树立观点的重要场所,对事物的认知、观点和行为方式的建立大部分要受到学校师生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是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和健康观的主要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是左右学生发展方向的主要力量源泉。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是左右学生发展方向和学校办学方向的巨大动力所在。无论是学校或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所以,社会力量的正确引导,是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和健康观的主要动力。

6. 建议

⑴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⑵加强营养饮食,运动知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辅导。

⑶经常与班主任、家长进行沟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⑷充分发掘自编教材和乡土教材,克服场地器材不足的因素。

⑸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

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围绕《体质健康标准》开展积极有效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程小虎.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5

[2]祝文钢、陆宇明.应重视青少年健身意识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1999,1

猜你喜欢

体能
浅析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警院校体能素质分析系统的设计实现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融入“体能”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珍珠球队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军队院校体能训练效果的思考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