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体能训练效果的思考
2016-04-19缪正
缪正
摘 要 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主要通过军事体育课和军事体育课外军事体育活动两个基本途径和方法来实现,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军校学员的体能素质状况。本文针对院校课外军事体能训练情况,对院校课外军事体能训练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 院校 体能 训练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院校军事体能训练要有实际效果,就必须依靠机关、教研室与学员旅、队紧密配合,周密计划,形成合力,重点抓好军事体育课和课外军体训练的有效开展。
课外军事体能训练活动是院校军事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课外军事体能拓展训练能够弥补军事体育课时少的不足,是实现军事体育课目的的重要组成形式。课外军体训练的形式主要包括:早操、学员队体能课、军事体育竞赛。组织好体能训练是基层建设的中心工作,队干部要有热情、有计划地组织,确保人员、时间、场地落实;机关、教研室要做好督导和辅导工作,合力作为,增强效果落实。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划制定要周密
体能训练计划是顺利完成军体训练任务不可缺少的指导性文件,是军事体能训练的主要依据,它是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学员队来说,训练计划主要有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阶段内容主要围绕军事体育课教学内容而定。如:军事体育课正在进行400米障碍教学阶段,除到障碍场训练外,还可以安排200米、400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练习内容,200米和400米跑主要提高速度耐力,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分别提高上肢和腰腹力量,增强越障能力。
(2)各项素质训练时间安排。人体已获得的体能能力,尤其是处于较高水平的能力,靠几次随意性的训练,是不能得到巩固的,必须靠经常性的系统训练。当然,不同的体能素质有不同的“消退”速度。如每周各进行一次力量、速度训练,则可保持已经获得的力量、速度素质;而耐力、柔韧性能力消退较快,必须保持经常性的强化训练。按照负荷与恢复的规律,各项素质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如5000米跑,每周安排一至两次,并且以有氧耐力为主(一般以心率维持在140-160次/分钟左右)和以无氧耐力为主(心率在180次/分以上)训练要间隔开,防止过度疲劳。研究发现,过多的耐力练习不利于速度素质提高。
(3)一次训练中各项素质训练顺序安排。根据大脑机能和运动原理的关系,各项素质安排如下:灵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如:变向跑、60米加速跑、引体向上、3000米、拉韧带练习。
(4)选择训练内容要全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结构和机能上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何局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影响身体其它部位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能力之间,也存在互相影响、制约和促进的关系。在制订训练计划和组织实施时,要特别注意合理穿插、搭配各类练习项目,选择多种项目内容,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保证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力量练习的负荷大,不能局限某一块肌肉群。如一次力量训练中,要有上肢、下肢、躯干腹部、躯干背部等,并且各肌肉群要交叉间隔训练,避免负荷强度过大,引起训练伤。
(5)训练强度安排要恰当。在制定每日、周、月的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高强度训练与调整训练,素质训练与技巧和柔韧性训练,消除训练负荷安排的随意性,防止过度集中或过长时间,避免造成人体的过度疲劳。如在1~2次大强度训练课之间,应穿插1次调整训练课;在两周上负荷量训练课后,应进行1周的放松调整训练,引导机体产生“超量恢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次强度训练。人体的体能素质就是在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超量恢复”中得到增强。
2教员下队辅导要得力
可以采用包队的形式,加强教员与队干部的交流。重点指导计划制定、训练方法应用、医务监督等,增强训练的科学有效性。我们学院采取教员包队面对面指导训练。
3增强学员训练的自觉性
要求学员正确认识训练的目的意义,强化体能训练意识,自觉刻苦地进行体能训练,把完成体能训练任务变为自觉行动。
4发挥军事体育竞赛催化剂的作用,激发训练热情
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军事体育教学和课外军事训练效果,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体能水平的提高;推动院校群众性体能活动的开展,增强体质,增进才智;可以丰富学员课余文化生活,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培养学员勇敢顽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各项体能训练器材
课外军事训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的利用好各项的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课外军事体能训练常遇到人员多,器材少的情况,这就要求各大队、学员队早定好计划合理利用好各项训练器材。
学院定期检查实施计划的情况,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学员的反馈,掌握课外军事体能能教学中的可变因素,充分发挥各方的聪明才智,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原因落实措施。从而不断完善,日趋合理。
课外军事体能训练是军事体能训练的另一种教学形式,是发展学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的有效途径。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紧贴军事体育的课外体能拓展训练有利于部队的管理。也是军体能训练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