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融入“体能”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16-12-20宋立中
摘 要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瓶颈,如何在体育课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身体素质内容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融入身体素质练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公共体育教学;体质健康;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校的体育教育也逐步的从以“三基”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不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步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改变了传统的以行政班级为基础的授课形式,采用自主选课形式。在此基础上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许多体育课程,课程的开始大多以健身效果较好,又易于组织开展并且深受学生喜欢,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体育项目,这样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不同兴趣学生都能够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这种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同一门课程、从事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各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提高的侧重点不同,学生长期的从事单一的运动项目会导致身体素质的不均衡发展,影响体质健康。本文试图当前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从综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出发,弥补和提高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身体素质的短板,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设计
(1)选取实验对象并分组进行对比实验。选取吉林农业大学2014级篮球选项课2个男生班、健美操选项课2个女生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抽取每个项目的1个班为实验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教学实验。
(2)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实施教学实验。在进行教学实验分组之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每次课中适当的融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其中包括耐力、力量、速度及弹跳能力等练习。这些内容一般持续5至10分钟,大都安排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内容、对学习的内容练习不太积极的节点上,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之后继续进行课程教学。
(3)实验过程中的控制。为了使两组教学实验条件相同,在教学场地、教学进度、教学时数及教学基本内容保持一致,而且担任的篮球与健美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选择同一个教师。为避免影响实验效果,实验采用单盲法,在实验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4)实验测试指标。测试的指标按照《大学生健康测试标准》相关要求与规定的项目,男生: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1000米;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800米。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测试情况
表1和表2是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测试和对比结果。这些测试指标是按照《大学生健康测试标准》相关要求与规定应测试的项目。从这两个表中的数据显示来看,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经T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表明本实验在实验前实验对象的各项身体素质基本相同,确保了实验对象基本状况的一致性。
2.2 实验后测试情况
在经过了12周的教学实验通过对两组学生的不同的干预之后再次对两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4。
表3显示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男生的身高、体重的变化不大(P>0.05);立定跳远与坐位体前屈较对照组的提高幅度要大,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50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引体向上与1000米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4显示出的女生实验后的情况与男生组的有一些区别,身高、体重的变化不大(P>0.05);坐位体前屈较对照组的提高幅度要大,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及仰卧起坐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800米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从以上各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了12周的教学实验,通过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融入 “体能”类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样既能实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又能体现“以人文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目前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些年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而在“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体育教学也在千方百计的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在近些年的“三自方针”的选课形式虽然促进了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完全按照学生的主体意愿进行教学,而淡化了学生比较反感的身体素质练习。在“以人文本、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合理融入身体素质练习,把课堂回归给学生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积极性,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练习强度和密度,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 小结
当前的教育改革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能力、促进健康为主,特别是在“以人文本、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凸显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在快乐的进行自主的学习和锻炼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他们不太喜欢的身体素质练习,而身体素质练习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坚持,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循序渐进的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把学生的不喜欢逐步转化为动力,进而不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融入身体素质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策略,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总之,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提高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运动形式,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融入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喜欢各种具有对抗性质的球类运动,因为这样的运动方式更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运动能力,而他们认为身体素质练习非常枯燥而且特别辛苦,大都不喜欢主动去练习。这就是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原因之一。为了通过体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就应该在学生喜爱的运动当中适当的融入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并向学生传授有关身体锻炼促进健康的知识与必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锻炼与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逐步的改变学生对身体素质练习的认知倾向,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岳习新.利用微信平台构建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05).
[2]石峰.苏北地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1(02):74-79.
[3]陈荣.大学体育课程四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0(06):813-816.
[4]杨贵仁 在全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改革论坛上的致辞[J].中国学校体育,2010(07)6-7.
[5]李英玲.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内外因素与高校体育课程干预措施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05-106.
作者简介
宋立中(1965-),男,吉林省德惠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吉林农业大学见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质健康与体质测试。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