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视角浅谈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1-10-15马兰
马兰
摘 要:课程思政顺应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的特点、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要通过构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思政逻辑和改革路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微观经济学知识,又接受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全方位教育,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也希望能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77-03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一直共存于高校本科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所以,这两门课程呈现的“两张皮”问题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为高校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为了全方位贯彻好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必须要从纯粹的“思政课程”到综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使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充分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要充分完善各类专业课程体系,解决好它们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沿同一方向共同行进。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们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经济思想理念,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微观经济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视角,学会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见的各类问题,特别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政府采取的微观经济学政策,这些政策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大作用。微观经济学教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我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坚定不移地予于推进密不可分的。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具有浓厚的阶级性,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一些理论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时刻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绝对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资产阶级理论,要取其精华,这一点非常重要。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的批判精神也有限, 所以微观经济学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好的途径、好的契机,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充分融合。一方面,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了解,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专业课加思政的视角为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必需的思想和理论根基,使同学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2]。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勇于面对突发情况和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用经济学思想看待问题的视角,以适合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3]。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
关于“课程思政”的含义,学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另一门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整合到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来实现统一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高德义和宗爱东(2017)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加课程或活动,而是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和改革全方位彼此渗透、彼此关联,这也正是立德树人所要求的。为了构建全课程教育模式,实现知识转移与价值指导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我们必须强化显性思想政治、细化隐性思想政治。具体到微观经济学课程应该这样做:根据该学科的特点,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中如何达到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的统一,从而使隐性的课程思政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需求、供给、效用等基本概念,以及价格论、生产成本论、市场论等基本理论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基本方法;其次要告诉学生们,经济学虽然产生于西方,但是它的一些理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借鉴过来。具体的借鉴方式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部分内容。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阶段,这其中的热点和奇迹都可以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再结合课程思政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们,既培养学生们的经济学科学精神,也增加他们的国家荣誉感,一举两得。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体现思政教育元素。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将政治同向、国家自主、文化认同、自立人格等重要的内容带入微观经济学课堂,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结合它们的现实价值,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小知识,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面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将各部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应于中国经济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白理论、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再次,在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充分挖掘体现。例如,从人文素质、职业胜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开展教学与学习效果评价,引导教师多运用中国的例子,充分展现中国经验与智慧。最后,在教材上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该教材与以往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编写框架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内容都做了评析,真正起到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充分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