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三年磨砺 筑梦前行

2021-10-15韩玥

歌剧 2021年9期
关键词:华语原创音乐剧

韩玥

今年4月21日,“演艺大世界——2021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闭幕式公布了本年度“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通过第一轮遴选的五部入围作品《云实生长》《有关于你的日记》《明日的烦恼》《我听到了》《蒙在鼓里》。经过主创团队与孵化导师密集讨论与精进打磨,五部作品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剧本编写和音乐选段的创作。7月30日,这五部作品的主创、导师参与了剧本朗读、音乐赏析和观众提问等环节。朗读会由30位音乐剧演员和音乐剧歌唱大赛的人气选手参与,为新作描摹出更为生动而具象的形态。

这是“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创作者在包容专注的氛围中发展内容创作,导师评审利用成熟的从业经验为作品领航,共同找寻属于原创音乐剧最合理的制作逻辑与商业通道。

两年前,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办的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音乐剧《生死签》从投稿的77部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年末工作坊展示中,以清新鲜活的青春氛围与惊心紧凑的悬疑剧情受到关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孵化期,这部作品今年6月已在中国大戏院首演。从一个片段的展示,到如今以商演形式的完整呈现,在首演当晚,很多观众都对这部完全由青年团队打造,讲述年轻一代青春成长的作品感到惊喜。这部剧也是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首部正式上演的作品,给中国原创音乐剧带来一抹清新色彩。

在孵化计划中脱颖而出后,《生死签》最后由合翮音乐剧出品制作,北京保利票务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人苏莉茗和编剧何莹、导演高瑞嘉、作曲陈祺丰、音乐总监与作词周可人、舞蹈编导刘艾等一起共同带领年轻创作人工作一年多,其间经历了疫情,最终完成了全剧的创作。两年多的时间,从无到有,主创们在演出前谈到,这部百分百原创剧过程不易,但青春活力也充斥着音乐剧《生死签》剧组的全过程。整个创排期间,文字、音乐、舞美等舞台呈现内容都经过无数次修改,但都传递出一个信号:“要讲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讲属于自己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代表了孵化作品的调性。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的《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也将在今年10月至11月完成首演。

经历了前两届活动,如今上海音乐剧的创作者和观众都更加专业。在“2021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期考核中进行了剧本围读的5部作品是在44份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分别讲述了5个关于记忆、梦想、未来、生命、荒诞的故事,在作品立意与剧本构造上都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质感与艺术手法。它们不囿于单一的故事架构,更注重传递情感关系与人物感受,并探求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选择。其中,《云实生长》以儿子对逝世父亲的思念和追寻为核心,讲述了其在成年后奔向西藏完成父子约定,并最终治愈自己的故事。《有关于你的日记》呈现了刚踏上漫画事业的男孩偶然间借助日记精灵的魔力穿越到过去,最终解开祖孙心结回到现实,并更加坚定地追逐梦想的奇幻故事。《明日的烦恼》把目光投向改造人当道的未来,在酷炫的科幻底色下,着眼于当下日常生活困境的探讨。《我听到了》是上届孵化计划的复投作品,剧情设定在夏天的乡野,借由向生少女和向死少年穿梭时空拯救未来的神奇经历,展现生命的本能和勇气。《蒙在鼓里》则围绕独特而古老的中国歌舞剧“南戏”出发,以蒙古大汗和淮安郡主为核心,穿插黑白人物的曲折离奇,上演了一出歪打正着的爱情喜剧。

在經历了第一阶段为期90天的孵化过程后,5部作品目前在剧本创作与音乐语言上明显褪去了初选时的粗粝,呈现出更为成熟与凝练的面貌。“在创作时我想要尽可能地做我自己,故事要先能打动我,才有可能打动观众。”《云实生长》的编剧周笑微这样说。音乐剧演员金桥2020年参加了孵化作品《南墙计划》的年终工作坊,与作曲孙中泽和方一枝一拍即合,共同创作了《蒙在鼓里》,入围2021孵化计划。金桥感慨:“这是我进入音乐剧行业以来最忙的阶段,不同的角色切换是对我能力的最大锻炼。经过和导师、搭档的多次高质量沟通,目前的剧本结构变得更加健康,情节也更加详略得当。”同样,《明日的烦恼》编剧邹翊佳专长是电影编导,这次新尝试将她习以为常的“镜头语言”融入音乐剧舞台的艺术呈现中。

孵化计划2019年收到77部投稿,2020年收到147部,今年仅44部。但在评审金培达看来,这并不意味着热度降低,而意味着标准越来越高,入围作品不管是在作品完整度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44部作品中还有大量复投作品,在导师马达看来,孵化计划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真心热爱音乐剧的创作者。今年马达担任导师的作品《我听到了》就是一个复投作品。《我听到了》去年没能走到最后,但主创团队并没放弃,做了结构性的大调整。“这是在创作者中扩圈的过程,孵化计划的基石会越来越高,成为创作的地标。”

孵化计划协办方南京海笑文化的王海笑直言,孵化计划已经走入深水区,未来会有更大难度,“在题材上,第一年我们是在填补国内音乐剧的空白,进入第三年,这些空白大多被填补掉了,那就只能想如何做得更精细。”孵化计划的目的也是在向音乐剧产业输送人才。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王海笑清晰观察到行业变化,他提到第一年举办孵化计划时宗旨是“孵化作品,也孵化人”,而进入第三年,这个宗旨已经兑现,同时也在深化,“下面可能要考虑孵化什么样的人,怎么孵化人,我们到了对岸,但那不是终点。”在他看来,孵化计划更像是一条船,带领有才华的创作者驶进更宽的河。

谈及孵化计划开展三届以来的感受,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孵化平台与模式已经蓄力三年,我们孕育创作力量的初心从未改变。孵化对于我们是没有终点的,我们希望孵化的成熟机制可以陪伴年轻创作者们共同成长,实现大家的梦想,并为行业孕育新的动力和未来。”

猜你喜欢

华语原创音乐剧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