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线教育中的启蒙声乐教学及相关思考

2021-10-15叶婷

歌剧 2021年9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节奏

叶婷

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并借助互联网便捷、快速、传播广的自身优势,逐渐建立起在线教育的新生态发展。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加大了线上线下市场对素质教育类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的需求,互联网在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新的形态被传播开来。

在线音乐教育的优势

很多人认为音乐的启蒙教育应该是学一门乐器(钢琴或小提琴等),却忘记了人最自然和天生所具备的乐器——喉咙。喉咙可以发出比世界上任何乐器的音乐都要美的乐声,它也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纯洁、美好的乐器。

古今中外,音乐的启蒙学习,基本都是从歌唱入手,引导学生们进入音乐殿堂的。既然每个人都有喉咙,那么歌唱的学习应该是无门槛的,建立在歌唱教学上的有效课程体系也应该可以被广泛应用与传播的。所以笔者在2019年7月,开始投身于互联网在线声乐教学的相关研究,首先聚焦于互联网的三大优势。

第一,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学生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预约老师上课,降低出行时间和金钱成本,并且授课范围可以覆盖至世界各地,在线课堂中可能会出现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有学唱歌需求的学生和教学的老师,通过互联网广泛连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第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

声乐的启蒙教育建立在聆听和模仿引导上,线上有大量信息资源库可供学生参考,歌曲资料文章、文化背景图片、视频参考、音频聆听等,引导学生多重聆听与欣赏,用好听的音乐、好看的视频帮助学生磨耳朵,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审美感觉。

第三,实时互动的沟通工具。

歌唱教学是实时互动的,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演唱做出点评和指导,借助越来越发达的技術,特别是网络时代5G环境革新,让交互环境越来越同步,同样MIDI人声识别功能也便于学生加强节奏和音准的练习,建立便捷的自学环境。

以声乐作为音乐启蒙的优势

互联网提供了多元教学的途径,以“器乐陪练”为主的线上音乐教育产品早已在几年前就进入了用户市场,而以“在线少儿声乐教学”为核心的线上音乐教育产品也在近两年陆续研发问世,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以更便捷、更低成本的途径,接触到了声乐学习,并从中意识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也由此降低了声乐学习的门槛。

笔者在这里先罗列一些学习歌唱对幼儿成长发展的益处:

1.歌唱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健康,运用胸腹式呼吸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和深呼吸,增强肺活量的运动;

2.歌唱有助于激发想象、丰富情感,获得情绪调节的能力。因为它建立在人的情感上,以情带声,声音是反馈大脑想象的重要载体,它也是心灵的窗口;

3.歌唱有助于拓展知识、增强记忆力。歌曲的段落和重复会激发演唱者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歌曲需要积累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打开视野;

4.歌唱有助于提升自信力和表现力。如何将歌曲表达的感情和意思传递给他人,歌者需要通过自身的嗓音去结合表情、情感、动作,将听者带入到歌曲的世界中;

5.歌唱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歌唱的过程就是传递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歌词可以感受到意境美、韵律美,立意美。

综上所述,嗓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乐器,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和感受声乐的美好,尤其是在声乐的启蒙阶段。声乐启蒙阶段可以借助灵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听觉、音准、节奏、基础乐理知识等概念,形成完整的音乐启蒙知识框架和综合课程体系。

在线少儿声乐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以某真人在线少儿声乐教学1V4课堂为例,分享互联网声乐教学的案例:

课程班型:1V4(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学生平均年龄:5岁左右;课堂时间:40分钟。

课前5分钟老师进入课堂等待学生进入教室,并循环播放本节课所要教授的歌曲,让提前进入教室的学生进行预热聆听。

课程正式开始,本节课所教授的是由宋词改编的歌曲《山村咏怀》,老师先播放引入动画,画面中一位小诗人将我们带进中国水墨画,摇头晃脑地开始作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从视觉上让孩子们了解到诗词所要呈现的亭台楼宇,水墨画般的意境。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也摇头晃脑地朗诵诗歌,并结合有节奏的方式进行语词念读,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可以变化不同节奏带读,有ta ta titi ta, 或 titi titi ta zum等,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度。在变化的节奏中,不知不觉让学生重复记忆了歌词部分并有不断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进入教唱环节,唱跳动画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模仿歌曲动作,并在律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旋律的连贯悠扬。老师在此基础上,运用呼应的方式分句教唱,并运用回声的声音游戏,让学生们进行聆听与模唱。最后在动态图谱中出现毛笔勾画旋律线条的游戏,学生通过手指在屏幕上跟随毛笔时而往上,时而下行,时而停顿,边画边唱,巧妙地将视觉和听觉感受连接在一起,立体地呈现了中国五声调式歌曲旋律的起承转合。学生们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感受,进入到节奏旋律的探索,再结合肢体动作的歌唱练习达到熟练演唱程度,最后了解到中国五声调式的旋律走向,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这首歌曲的教学。

课后学生还能通过唱跳示范、动态图谱和相关的乐理讲解等,更好地自学巩固歌曲,并且通过唱跳达人的PK游戏,用录像、录音的方式,提升歌唱和表演的趣味性。

歌唱启蒙学习并非是技巧性的,而是要通过各种趣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产生兴趣、对歌曲有喜爱度,从而加强启蒙阶段对音高和节奏稳定性练习。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其实歌唱有两方面意义,包含身体各器官运动的唱歌技术,也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

所以在歌唱启蒙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歌唱。选择适当、适切的题材作品,引导学生与歌曲建立情感连接,产生共情力量。

第二,在歌唱中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和习惯。特别需要避免“喊叫式歌唱”,唱得响并不表示唱得好听,而是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说话习惯和适当放松的肢体配合联动发声,持续引导养成好习惯。

以一首启蒙歌曲《布谷鸟之歌》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首活泼童趣的原创作品,每个乐句的开头由象声词“布谷”作为不断重复的信号音,演唱时需要保持它的弹跳性,乐句后半句运用do-re-mi-fasol五个音的上行和下行旋律变化组成,就像小鸟往上飞往下飞的连贯感觉一样。在适合幼儿说话的音区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并借助形象的动作和声音,和图谱上的圈圈和连线,运用自己的声音,或者各种小乐器的音色,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上结合节奏、旋律和音色等音乐元素多元开启孩子的歌唱能力。

第三,在歌唱中可进行必要的基础乐理学习。比如五线谱的识谱练习,特别是在启蒙阶段,可加入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号,辅助在空间位置上建立音高意识,学习节奏的念读和内心听觉的稳定性训练。五音不全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在低龄的阶段建立良好的音乐环境,多从听觉意识上去练习,建立正确的聆听习惯从而发声,是可以为音乐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列举一首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段“do-re-mi”的教学,这首歌音阶do-re-mi-fasol-la-ti-do对每个音符进行形象的描述,如果在教授每个乐句的同时加入柯尔文手号,通过趣味的歌词表达,结合手号不同的动作和空间位置,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音高位置。

第四,唱好歌前先說好话,正确的咬字状态能更好地引导歌唱。中文演唱并不容易,每个字有字头、声母、韵母、归韵,要念好一个字的过程是很漫长的,特别是在歌唱启蒙阶段,不要急着让学生直接加入旋律演唱,而是多练习有节奏感地念读,找到每个乐句中的逻辑重音,把话说清楚说流利再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贵州彝族有首童谣《阿西里西》,歌词中有大量方言汉化的象声词,如“山谷那地”“嗡啊”以及歌名“阿西里西”等,因为是载歌载舞的音乐体裁,歌曲的节奏韵律感明显,所以突出了语词念读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演唱前,有节奏地念好歌词,并能结合歌词意境运用歌唱的语气,明确呼吸的位置以及每个乐句中的逻辑重音,这是一个先感受、聆听、思考、练习,最后到表达的歌唱过程。

对在线少儿声乐教学的思考

互联网在线声乐学习,特别是启蒙阶段的学习,可以借用互联网丰富的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课程设计,起到激发兴趣、建立正确的歌唱习惯和教授音乐基础知识的优势。但互联网在线声乐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相比线下的学习,它缺乏了营造歌唱氛围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黏连度,而且会受到网络稳定性的限制,这些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所以一种新型发展的OMO(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学生在线上课程中,通过丰富的音视频和互动游戏,学习这首歌曲的文化背景、练习准确的节奏和音高识谱,以及歌词的理解、学习相关乐理知识,再结合线下课程,进行歌曲情绪处理、正确的呼吸方法运用,老师也可以面对面地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示范教学,将声乐的学习形成良性的闭环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教学,循序渐进地达到预期声乐教学效果。

每个人都具备歌唱的潜能,声乐的教学应该是没有门槛、可以为每个人所学习的。笔者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打破地域和时间、经济成本上的问题,将好的儿童歌曲和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的一二线城市,而是可以传播到更广更远的地方,让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也爱上唱歌,享受优质、先进的音乐课程,均衡教学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教师,提升我国国民素养和审美能力,并能挖掘更多喜爱歌唱的学生,培养其成为未来优秀的专业声乐人才。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YOUNG·节奏
歌唱十月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