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2021-10-15张俊伟
张俊伟
河南确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确山 463200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精准治疗可为患者最大受益和减少伤害提供坚实基础[1]。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D)和保乳术因在不影响预后效果的同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已逐渐在临床广泛开展[2-3]。本研究通过对80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保乳术+SLN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6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均根据术前超声、钼靶X线检查,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及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Ⅰ~Ⅱ期)乳腺癌[4]。(2)均符合相关手术的指征[5],并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相关手术。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认知严重障碍,以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保乳术+SLND组与改良根治组,各4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保乳术+SLND组:全身麻醉,患者呈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依据肿瘤部位选取弧形或放射状切口。将肿瘤及其周围1~2 cm的乳腺组织整体切除。标记大体标本四周切缘后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认标本四周切缘无肿瘤细胞浸润后,以可吸收线缝闭术腔。将1%亚甲蓝液约3~5 mL注射在乳晕周围及乳房外上象限皮下,局部按压10~15 min。在胸大肌外缘与背阔肌前缘间的腋皱褶线下3 cm做3~4 cm切口,潜行向腋窝方向分离皮瓣,依次由上到下、由内至外的顺序找寻蓝染的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将其切除后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若检查结果为阴性,将切口缝闭[6]。改良根治组采用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具体手术方法参考文献[7]。
1.3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上肢水肿)发生率。(2)患侧上肢功能和生存质量:术后6个月采用ROM评分标准评价患侧上肢功能:包括指、腕、肘、肩关节功能,患肢抬高及外展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上肢功能恢复越好[8]。使用FACT-B量表[9]从社会状况、附加关注、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5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范围0~144。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2 结果
2.1围术期指标保乳术+SLN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短(少)于改良根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术后并发症保乳术+SLN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患侧上肢功能和生存质量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保乳术+SLND组患者的FACT-B评分和ROM均优于改良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1 a时的FACT-B量表评分及ROM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治疗已由经验医学过渡至循证医学;从最大可耐受创伤的治疗,过渡到最小创伤、更精准、更优化预后的治疗[10]。目前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流术式。而术中应用SLND可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SLND结果阴性的患者,无需进行腋窝清扫术,不但未影响远期疗效,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1]。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术+SLND因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和未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更加符合“追求最大获益和最小伤害”的外科治疗理念,并在临床获得广泛认同[12-13]。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保乳术+SLN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侧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改良根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亦充分表明了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术+SLND 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有效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需严格掌握保乳术+SLND的指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以及正规完成术后各项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