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探讨

2021-10-15李晨晨肖思滇刘丹光许士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胆囊炎开腹

李晨晨 肖思滇 刘丹光 许士勇

江苏镇江市中医院普外科 镇江 212000

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发热、右上腹疼痛、右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术式[1]。但对LC的最佳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2-3]。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学者认为72 h内行LC为最佳时间,但部分研究者则认为12 h行LC更合适[4],也有文献报道认为发病7 d内行LC较为安全[5]。基于此,我们开展本项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的最佳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2016-06—2020-12于我院行LC治疗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和LC指征[6]。(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Mirizzi综合征、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恶性病变者。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3 d)和延期组(>3 d)。

1.2手术方法早期组入院后72 h内实施LC。延期组入院后72 h后实施LC。本研究中LC均由同一组具有LC丰富经验的医生于全麻下采用常规三孔法施术。取脐上缘约1.0 cm弧形切口,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约12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10 mm Trocar及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于剑突下1 cm、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分别穿刺置入10 mm、5 mm Trocar及操作器械。体位调整为头高足低右倾位。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解剖显露胆囊三角。电凝钩切开胆囊三角处浆膜,分离钳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显露胆总管。确认胆囊管进入总胆管后,胆囊动脉近端以可吸收夹夹闭,超声刀切断。同法处理胆囊管。电凝钩逆行切除胆囊,电凝胆囊床的渗血点。

1.3观察指标(1)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 结果

2.1患者的基线资料研究周期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88例,每组44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围术期指标及住院费用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组;住院费用少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住院费用比较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因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95%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6-7]。但LC开展的初期,受腹腔镜手术水平的限制,因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充血、水肿,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纤维束及粘连,尤其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等,增加了手术难度,使手术风险性显著升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开放手术,故曾作为是LC的禁忌证[8-9]。目前随着腹腔镜手术水平的提升、腹腔镜设备的更新,以及分级诊疗的实施,LC等常规手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并在基层医疗单位普及开展[10]。虽然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的时机尚未达成共识,但更多学者认为早期(尤其是72 h以内)行LC,难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11]。因为急性胆囊炎的早期,病理变化仍以充血水肿为主,形成的纤维束、组织粘连相对疏松,各解剖层次相对清晰,尤其是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易于辨认及易于分离操作,发生损伤的概率较低[12-13]。若延期(72 h以后)行LC,则胆囊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纤维素大量沉积形成质地较硬的纤维束,粘连严重,不易与周围组织分离。若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胆囊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可导致胆囊坏疽、穿孔,胆汁漏入腹腔引发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甚至可诱发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若此时行LC,不仅手术风险高,而且难度增大,中转开腹率高[14]。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延期组;住院费用少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李胜阳等[15]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抗感染、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后,应争取在发病72 h内早期行LC治疗。

综上所述,与发病3 d后行LC比较,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72 h内施术,能降低中转开腹率,利于术后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但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胆囊炎开腹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