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0-14刘金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高中生物实践教学

刘金军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科重要教育目的,其中核心素养主要分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四个部分,其中科学思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指的是学生的生物学科思维能力,在新课标全国卷中是重点考察的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现课堂教学目的,推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发展,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理论,就高中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方法策略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关键词:科学思维;高中生物;实践教学

一、前言

生物课程是高中重点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技能及核心素养,为提升科学思维素养培育有效性,就需要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多元的教学手段、理性的探究思维来优化现代高中生物课堂,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高中生物学科科学思维素养的理念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环境,寻求突破、力图革新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其中科学思维素养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指的是秉持着生物学事实与依据,用求真务实的态度、符合生物学客观规律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展开的思维方式、遵循逻辑规则的行为态度等,来解决生物学问题,科学思维有助于学生认识、解释、改造生物世界,用科学的态度面对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这也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与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素养与技能。

二、当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困境与问题成因分析

(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明

尽管新课改让现代高中生物教学有了很大转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究其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认识存在误区,对于多元高中生物课堂的认识不明确,对于核心素养教学缺乏科学观念,导致科学素养培育流于表面,学生难以认识到生物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也难以对生物学产生自主探究興趣,仅仅将之作为需要提高分数的课程。

(二)学生对生物科学缺乏探究兴趣

长久以来,高中教学的重心放在语数外三科,部分学生将生物课程作为副科,潜意识里对学科缺乏正确认识,如缺乏教师合理引导,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待课程学习任务过于放松,课后也缺乏探究练习,甚至很多学生在生物课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

三、在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方略探究

(一)挖掘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化学生科学思维

高中生虽然身心发展基本成熟,但思维能力尚未完善,尤其是面对抽象知识时,常出现理解问题,影响科学思维发展,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直观教学建立生物模型,让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产生内在逻辑关联,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学习新教材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有丝分裂动态视频,直观演示有丝分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从中找到逻辑规律,了解知识点的内涵。又如学习新教材高中生物“染色体与遗传”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展示果蝇染色体的显微镜成像,将学生分成小组探索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染色体成像,思考与构建果蝇体细胞与染色体模型的关系,在合作中促进知识交流与师生沟通,达到深化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二)结合生物学科发展史,强化学生科学思维

生物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全人类、科学家对于生物世界不断探索与质疑、发现的结果,是生物学科不断发展的根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发展,建立生物科学观,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史导入,如学习细胞相关知识时,导入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学习光合作用知识点,则导入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研究发现过程等,让学生学习类比推理法、同位素标记法、对照实验法等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明确科学家的探索思路,进行研究的探索方法,掌握科学的生物思维方式,并学习科学家在发现、研究过程中的不畏艰险、不畏困难的科学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利用自主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科学思维

新课改要求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时长等的制约,部分教师为提升学生课业分数,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略生物实验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随之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发挥个性、解决问题,如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作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教师可以将之与酿酒的过程相结合,让学生课后通过走访从业人员、搜集线上线下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又如新教材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这一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叶绿植物生长现象探索相关联的生活现象,探索生物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原因、说明依据和阐明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整合与总结能力,落实科学思维教育。[4]

四、结语

实践证明,优化科学思维素养教学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了落实新课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不断革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方法态度展开具体教学,积极挖掘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助力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4):68-69.

[3]朱东升.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J].文存阅刊,2018(10):201.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高中生物实践教学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