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治理精英的成长与合作机制探究

2021-10-14陈宇光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社区治理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中明确指出,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的要求。社区作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地,也是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为人才精英提供发挥自我价值的平台。本文主要对江苏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城市社区治理精英的成长与合作机制的对策,如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调动精英的主体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等,旨在促进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精英;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99-03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无论东西方国家,人才都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民族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精英的概念源于西方,早期指的是政治精英,后期逐渐扩展到其他区域。我国城市社区精英理论也是近几年才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逐渐重视社区治理,并重视能够有效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工作,这就为相应的精英人才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但各类精英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逐渐意识到自身参与社区治理力量的单薄,开始尝试进行合作。这对深入探究精英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社区治理精英概述

精英这个词语源自西方,最初是用来描述比较精美的商品,后来被用来指代政治精英。城市社区治理精英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但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他们均具备强烈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自身能力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水准,并能够引导社区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江苏省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社区治理精英,一种是正式的,受政府部门的派遣到社区工作,具备一定的支配能力,能够管理一部分人员。还有一类非正式的,只能自己开展相关工作[1]。江苏是全国最先开始进行社区治理创新工作的省份,不断在积极开展相应创新工作,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基层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是全国社区创新服务的引领者。江苏社区治理的现实经验与社区的自治职能联系密切,要实现社区自治,不能缺少社区精英引领居民的参与。

二、健全城市社区治理精英合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事業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培养社区治理的领导人群,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打造一个人才密集的工作局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的基础。我国一向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一直坚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社区是观察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角度,不仅要为群众提供服务,还担负着城市治理的重要责任。随着社区治理的深入发展以及社区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社区承担的公共服务愈加沉重,相关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只有建设完善的城市社区治理精英合作机制,才能促进社区更加和谐,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才能保障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2]。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治理人才,提升其治理能力,促进组织当中精英人才的成长,不断提升其参与社区工作的实践水平,进一步发展骨干人员,打造具有综合治理能力的社区精英队伍,保障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精英人才队伍合作机制建设现状

随着江苏社区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再加上不断增加的社会就业压力,更多高学历人才来到社区就业。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不仅促进整体社区治理队伍学历水平的提升,强化了队伍的素质修养,也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完善相应服务功能,进而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团队。这样不仅加快了社区的转型发展,在不知不觉间也会对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影响,有效激发大家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促使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不断增长,大幅提升人们参与的社区治理能力。江苏的城市精神决定其建设人才高地的目标,这也为培育社区精英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虽然江苏社区治理精英的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江苏社区各项治理工作对精英人才的需求相比,社区治理精英的成长速度依然较为缓慢,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法治国家中,要推进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精英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选人方面还没有一定的标准,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社会各界也缺少相应的了解,自然难以得到相关支持和认同。在对精英的培养、管理、使用以及评价等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公平竞争和自由流动等基本诉求,极大地限制了精英的正常流动。因为整个社会为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所以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有一个与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3]。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虽然逐渐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但这类组织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难以有效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国家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精英的规范化培养,重视社区体制的完善,政府也要出具相关政策,支持社区发展和精英人才的培养,促进社区治理精英的专业化发展。

(二)社区居民缺乏集体意识

在社区开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主要通过社会监督、民主评议等方式参与其中。由于社区自治活动总是避免不了行政性,不能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导致居民缺乏参与其中的热情与积极性不高,居民集体意识淡薄。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因为文化、伦理、心理以及价值等逐渐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具有更大的差异性,也更加多变,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和诉求更加多样,对社区治理结果有更高的期待等。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的凝聚力。只有真正落实居民的监督权和参与权等权利,才能够真正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例如江苏某社区会将每年的“三公”经费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向居民公开,再如某社区由居民决定居民区规划新建标准垃圾房的建造位置和启用时间。

(三)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待遇的恶性循环

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的方向是知识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但实际情况是社区仍然需要在一线落实社会保障、招商引资、劳动就业、综合治理等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面临较大的压力,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应对各界的任务挑战。但目前江苏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较单一,不了解社区产生的新功能,对于治理工作具体涉及内容没有清晰的认知,开展社区工作的方式缺乏创新性,不能使用多样化的治理手段,并且专业技能还需要加强培训。在社区的居委会干部人员身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年龄较大,且一直根据自身经验开展相关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这些人员在开展新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职业角度分析,主要是以下这些原因导致队伍缺乏稳定性。首先,需要保障社区工作人才的待遇。在不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人员没有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也难以提升,让专业化人才也难以真正在社区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导致社区工作团队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难以流入新鲜血液[4];其次,调资机制与实际脱离,导致工作压力过大;最后,由于岗位编制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使得社区工作人员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很多工作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干着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工资待遇,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城市社区治理精英的成长与合作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首先要对人员选拔制度进行革新,科学开展相关干部选拔工作,并对之后的任用机制进行完善,保障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探索新的选人渠道,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对于选人渠道的拓展,要使其面向基層人员,让相关人员公平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具有个性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了保障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年轻人积极成长,培养年轻的优秀人才,为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对于江苏的社区治理工作来说,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智库,大胆选取一批优秀的新一代人才,保障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5]。最后要民主、公开、公正地开展选人用人工作。让相应人才竞争上岗,这样才能增强选拔干部透明度。要从实践中选人。对于优秀人才来说,基层是其得到发展的广阔空间。对于社区人才的选拔,不仅要看其以往的工作成果,也要征询群众的意见,选择群众认可的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地选择群众公认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优秀人才。

(二)充分调动精英的主体意识

社区治理体系同时有多个主体,因此,社区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要加大培育自治组织的力度。对于社区治理而言,要实现的是集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个人利益,因而在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因此,社区治理精英在参与社区公共治理的过程中,要有效衔接各方面职能,保障他们之间的均衡合作。首先要加强政府组织精英的能力,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社会和公共服务都离不开政府组织的扶持。所以应引导相关干部不断进行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利用多种途径让其充分发挥自我价值[6]。其次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要实现居民自治,离不开一个群众认可的引领者,这时就能够体现出居委会的重要作用,作为典型的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不仅能够与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也能实现和政府组织的协作,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居委会干部不仅是引领社区居民的人员,也是政府指令的下行人员。因此,居委会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将相关意见传递给政府组织,积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合作,打造和谐的社区关系,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动员有才艺的居民,成立文艺团队,加大宣传引导,让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活跃社区氛围,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要协助政府组织,积极助力自治力量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

要保证城市社区治理精英人才的发展和成长,使其一直保持活力,必须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江苏省各地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南京、苏州等7市在全域或者部分区(县、市)的城市社区中实行了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等薪酬管理制度,其他市推行了“三岗十二级”等制度。社区工作者中返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原单位都有基本养老金,按照规定不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处于劳动年龄段的社区工作者基本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未来退休以后的养老保险待遇有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近年来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各地财政保障能力、工作要求、就业形势等地区差异,还存在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不平衡、制度覆盖面不充分、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江苏省由民政厅牵头与落实,正在持续完善社区治理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多元化的城市社区治理,必须要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精英的成长,人才是实现社区良性发展的关键。社区事业要想获得成功,需要选拔大量政府和群众所需的有人格魅力、有修养的社区精英人才,并通过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调动精英的主体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式,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周波.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内涵、困境与行动策略[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07):37-42.

[2] 丁云,杨迎. 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探析[J]. 三晋基层治理,2020(03):42-46.

[3] 覃辰柳.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社区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综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04):75-78.

[4] 孙锋,王峰. 城市社区精英与公众的离合对社区治理能力的影响——基于社会子系统的分析视角[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9(01):189-216.

[5] 赵秦卫. 城市社区微治理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9(04):16-20.

[6] 陈文,姜星月. 从“自治”到“治理”——我国社区研究的视角转向及逻辑演变[J]. 党政研究,2019(01):105-111.

(荐稿人:祝建兵,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城市社区精英参与社区治理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SH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宇光(1975—),女,博士候选人,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社区治理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