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1-10-14武成龙

速读·中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融合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最重要步骤,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整合了劳动教育,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和道德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有必要整合现实生活,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使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劳动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加深对劳动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儿童过上更好生活的必然途径。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抓住教科书出版者对生活逻辑和儿童道德发展的尊重和顺应规律,抓住学习活动的“开放性”,组织教育和学习。通过强调“暗线”活动以强调劳动教育的价值,儿童可以通过建立将儿童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学习策略来快乐地学习,成长和生活。

1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意识与情感

意识是行动教育的先驱,是爱劳动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并且从小就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劳动的积极知识和情感。现代小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许多人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被缺乏实际意识的人所取代,从小就更难以理解劳动的感受和价值观。特别是,居住在城市的小学生缺乏劳动经验。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工作和情感的感知。关键是要在情感层面上深入研究学生。首先,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运用情感策略来鼓励学生树立劳动义务和责任感。

2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2.1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完美人格。许多实践表明,在劳动中经常形成良好的素质素养。通过艰苦的劳动,学生可能会发现劳动成果产生需要付出很多,通过积极参加劳动活动和培训,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态度和积极的思想,并鼓励学生自力更生和持之以恒。

2.2有助于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许多父母不允许孩子劳动,因为劳动会耽误学习时间并影响学习。情况并非如此,劳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智慧,训练思维能力,并提高学习技能。因为劳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大脑疲劳并促进大脑发育,所以在劳动过程中手和大脑的结合可以释放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发挥图像的作用并发展创造力。

2.3让学生学会生活,建立健康的人格品质

学习并养成重要的劳动习惯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并改善自己的性格。通过劳动,学生意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通过劳动,可以学会照顾他人,并增强家庭责任和社会使命。简而言之,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保证。

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3.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创造出可以生动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生动的情境。劳动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注意劳动。例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成就展览,使学生能够从18届大会以来直观,全面地体验人民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指导中共党员和学生思考取得成就的原因。让学生不难发现,通过经验和好奇心,国家的所有成就都是人民的辛勤工作,诚实和创造性的结果。深化关于价值冲突的劳动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展现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价值冲突,并不断提高比较和认同的理解。

3.2加强价值观念冲突中的劳动教育

案例分析可以显示观点,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对比较和识别的理解。示例: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时,老师可以介绍两个学生的意见。这是通过积极价值观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必须亲自经历自我歧视和分析的过程,并做出判断,才能真正认识到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所有这些都值得学习。这有效地指导学生建立最光荣的工作和最有价值的工作,使用基于活动的教学方法来体验工作的美。中学道德与法律课提倡走出课堂,走进社交课堂。在社会调查,访谈,志愿服务和专业经验方面,学生的主观性和創造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不仅有助于扩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而且有助于塑造美好的环境。为促进新一代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劳动教育的充分性和效率,并且可以相辅相成。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把劳动教育放在正确的位置,重视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德育和教育的效率和法治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传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华少年,2019(3):264-264.

[2]丁祖全. 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1):99-99.

[3]谭丽君.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 新校园(中旬),2018(4).

[4]李英梅.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J]. 才智,2019(18):15-15.

作者简介

武成龙(1988.08-),男,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本科,一级教师,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