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兽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10-14赵海艳

速读·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赵海艳

◆摘  要: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化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是贯彻运用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落实教育部关于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决策部署、实施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经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生职业发展动力强劲,校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

◆关键词:畜牧兽医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教育部2015年10月份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地方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在组织属性的互补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同向性、学生行业就业的稳定性以及教育评价机制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更加系统地探索,寻找更多的契合点;通过合理手段和途径加以解决,保证协同育人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进一步激发合作活力,使校企协同育人之路越走越宽阔。

一、搭建“1+N”协同育人平台

“1”是指协同育人,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是指围绕协同育人开展的各方面、各层面合作,如党建共建、学术交流、协同创新、成果推广、技术服务、文化交流等工作。通过校企双方选派人员互相讲授党课,企业方提供经济支撑、校方提供技术支撑共建科研实验室,校方选派优秀教师为企业员工授课,校企双方联合举办文艺晚会,校方科研成果在企业试点推广,互相选派人员参加学校、企业举办的行业发展论坛等形式,搭建融合学术、文化、创新、服务、党团建设等内容为一体的协作平台,全方位推动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从“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推动”转变,持续释放协同育人新动能。

二、实施“七个+”协同育人模式

“七个 +”协同育人模式,是指调动内外部主体参与,全过程注入协同育人要素,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7个环节中,重点实施校企协同行为,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标准、职业价值、专业技能、培养载体、师资队伍、文化认同和创新能力7个方面实现对接。

(一)基于“专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

依据需求侧变化改革人才培养供给侧,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施专业分方向培养。动物医学专业适应宠物诊疗市场需求,设立小动物医学方向;动物科学专业适应“两牛一猪”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牛生产方向、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方向。企业深度参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

(二)基于“兴趣+理想”,实现职业价值对接

学院与合作企业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导向,共建大学生专业社团,建立养猪俱乐部、玉鹅种养俱乐部等,校企导师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基于虚拟仿真平台,构建运作高效的创新实训“智慧工场”,在指导沙龙活动开展过程中,按学生的能力水平逐渐提高实践实验的难度,提升第二课堂的内涵,成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实现职业价值对接。

(三)基于“理論+实践”,实现专业技能对接

发挥企业实践培训和学校基础教学各自优势,增加基础知识深度,举办专业大赛,把生产案例融入课程;加大职业体验、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比例,企业为学生和教师培训最新的技术;校企合作建立“项目工厂”,丰富学生实训内容,促进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培育精准耦合,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专业技能对接。

(四)基于“实体班+企业班”,实现培养载体对接

一方面,打通传统专业分设培养方向和实体班级的界限,设立不同类型的校企冠名班和联合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课程计划,每学期由企业选派讲师和专家到学校或在线授课,增加企业特色课程和行业形势分析。另一方面,在教学实体班中设立企业定制班,尤其面向就业意向强烈的对口招生生源、专升本班级加大企业课程、实践实习等比例,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培养载体对接。

(五)基于“班主任+双导师”,实现师资队伍对接

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导者是教师,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是师资融合、相互促进和提高。在校企合作的专业重点推行“班主任+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制,明确培养规格,融入企业家智慧,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范的引导,形成思想教育、专业发展、职业熏陶和就业指导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实现师资队伍对接。

(六)基于“奖励驱动+文化交融”,实现文化和情感对接

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学金和素质教育基金,开展丰富的专业竞赛、素质教育和文体活动,支持党、团、班开展学业交流、分享和学生团队建设;学校师生参加企业年会、团建、球赛、运动会等活动,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认知和企业认同,实现文化和情感对接。

(七)基于“协同创新+学科竞赛”,实现创新对接

以“企业出题、教师接题、学生参与解题”的思路开展科研和服务合作,激励学生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发挥多学科的专业背景,指导学生立项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通过学科专业交叉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团队和个人多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实现创新对接。

三、结语

校企协同育人涉及很多方面,每所都有自己的创新做法,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同时还应看到,校企合作需要保持与企业不同的社会属性,即使是应用型特色,在接纳企业的师资、课程和行业标准时,也需要坚持尊重教育的规律,坚守的教育自信和品格独立,关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带动,实现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的全面引领。

参考文献

[1]刘颖,付天海.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转型发展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6(12):69-72,83.

[2]陈平原.大学新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杨艳秋,孙东波,曲艳鹏,等.新时代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7):175-179.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