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0-14宋光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初中

宋光

摘要:在初中教育时期,计算机课程占有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创新能力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初中生都应该具备的思维品质。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也能促进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普及。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114-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已经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进而帮助其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革趋势。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计算机课程与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有机整合,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引领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创新,彰显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下面针对这一目标展开简单策略研讨。

1 更新计算机教学观念,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不仅是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顺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也是优化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想支撑。但是就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都没有意识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但降低了初中计算机教学改革效率,也无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完善。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必须积极更新计算机教学观念,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制约和束缚,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计算机教学体系创新,另一方面也能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彰显教师计算机教学观念的先进性。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总结了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两点必要性: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需要。创新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初中生都欠缺的思维品质,教师想要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发散创造性思维,从而获取更优质的学习体验、奠定扎实的计算机基础。(2)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也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只有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从而彰显初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行价值。

2 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第一要素。对于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以往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应用的教学手段都缺乏趣味性,不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僵硬,也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兴趣,从而增大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阻力。面对这种不良局面,在新时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综合考虑初中生的计算机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心理需求,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为计算机课堂注入更多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比如,在教材《图文混排》一课中,教师在基础理论教学结束后,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形式、内容各异的电子贺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图片和艺术字,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子贺卡,不但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拓展应用,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1]。

3 精心设计计算机学习任务,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喜欢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质的学习活动,这对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利的学情,教师只要对学生的学情特点加以科学的开发利用,就能收获非常理想的创新能力培养成功。但是从过往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沿用的教学手段过于老套和单一,不但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释放和发展,也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完善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鉴于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精心为学生设计计算机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帮助学生体验与伙伴互动沟通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效率[2]。比如,在教材《轻松制作表格》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先利用趣味化情境带领学生认识表格,知道表格的优点,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初步达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最后,教师就可以出示几分特定情境下的表格资料,精心为学生设计表格制作任务,将学生分为4~5人为一单位的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不但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实现满意的教学目标。

4 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目标,绝不仅仅是教学模式上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想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就必须重视提升计算机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以往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是由教师一人决断,学生参与个性化交流的机会极度匮乏,这不仅难以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势必会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造成不利影响。面对这一教学弊端,在新时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化自身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另一方面也能体现教师对学生个性品质的高度尊重,从而多维度優化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3]。

5 积极开发隐性创新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经常陷入教学误区,他们通常只重视向学生输出计算机教材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开发教材之外的隐性创新教学资源,不但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幅度降低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桎梏,积极开发隐性创新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强有力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初中计算机教学效率产生质的飞跃。比如,在教材《网上资源搜索》一课中,教师在基础教学阶段,可以先带领学生掌握网上资源搜索和网络资源下载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并能理解搜索关键词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开发隐性创新教学资源,以祖国和家乡风景为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制定搜索关键词,比一比谁搜索出的资料内容更加完整、丰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查找和筛选能力,这些对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来说都大有裨益。

6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新课改对初中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完善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及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计算机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开发隐性创新教学资源,多角度优化计算机教学模式,全方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高质量落实计算机教学改革任务、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汤录元.刍议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学周刊,2021(2):101-102.

[2]邹长生.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107.

[3]缑艳春.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56.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