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英语微视频制作中的审美教育

2021-10-14耿倩雯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青少年

耿倩雯

摘要:微视频资源种类多、形式多,对提高青少年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英语教师选用已有的微视频或制作新的微视频,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微视频制作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基于杜威的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探讨了青少年在英语微视频制作中把景点文化记录下来、构思出来、呈现出来,进而培育青少年的艺术人文素养,为今后青少年审美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英语微视频制作;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106-02

1研究背景

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中指出:青少年已经是我国最大的网民群体,但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水平不高。青少年在主动搜索、整合信息方面的能力也不足[1]。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当代审美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来提升青少年的艺术人文素养。

美国学者杜威指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并且提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从做中学”,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中,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获得知识。本研究以岭南印象园英语微视频制作的方式,使英语教师和学生参观景点、拍摄视频、交流文化、学习英语,真正地从实践中学习。

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较多元化的,人的智力可单独分为八种独立智力成分: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2]。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智力,来确保每个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3]。本研究设计的实地参观景点、选取特色景点、拍摄与编辑、添加岭南特色背景音乐、汉语译英语、交流岭南文化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语言智力、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观察者等多方面智力。

中国学者陶行知提出三大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教育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课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群众生活中去。教与学要结合起来,不能把教、学、做分离[4]。本研究恰恰是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课堂放在岭南印象园这个大自然中。学生在制作英语微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耐心讲解与帮助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提升英语微视频制作能力、审美意识。

基于青少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实背景和三位学者的理论背景,本研究选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州岭南印象园作为英语微视频制作的主要对象,以宣传岭南文化为主题,利用相机、视频剪辑软件作为工具来辅助英语微视频的制作。期望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培育学生视频制作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最大化地实现在英语微视频制作中学英语、学剪辑、学文化、学审美的学习目的。

2研究步骤

首先,教师和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源,初步了解岭南印象园中岭南文化的体现。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数量,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学生确定自己的主题,可分为岭南特色美食组、岭南历史人物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岭南特色建筑组。随后,教师和每组学生亲自到景点参观。每组学生要选取和主题相关的部分进行拍照和录制短视频。录制结束后,每组学生要分工合作,并根据主题和素材,确定视频总时长、风格、英文标注。学生制作视频时,要注意突出视频的思想性、趣味性、審美性。学生在对视频进行英文标注时,要确保准确无误地翻译。遇到不会的,要积极去查词典、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每组学生的英语微视频制作完成后,要先发给老师,方便老师辅导。老师要在美育方面给予学生充分地指导,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创造美的作品,使学生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5]。最后,老师再将最终确定的视频在班级、年级分享,或者共享资源在网络上。

在研究步骤中,最难的是微视频制作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剪映App去剪辑视频。此工具支持变速,有多样滤镜和美颜的效果以及丰富的曲库资源。而且,此工具可以一键分享到抖音,抖音在全球影响力都比较大,可以广泛地对视频进行宣传。如果学生想看到抖音使用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可以直接看点赞量、收藏量。

如果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想不出好的创意点子,教师也可以推荐已成熟的作品给这部分学生。比如《讲古》《岭南少年》。

《讲古》是一首广东原创岭南文化主题粤语歌曲,歌曲粤味浓郁,以广东音乐为音乐基调,前奏和间奏分别融入了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的旋律,中间加入了两段Rap(说唱),最后通过一段粤语朗诵落幅,该歌曲多角度、立体式地介绍了优秀岭南文化,为观众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岭南风情画卷。

《岭南少年》歌曲的前奏的琵琶与高胡主旋律,令曲风极具岭南特色;间奏的粤语童谣,更是家喻户晓。歌词采用国语与粤语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非常独特;粤语歌词的旋律更是贴近粤语语调,让不会讲粤语的人也能轻松演唱。而轻松活泼的节奏也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首歌。《岭南少年》歌词的英语翻译,可参考如下翻译:

(国语)是谁画下 (粤语) 红红木棉花

Who painted red Kapok flower?

(国语)是谁留下 (粤语)海滩小脚丫

Who left little feet on the beech?

(国语)是谁爬上 (粤语)甜甜荔枝丫

Who climbed on the sweet litchi?

(国语)是谁撒网 偷偷捞鱼虾

Who cast a net to catch fish and shrimp secretly?

(粤语)雨打芭蕉

Raindrops were rattling on the leaves of bananas.

(国语)没有冰冷的雪花

There are no cold snowflakes.

(粤语)平湖秋月

The moon is over the Peaceful Lake in autumn.

(国语)没有热闹的喧哗

There is no noise.

(粤语)海浪冲洗

The waves are washing away.

(国语)贝壳在说话

The shells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国语)很多想法 蓝天白云挂

A lot of ideas hang in the blue sky and white clouds.

(国语)岭南少年 总有很多新想法

Lingnan teenagers always have plenty of new ideas.

3审美教育

在审美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提到审美教育的三个教育目标是: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有审美的意境,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6]。席勒提到:只有人在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是审美的人;只有他是审美人时,他才是完全的人和完整的人[7]。

总结两位学者的观点可知:有审美的人不是普通人,人人不可能都是审美的人。

当今时代与以往时代的审美教育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审美的人、有审美意识和理念的人[8]。

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尽快改变学校美育的薄弱环节,将美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美育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养新时代人才,美育、智育要紧密结合起来[9]。

因此,教师在对每组英语微视频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时,要多肯定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创新性的作品,多肯定充分发挥想象力、知觉力、注意力、情感力、思维力的学生。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当代美学精神是中国美学史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所概括的是一种新的美学结构体系和新的审美文化观念[10]。因此,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短视频时代,教师要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强化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4结论

青少年在岭南印象园英语微视频的制作中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发掘了自身潜力,担任了摄像师和剪辑师的角色,了解了微视频制作的步骤,学会了岭南文化的英文介绍,发展了自己的核心素养,获得了审美经验,提升了艺术素养,丰富了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具有审美价值的微视频不仅对青少年的艺术人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协助学校巩固青少年的艺术文化基础、唤起青少年的审美情感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增泉,祁雪晶.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2]Armstrong T. Multiple Intelligence in the Classroom[M]. Alexandria:ASCD,1994.

[3] 王朝晖.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改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179-180.

[4] 郑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陈冠商.审美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7]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8]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蔡元培,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15.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