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1-10-14程东海戎易李文杰邹鹏远熊震宇

高教学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新工科

程东海 戎易 李文杰 邹鹏远 熊震宇

摘  要: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课程教学模式发生变革,以满足工科人才竞争力的需求、课程实践性的需求以及课程实用性的需求。文章分析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的教学特点及问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并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方案,包括内容、教学手段及考评方式,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各自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工科概念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熔焊方法及设备;新工科;混合教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104-05

Abstract: Weld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is considered the core lesson for the welding major. Then, as the 'New Engineering' concept has been put forwards,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satisfy the request for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f the engineering talent, the practical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lesson.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is considered to be a cutting-edg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fast developed internet technology. This mode can compensate fo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defects that lack interactivity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lesson and adopt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established the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designed the mixed teaching methods, and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conclusion,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exerte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mode,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atisfy the request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New Engineering" concept.

Keywords: weld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New Engineering; mixed teaching mode

21世纪是工业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随着国外陆续提出“工业4.0”计划和“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之后,我国也逐渐加入到新科技发展的改革热潮当中[1]。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工业发展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培养一批新产业、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型人才。为了加快新工科概念的实施,国家先后开展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研讨会,对新工科概念下高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2]。这一概念要求学科教学应当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同时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以及学科交叉性,注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产业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交叉[3]。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传统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型理工科专业,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焊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涉及面较广,课程学科交叉现象明显[4]。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人才在焊接工程领域知识素养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过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5]。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为线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遵循传统工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教师可以高效地把握课程进程,同时直接管控课堂。但是由于焊接技术更新迭代快,课堂时间有限,线下教学难以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线上教学模式在近几年飞速发展,“MOOC”“超星尔雅”等网络平台网罗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对课程教学加以补充,弥补了线下教学资源不足、时间和空间受限的缺点,但是线上教学模式同样存在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不统一,学生在线上学习往往容易因缺乏教师的引导而忽略课程本身的教学逻辑,因此传统的线下教学虽然具有局限性,但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发挥了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可以对在线下进行课程的逻辑梳理,同时也能够在线上课程进行思维的扩散,文章从新工科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新技术、新标准完善教学体系,对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内容的整合并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同时结合线上教学模式,构建线上教学平台,从而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内容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建立内容完善、层次丰富、更新换代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特点

熔焊方法及设备课程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电弧的成形机理、熔滴过渡、熔池的成形、熔焊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各类电弧焊的工艺特点及设备等内容,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开设焊接专业的必修课[4]。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熔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求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各类熔焊工艺的特点和设备构造,旨在让学生学习现有框架内的焊接相关知识以外,能够进行焊接工艺的改进、焊接设备的开发,以及焊接技术信息化、网络化的研发,从而满足新工科人才建设的要求。

猜你喜欢

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计算机专业转型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新工科形势下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对分理念的单片机工程项目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