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安阳种植的强筋小麦展示对比试验研究

2021-10-14郝改风蔡忠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麦粒数条锈病

郝改风 李 伟 蔡忠民

(1.安阳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安阳455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安阳455000)

安阳县是优质粮油棉生产基地,被誉为“豫北粮仓”, 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1.5 万hm2以上,良种覆盖率在99%以上。 为筛选出适宜安阳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19-2020 年在位于安阳县域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东场,选择配备移动喷灌、植保无人机、物联网信息化装备及耕种收农机装备地块,开展了11 个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优质麦展示试验点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东场,该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年降水量650 mm,无霜期200 d,前茬作物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系)共11 个,为近年来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及即将审定的优质强筋、 中强筋小麦品种(系)。 包括中麦 578、中麦 255、新麦 26、新麦 45、郑麦 366、郑麦 369、丰德存麦 5 号、丰德存麦 21 号、周麦 36、济麦 44、陕农 33 等。

1.3 试验设计

每个品种播种面积为160 m2, 小区长50 m、宽3.2 m,行数12 行,等行距0.22 m,每个品种设2 次重复,南北向种植,随机区组排列。

1.4 播种方法

2019年10月14日播种,底肥施复合肥600 kg/hm2,其中 N∶P2O5∶K2O 为 16∶20∶5, 播种量结合千粒重、 发芽率、 出土率按基本苗270 万/hm2计算称量。 每小区用播种机等行距播种, 播种时带镇压器, 及时进行播后镇压。

1.5 田间管理

2019 年11 月初防治田间杂草,12 月上旬冬灌浇水,施尿素150 kg/hm2,2020 年3 月初返青拔节期施肥、浇水,施尿素 150 kg/hm2,5 月初浇灌浆水,其后飞防,进行“一喷三防”;5 月中旬进行田间病害调查,下旬田间调查亩穗数、穗粒数,6 月6 日用收割机收获、称量产量。

1.6 试验期间气候特点

试验采用造墒播种,造墒后遇连续降雨,导致播期较往年晚 10 d 左右,10 月 14 日播种。 播种后,小区出苗均匀, 基本苗约 270 万/hm2, 出苗期为 10 月21 日。播种后土壤湿度适宜、温度略高、出苗正常。播种后至入冬前无有效降雨,12 月5 日进行冬灌,并进行了追肥,追尿素112.5 kg/hm2,越冬期苗较壮,群体大小正常, 越冬期温度较往年略高, 无极端低温天气,绝大部分参试品系冬季均未出现明显冻害,整个越冬期降水约34 mm。

3 月上旬浇水追肥,追尿素150 kg/hm2,促进植株发育,增加有效分蘖。 返青到拔节期间温度较往年略高,小麦发育进程加快,两极分化快。 4 月10 凌晨出现0℃左右低温(持续约7 h),仅极小一部分生长发育慢的参试品系受倒春寒影响, 但叶片受害表现不明显。

抽穗期较往年早了约3 d, 但抽穗期间气温较低,导致扬花期与上一年相当。 5 月1~3 日遭遇连续3 d 最高温度36℃的高温天气,大部分品种扬花已经结束,高温对结实性基本未造成影响,穗粒数与往年相比略高。5 月8 日有60 mm 有效降水,缓解了干旱。6 月初遭遇最高40℃高温干旱天气, 形成干热风,使小麦根系活力降低,成熟期比常年提前3~5 d,导致了灌浆时间短,千粒重较往年降低了3~5 g。 条锈病发病早且较重, 叶锈病较重, 白粉病发病与往年持平,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病很轻;田间虫害较往年较早较重发生,经2 次有效防治,未对试验造成危害。

总体来说,2019-2020 年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利于小麦生长,单产水平基本与往年持平。 小麦产量三要素中亩穗数与常年持平,穗粒数略增,千粒重降低3~5 g,是一个正常年份。 成熟前基本未降雨,籽粒角质度高、商品性好,基本无黑胚和穗发芽。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及抗性

由附表可知,各品种出苗期均在10 月21 日,幼苗习性方面,新麦45、陕农33 共计2 个品种是匍匐型, 其余9 个品种是半匍匐型; 抽穗期在4 月19~24 日, 其中最早的陕农 33 在 4 月 19 日, 最晚的周麦 36 在 4 月 24 日,其余品种抽穗期在 4 月 20~23 日之间;全生育期方面,陕农33 生育期最短,为231 d,新麦45 生育期最长,为236 d,其余9 个品种的生育期为 233~235 d;株高方面,中麦 578、郑麦 369、丰德存麦21 号和济麦44 株高超过80 cm,济麦44 最高,为87 cm,陕农33 株高最矮,为76 cm;熟相方面,中麦 578、郑麦 369、周麦 36、济麦 44 熟相好,中麦 255、新麦45、郑麦 366、丰德存麦 5 号、丰德存麦21 号、陕农33 熟相较好, 新麦26 熟相差; 抗性方面,郑麦 366、郑麦 369、丰德存麦 5 号、丰德存麦 21 号、周麦36、济麦44、陕农33 抗条锈病,新麦26、新麦 45、周麦36、陕农 33 叶锈病轻,中麦 255、陕农 33 较抗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病较轻未做统计;冬季冻害轻,发生较重的为陕农33,冻害3 级,抽穗后未遇到大雨大风天气,田间各品种均未发生倒伏。

附表 小麦新品种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

2.2 产量表现

2.2.1 亩穗数 11 个小麦品种中,有10 个品种亩穗数超过40 万穗,新麦45 最高,为44.6 万穗;亩穗数不足40 万穗的有1 个品种,为丰德存麦5 号。

2.2.2 穗粒数 11 个小麦品种中, 穗粒数最高的为周麦 36,为 34.9 粒, 中麦 578 不足 30 粒,仅 29.8 粒,穗粒数最少,其余品种穗粒数在31.7~34.1 之间。

2.2.3 千粒重 11 个小麦品种中, 中麦578 千粒重最高, 为53.2 g, 是千粒重唯一超过50.0 g 的品种,陕农33 千粒重最低,为37.2 g,大部分品种千粒重在45.0 g 左右。

2.2.4 产量 从产量表现上看, 新麦45 产量最高,为 9 180.6 kg/hm2, 中麦 578 和周麦 36 产量超过了8 900.0 kg/hm2,陕农 33 产量最低,为 7 785.4 kg/hm2。比较分析发现,高产品种中,新麦45 和周麦36 产量三要素协调,中麦578 尽管穗粒数最少,但千粒重较其他品种明显高,高千粒重弥补了穗粒数,产量也表现突出。 而产量较低品种的共同点是成穗数较少、千粒重较低,结实性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3.1 新麦45

产量9 180.6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 位,全生育期236 d。 幼苗匍匐,株高78 cm,成熟期株型松紧适中。有效穗数 669.0 万穗/hm2,每穗粒数 34.1 粒,千粒重46.8 g,产量三要素协调。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条锈病、白粉病较重,抗倒能力强。 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好,可以在本地区种植,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

3.2 中麦578

产量8 972.3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 位,全生育期233 d。 中麦578 幼苗半匍匐,株高83 cm,成熟期株型略松散。 有效穗数 669.0 万穗/hm2, 每穗粒数29.8 粒,千粒重53.2 g,千粒重突出。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条锈病、白粉病较重,有纹枯病发生,抗冻害、抗倒能力强。 熟相好,籽粒商品性好,丰产性突出,可以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

3.3 周麦36 号

产量8 911.4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 位,全生育期235 d。 幼苗半匍匐,株高78 cm,成熟期株型松紧适中。有效穗数619.5 万穗/hm2,每穗粒数34.9 粒,千粒重46 g,产量三要素协调。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均较轻,抗冻害、抗倒能力强。 熟相好,籽粒商品性较好。 可以在本地区种植。

3.4 郑麦369

产量8 790.2 kg/hm2,居参试品种第4 位,全生育期235 d。 幼苗半匍匐,株高82 cm,成熟期株型较紧凑。有效穗数619.5 万穗/hm2,每穗粒数33.5 粒,千粒重43.2 g,产量3 要素较协调。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叶锈病较重,抗冻害、抗倒能力强。 熟相好,籽粒商品性好,可以在本地区种植,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叶锈病。

3.5 新麦26

产量8 725.1 kg/hm2,居参试品种第5 位,全生育期235 d。 幼苗半匍匐,株高80 cm,成熟期株型略松散。有效穗数603.0 万穗/hm2,每穗粒数32.8 粒,千粒重44.7 g,产量3 要素较协调。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条锈病,白粉病较重,抗倒能力一般。 熟相差,籽粒商品性好,可以在本地区种植,种植过程中注意防倒伏和条锈病、白粉病。

3.6 中麦255

产量8 607.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6 位,全生育期234 d。 中麦255 幼苗半匍匐,株高79 cm,成熟选期株型较紧凑。 有效穗数649.5 万穗/hm2,每穗粒数33 粒,千粒重 44.3 g,产量 3 要素较协调。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条锈病较重,有纹枯病发生,抗冻害、抗倒能力强。 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较好,可以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条锈病和纹枯病。

3.7 丰德存麦21 号

产量8 585.3 kg/hm2,居参试品种第7 位,全生育期233 d。 幼苗半匍匐,株高81 cm,成熟期株型较紧凑。 有效穗数 630.0 万穗/hm2,每穗粒数 32 粒,千粒重42.7 g,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不重,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能力强。 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好,可以在本地区种植,种植过程中注意防倒春寒。

3.8 郑麦366

产量8 558.7 kg/hm2,居参试品种第8 位,全生育期234 d。 幼苗半匍匐,株高78 cm,成熟期株型松紧适中。有效穗数669.0 万穗/hm2,每穗粒数33.8 粒,千粒重40.3 g,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叶锈病较重,抗冻害尤其春季倒春寒能力较差,抗倒能力较强。 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好,可以在本地区种植,种植过程中注意预防倒春寒和叶锈病。

3.9 济麦44

产量8 157.8 kg/hm2,居参试品种第9 位,全生育期235 d。 幼苗半匍匐, 株高87 cm, 成熟期株型较紧凑。 有效穗数 609.0 万穗/hm2, 每穗粒数 31.9 粒,千粒重41.2 g,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条锈病, 叶锈病较重, 抗冻害、 抗倒能力强。 熟相好, 籽粒商品性好, 但株高太高, 尽管抗倒伏能力较强, 但种植过程中应谨慎选择。

3.10 丰德存麦5 号

产量 7 995.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 10 位,全生育期234 d。 幼苗半匍匐,株高80 cm,成熟期株型松紧适中。有效穗数604.5 万穗/hm2,每穗粒数31.7 粒,千粒重41.6 g,产量三要素不突出。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条锈、叶锈、白粉病不重,抗倒春寒能力一般,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好,产量潜力一般,在该地区谨慎种植。

3.11 陕农33

产量 7 785.4 kg/hm2,居参试品种第 11 位,全生育期231 d。 幼苗匍匐,株高76 cm,成熟期株型较紧凑。有效穗数649.5 万穗/hm2,每穗粒数33.2 粒,千粒重37.2 g,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低。 该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均较轻,抗冻害、抗倒能力强。 熟相较好,籽粒商品性好,但产量潜力一般,在该地区谨慎种植。

猜你喜欢

新麦粒数条锈病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新麦系列品种遗传基础及性状变化趋势研究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