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10-14王吉新丁红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淄博市食用菌栽培

刘 萍 耿 军 徐 刚 刘 晓 刘 超 王吉新 丁红云

(1.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淄博255033;2.淄博博山畅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山东淄博255200)

食用菌以其营养丰富和保健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食用菌近年来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产业[1]。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2],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在北纬 35°56′~37°18′、东经 117°32′~118°31′之间,总面积 5 938 km2,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79%,全市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 淄博地处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为640.5 mm,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3~13.1℃,年平均日照时数 2 542.6~2 832.6 h,年平均无霜期 180~220 d,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 为了摸清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现状,明确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思路, 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笔者对全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进行了生产规模、技术服务、栽培品种及市场销售等方面的调查。 对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1 淄博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链环,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食用菌生产是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与再生产, 是与自然生态紧密结合循环发展的典型产业。 对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后, 也可作为食用菌的栽培料。 选择农业废料或者食用菌自身产生的废料作为其栽培料, 不仅可以促进食用菌生长,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食用菌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 食用菌产业由于投资小、 用水少、占地少、见效快,对农民增收及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和亮点[4]。 目前,淄博市已经形成了以淄川香菇(花菇)、高青金针菇、杏鲍菇、淄川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生产基地。 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提升淄博市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民增收规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淄博市食用菌规模种植主体以省、 市、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表 1~表 2)。 近年来,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品种已逐渐形成了知名品牌,鲁山雪菇、黑皮鸡枞等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并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国内发菌、国外出菇”等新兴生产模式。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也辐射带动了周边一大批种植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为当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及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

表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情况调查

表2 食用菌规模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情况

2 淄博市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品种混杂、退化

由于食用菌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品种使用管理不规范,导致食用菌品种在交流和引种过程中,出现了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的现象。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品种退化、 生物转化率偏低等现象, 严重制约了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总体规模偏小、分散

淄博市平菇等大宗食用菌生产量和销售量虽然比较大,但仍以各家各户的分散生产为主,生产规模较小,一般每 1 000 m2投料量为 2 万~3 万 kg,栽培设施主要采用简易的棚室,生产周期较短,上市时间集中,导致食用菌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种植收益。

2.3 生产环境污染风险大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药肥投入量相对较少,但由于污染基质的处置方式随意性很大, 随着生产场所使用时间延长,生产设施环境的杂菌基数大幅上升,导致装袋、接种、发菌及出菇过程中的污染风险逐年增大,现已成为食用菌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制约因素。

2.4 栽培废弃物利用率低

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农业废弃物,如污染废料、 栽培基质等, 目前综合利用率明显偏低, 利用方式和手段不足, 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发展。

3 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品种改良及选育

分离纯化现有不良品种,复壮退化品种,利用驯化育种、孢子分离、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手段选育一批具有高产性状、品质优良的食用菌新品种,并从中选育出一批适于淄博市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及不同温型配套的珍稀食用菌品种, 为加快淄博市食用菌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3.2 开发本土种质资源

对淄博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调查、种质采集、室内分离、出菇评价,开展品种特性鉴定,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菌种的影响, 建立淄博市食用菌种质资源保存数据库。

3.3 开展高效栽培与栽培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

针对食用菌品种生育特性,研究培养基质配方、温度、通风等发菌条件对食用菌的影响;研究适于淄博市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平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栽培废弃物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循环利用,特别是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技术。

3.4 建立食用菌质量安全评价机制

对食用菌栽培各个环节中农药、 化肥种类和施用量、食用菌中有害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和溯源,参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提出食用菌生产中污染控制措施,为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围绕食用菌应用技术开展了技术攻关,在食用菌周年供应、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安全生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检测控制及工厂化栽培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展, 并借助淄博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的研发推广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活动, 有力推进了淄博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淄博市食用菌栽培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我家的小客人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