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2021-10-14魏婧刘武鹏梁金峰司晓云
魏婧, 刘武鹏, 梁金峰, 司晓云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内分泌科, 贵州 贵阳 550014;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14; 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骨质疏松均是威胁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疾病。既往观点认为,CHD与骨质疏松是独立不相关的疾病,但最新研究显示两者在动脉钙化和骨形成中有相似机制[1];部分研究表明CHD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升高,提示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存在相关性[2],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CHD和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大多针对绝经后妇女,却忽略了老年男性这一群体。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老年男性CHD患者骨质疏松相关指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血清骨桥蛋白对老年男性CHD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以期为CHD和骨质疏松的共同防治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男性患者405例,平均年龄(76.51±7.92)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自愿签署入组同意书者;(2)临床资料齐全者;(3)家属知情者;(4)近期未参与其他研究者;(5)肝肾功能正常者;(6)认知及精神正常者;(7)可配合进行资料采集者。排除标准:(1)精神及心理疾病者;(2)骨骼运动性、功能性障碍者;(3)骨折者;(4)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者;(5)消化功能紊乱及影响机体代谢者;(6)内分泌失调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7)无法配合完成资料采集者。
1.2 研究方法
1.2.1基础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记录患者年龄、饮酒史、服药史、吸烟史、糖尿病、骨折史、高血压及CHD病史等基础资料。
1.2.2测定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 体质量以kg为单位,精确到0.1 kg;记录身高时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 c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量/身高2。
1.2.3生化指标 纳入研究的405例患者在入选后1 d清淡饮食,采集次日空腹静脉血送检,血生化指标测定采用罗氏的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钙(Ca)、磷(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ZCIBIO,中国上海)。
1.2.4骨密度测定 使用美国GE公司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调查对象的骨密度值用于评估T值,测定部位为左股骨近端股骨颈、腰椎前后位(L1-L4)及全髋部。
1.2.5诊断标准及分组 (1)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或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连续3次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和 (或)舒张压≥90 mmHg。(2)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或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空腹静脉血糖≥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负荷后2 h静脉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TG≥1.70 mmol/L、TC≥5.2 mmol/L、HDL-C≤1.0 mmol/L、LDL-C≥3.4mmol/L[3]。(4)骨密度标准:骨量正常(骨密度>1 SD)、低骨量(-2.5 SD<骨密度<-1 SD)和骨质疏松(骨密度≤-2.5 SD)[4]。(5)CHD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或分别累及各主要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通过冠脉造影判断任何一条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即诊断CHD。将405例老年男性患者分为CHD组(205例)和非CHD组(200例),再根据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将CHD组患者分为严重病变组(血管管腔狭窄≥70%)68例和轻度病变组(血管狭窄为70%>血管管腔狭窄≥50%)137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血生化和骨密度
CHD组患者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骨质疏松比例、TC、LDL-C、HCY、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左股骨近端股骨颈、腰椎前后位(L1-L4)、全髋部骨密度的骨密度值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BMI、SCr、TG、HDL-C、Ca2+及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HD组与非CHD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和骨密度指标比较
2.2 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和骨密度指标
CHD严重病变组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比例、TC、LDL-C、HCY、血清OPN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严重病变组患者左股骨近端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饮酒比例、吸烟比例、腰椎前后位(L1-L4)骨密度、全髋部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和骨密度指标比较
2.3 严重CHD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CHD病变程度作为因变量,以骨质疏松、TC、LDL-C、HCY、血清OPN、左股骨近端股骨颈、腰椎前后位(L1-L4)及全髋部的骨密度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5.868,P<0.01)、LDL-C (OR=3.264,P<0.05)、HCY (OR=2.378,P<0.05)、血清OPN (OR=2.864,P<0.05)、股骨颈骨密度(OR=2.686,P<0.05)均与CHD的严重程度相关。见表3。
表3 严重CHD与骨质疏松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CHD、骨质疏松均为常见慢性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上升[5]。传统上,CHD、骨质疏松被认为是单独的慢性疾病,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用年龄、吸烟、饮酒、运动和绝经等共同的危险因素来解释,而现阶段研究表明骨丢失与血管钙化介导的心血管风险相关[6],对于老年人而言常常共存CHD和骨质疏松。Zhang等[7]、Wiegandt等[8]研究均发现,CHD患者中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于非CHD的人群;Lian等[9]、Popp等[10]研究表明,女性CHD群体中大多合并骨质疏松。本研究观察到在老年男性中也有类似现象,老年男性CHD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病率更高,这可能与钙化的血管血流减少,影响骨骼代谢,从而导致骨量流失相关。
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亦存在密切关系, Kiel等[11]在25年的随访中发现,大量骨量丢失与严重动脉钙化进展相关。国内研究也发现,在任意冠状动脉分支的钙化程度及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狭窄超过50%的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12]。本研究观察到,老年男性CHD中严重病变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轻度病变组,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但目前对于测定何种部位的骨密度对筛查严重CHD高危人群更为敏感并无定论。在一项以2 662名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中,经过7.5年的观察发现,严重的动脉钙化与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相关,可导致股骨近端骨折风险增加2.3倍[13]。也有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髋关节骨密度密切相关[14-15]。本研究发现,在老年男性中CHD严重病变组左股骨近端股骨颈骨密度低于轻度病变组,但在全髋部及腰椎前后位(L1-L4)骨密度中未发现类似现象,由此提示在老年男性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股骨颈骨密度关系更为密切,测定该部位骨密度可能对有效筛查严重CHD高危人群更为敏感。这可能是因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时,管腔越狭窄越会造成下肢血流的减少而导致股骨颈骨代谢异常,更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目前认为,传统CHD高危因素如年龄、吸烟、雌激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均与骨质疏松相关[16],且两者之间相关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还包括骨和血管矿化、雌激素缺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脂质氧化和持续的炎症过程[17]。在本研究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老年男性中骨质疏松与CHD两者之间存在着独立于年龄和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骨质疏松、血清骨桥蛋白、股骨颈骨密度是严重CHD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8-19]。现研究表明,血管的钙化过程是由很多参与成骨的因子调节,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磷酸酶(ALP)、OPN和基质Gla蛋白(MPG)[20]。其中OPN是一种多功能磷酸化糖蛋白,在骨和血管组织等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在骨中,OPN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产生,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与钙和羟基磷灰石结合的骨基质糖蛋白,抑制基质矿化[21]。在血管中,OPN在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表达增多[22],这可能是一种减轻矿化过程的代偿反应。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敲除OPN基因小鼠对卵巢切除和PTH诱导的骨吸收有抵抗作用而表现出早期骨质疏松;在血管损伤后,过度表达OPN的转基因小鼠出现中层增厚和增强的新生内膜形成[23]。由此可见,OPN在介导血管形成、骨组织矿化与重建、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OPN可能在血管炎症中起关键作用,并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国外研究报道,血清OPN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CHD独立危险因素[24]。在本研究中发现,除了血清OPN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血清OPN水平也逐渐升高,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25]。因此,骨质疏松、血清OPN水平可作为老年男性早期筛查CHD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相对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而言可以更好的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调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血清OPN及CHD之间关系,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可能与本研究人群数量有限有关,亟待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前瞻性研究以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CHD和骨质疏松共存在老年男性中较常见,骨质疏松与CH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密切相关。骨量的流失可能会加重动脉钙化,从而诱发CHD。由此提示测定股骨颈骨密度、血清OPN可作为老年男性CHD人群早期筛查的敏感性指标,可能提高评估冠心病狭窄严重程度的准确性,为其在早期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基础上筛查CHD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