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1-10-13邱玉平
邱玉平
摘要:高职教育是育人与育才的统一,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其根本目标。但现在高职教育重技能轻德育、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各自为政”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借鉴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建设“课程思政”能有效改善提高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职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还要发挥高职院校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职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成为摆在我们所有一线从业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促进专业课程建设的变革方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构主义视角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然而在部分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建构主义理论在运用过程中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脱节,部分教师还存在具体教学方式与内容中缺乏建构主义理论的融入,致使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长期难见成效。同时,又因为教师对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运用缺乏专家指导,使得课程思政教育与建构主义相结合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深入分析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加强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培训,进一步开拓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建构主义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脱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关键是要促进建构主义与思政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融合。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建构主义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识不够全面,片面认为建构主义只是针对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采用的理论,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学科,因此并未重视建构主义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运用。其次,高职院校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早已习惯接受知识灌输的被动学习方式,对于建构主义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这一创新方式缺乏深入了解,又缺乏专业教师从旁指导,因而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带有排斥情绪,不利于二者结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不仅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配合,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少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并没有做到将建构主义理论与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导致教师在实际的课程设计和课堂讲解过程中,对建构主义具体教学方式运用比较生硬,大部分教师通常采取先讲解专业知识,然后再单独讲授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做不到两者有机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两极化现象,难以实现课程思政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效果。其次,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仅仅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为学生创设单一化情境,对于建构主义这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非常僵化,其在教学中并未设置学生互动、合作等环节,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情景教学主体仍然是教师。再次,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形式化现象,而且教师在设置项目时,多以理论内容为主,导致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项目设置较少,难以发挥课程思政的真正作用。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建构主义”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进一步应用
(一)建设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多维性在探索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创新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引领的新范式,实现思政认知体系由单一向多维的转化。即不再依赖思政课教师这单一的主体,探索建立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以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为辅助的全员育人主体,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不是被分担了,而是变得更加重要了,他们仍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在某种程度上必然要完成角色转变。他们要“承担思政教育的职责,能润物细无声地完成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价值引领,同时能提升专业教师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责任感及育人能力”。
(二)建设课程思政,实现思政课堂空间的延伸性变革思政课是切实解决思政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在育人功能上“平行线”的问题,实现思政教育由思政课程到其他课程的延伸,形成两者同向而行,交叉融合。高職院校各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的改革要更多地体现思政育人的元素。
三、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都具有关键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广大教师需要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政素养与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现阶段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对此,需要高职院校相关教师借助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情景构建、项目协作等建构方式,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姚高翔,李春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隐忧与应对策略[J].高教论坛,2018(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