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词汇修辞的高超艺术及其重要启示

2021-10-13唐冠宇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启示词汇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展现出了极为高超的词汇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精用短语、妙用成语、活用术语、巧用潮语等四个方面。总书记在遣词造句上的千锤百炼和精雕细琢给广大高校宣传工作者带来了三点重要启示,一是抓纲带目、提要钩玄;二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关键词:习近平;词汇;修辞艺术;启示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3-0082-0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使命感与强烈责任感,宵旰图治、夙夜在公,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光辉道路上昂首阔步、倍道兼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奋斗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广大干部群众指明清晰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擘画宏伟蓝图、凝聚雄浑力量。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从内容维度来看,立意高远、蕴涵丰富、思想深邃、论述透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导航仪和助燃剂,也是我们坚定信心决心、矢志苦干实干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从形式维度看,不蔓不枝、有血有肉、绘声绘影、一字一珠,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修辞艺术,同样值得多思多悟、细品细究。

“修辞,是指为了增强语用表达效果,对语言要素进行的选择、加工和调整”[1]109;“词汇也称语汇,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的集合,有时也可以指特定领域中词语的集合”[2]84。所谓“词汇修辞艺术”,也就是在词汇系统中选用什么样的词语、怎样选用词语的修辞艺术。“词语的锤炼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有人把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配置和修辞格叫作修辞学中的三驾马车”[3]125。然而,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前辈时贤主要聚焦比喻、用典等修辞格的运用,对词汇修辞方面则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大多集中于俚俗民谚这类词汇单位的使用上。比如,陈锡喜主编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只提到了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三个方面的修辞技巧。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词汇修辞艺术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收篇目及其他重要文献为材料依据,通过抽丝剥茧式的文本解读与追根溯源式的理论分析,对习近平总书记词汇修辞的具体实践及其成功经验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总结。借此,我们既能体认总书记在语言上的生动表现力、巨大吸引力、广泛感召力、深远影响力,从而增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自觉性与行动积极性;也能从中汲取丰富养分、获得重要启示,从而促进高校党建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见到新气象。

一、高超艺術

习近平总书记在词汇修辞上的高超艺术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精用短语;二是妙用成语;三是活用术语;四是巧用潮语。

(一)精用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单位叫短语”[1]21,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大量连用“同语式短语”,即具有相同语段的短语:或者宾语名词的构词语素相同;或者定语相同。包括三字格和六字格两种形式。

一是三字格短语。如“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4]87,三个名词“原理、真理、事理”均具有“理”这一构词语素。又如“XX‘德”与“某某‘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4]97;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407。以上为“末位固定式”,即最后一字别无二致,均为“理”“德”“事”。另一类是“中位固定式”,即中间一字完全相同,如“X‘民X”:“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4]138。

二是六字格短语。如“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4]74,充当宾语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等全部包括“重大”这一定语。又如,“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4]99;“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程的实践中去”[4]93。在这一类中,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四个伟大”:“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4]211。

表达优势有三:第一,语音上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包含相同语素的三字短语、六字短语以多项并列的形式前后相继、延展递进,颇有一咏三叹、余音绕梁之意,造成了连绵不绝、经久不息的立体环绕式听觉效果,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让人深受震撼、倍感激动。第二,语形上楚楚动人、熠熠生辉。相同字数的动宾短语在线性序列上逐个登台亮相,产生了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强烈气势,而夹杂其中的不同语素参差错落、摇曳斑驳,又显得多姿多彩、美轮美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宛如游龙、翩若惊鸿,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极具形式美感。第三,语义上丝丝入扣、井井有条。接二连三的多项短语脉络清楚、层次鲜明,既囊括了“方方面面”,又覆盖了“边边角角”,建构起了严丝合缝、细针密缕的周全语义体系,迸发出了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的强大逻辑能量。广大受众读到的是滔滔不绝的锦绣华章,感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磅礴伟力。

(二)妙用成语

成语是人们从历史上传承下来并长期使用的结构凝固、语义精辟且具有民族特点的熟语[2]125。在成语的选取和安排上,习近平总书记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形成了两大精妙绝伦的使用方式:多项组配式与具象描摹式。

一是多项组配式。组配是指将词典已经收录的成语与词典尚未纳入的准成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比翼齐飞、珠联璧合的语用格局。如:“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4]297;“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4]127;“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4]2;“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4]73;“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4]343;“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4]335;“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4]436。这里将二者搭配使用,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上佳效果。“唯有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4]136;“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4]317。三个“坚A不B”“无X不Y”式格式,极具形式美感。

二是具象描摹式。具象描摹集中体现在一系列准成语的使用上。如:“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4]179;“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4]193;“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4]189。细致说来,具象性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事物的形象性。“山”“路”“水”“桥”“铁”“痕”“石”“印”,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事物。二是动作的具体性。即“开”“架”“垒”“立”等词都是细致入微的具体动作。这类具象式准成语不是凌空蹈虚的抽象概念,而是妙趣横生、异彩纷呈的形象图景和具体行为。以“逢山开路”为例,不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头戴橙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建筑工人,或驾驶机械,或持握钉锤,叮叮咚咚地敲击岩石、钻凿洞穴,随后又热火朝天地清扫渣土、开辟道路。“逢山开路”一词,让读者(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现场感,再现了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显得格外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与此同时,景中含情,情中带景,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毅品质和拼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活用术语

术语亦即行业词,是“在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中使用的专门用语,是表达学科专业和行业概念的重要方式”[2]122,本文主要研究科学技术术语的活用。所谓“活用”,是指跨越特定专业领域,在常规性、一般性的文本语境下信手拈来的灵活运用。主要有三类:物理学术语活用、数学术语活用、医学术语活用。

一是物理学术语。如:“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 [4]213。句中“动能”是物理学术语。所谓“动能”,即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本节所涉术语释义来自百度百科,下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4]247。“同频共振”是物理学术语,其主语为“历史性交汇期”,是一般性名词。此类语言表述中最著名的或許是“正能量”,如“要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能量”[4]297;又如“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4]312。“正能量”横空出世,令人耳目一新,很快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二是数学术语。包括“公约数”“同心圆”等。如“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4]306“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4]293。“公约数”是指能同时整除几个整数的数,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约数,称这个整数为它们的“公约数”。“同心圆”是指圆心相同半径不同的圆。“公约数”和“同心圆”用以指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公认的意见与同享的道理,充分昭示了汇集众智、凝聚共识的坚强决心,栩栩如生地充分彰显了共商共建、群策群力的制度优势。

三是医学术语。包括“交叉感染”“气滞血瘀”等,如“要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4]97“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交叉感染”指“医疗单位内病人之间发生的相互感染”,这里指不同领域的风险相互交织、叠加,形成巨大风险。“气滞血瘀”是中医术语,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这里用来指代国际经贸止步不动、裹足不前的停滞阻塞状态。

(四)巧用潮语

潮语是指滥觞于网络世界、流行于社会生活并最终形成一股潮流的网络词汇。“网络语汇的简洁性、创新性、谐趣性以及超强的表达功能使其获得网民的青睐,其中一部分生命力强大的网络新词成为一种时尚潮语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蔓延至网络以外的媒体及社会生活各领域。”[5]习近平总书记巧用潮语的具体方式包括三种:直接移用、转化套用、整体引用。

一是直接移用。这是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包括“蛮拼”“点赞”“硬核”等。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6]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到了“硬核”一词,他说:“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7]其中“硬核”为网络流行语。

二是转化套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8]考诸我党历史文献及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在此之前的重要讲话,从未见过“洪荒伟力”的提法。不难推测,“洪荒伟力”是对2016年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有机转化与巧妙套用。“洪荒之力”的大红大紫归功于著名游泳运动员傅园慧。2016年8月8日,刚刚结束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的中国选手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三是整体引用。整体引用是将流行语本身作为直接引语使用,例如“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4]211,这句流行语出自河南某中学教师顾少强的辞职信,在2015年火遍全网、名噪一时,近乎无人不晓。

二、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词汇修辞艺术给我们带来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抓纲带目,提要钩玄;二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一)抓纲带目,提要钩玄

针对文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短”字诀:“要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9]上述“短”字要诀在语言学上的落脚点,正是对短语的精心使用。总书记所使用的一系列同语式短语,开门见山、斩钉截铁,毫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对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各式短语进行“招兵买马”“调兵遣将”与“排兵布阵”,方能抓纲带目、提要钩玄。汉语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学术体大思精,然而举其大端,无外乎形音义三要素。“字形是文字的物质外壳,是文字层面上的要素;字音和字义是文字所记录的语言的音和义,是语言层面上的要素。字形与字音以及字义这三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2]66,如何做到“精用”,亦可从语音、语形、语义三方面入手。一是语音上要截长补短。“音节的配置是语音修辞的重要内容之一”“尽量使音节整齐划一。如果是单音节的,那么并列的几项最好都是单音节的;双音节和多音节亦然。”[3]116。在备用词汇单位中,对较长的掐头去尾,对较短的拾遗补阙,借此实现短语的字数平衡与节律和谐。二是语形上要以一持万,抓住关键字(如上文所举“政治”“重大”等),以期窥斑见豹、观叶知秋。三是语义上要删繁就简,将所要表达的核心旨趣与重点意图以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的方式依序展开、顺次呈现。三管齐下,必可达到“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表义效果。

(二)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0]習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不失风趣地指出:“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11]之所以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现象,根源在于受众针对性的付之阙如,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困难群众”“青年学生”等各类群体一概而论、等量齐观。不同对象在教育背景、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上各有千秋,必须因人制宜、分类施策。在既往研究中,论者大多浓墨重彩地阐述总书记使用俗语、谚语、俚语特别是一些比喻性说法的修辞价值,却对术语的使用轻描淡写。事实上,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特定人群来说,一些专业行话、科技术语非但不是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外星语”,反而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大白话”。更何况,习近平总书记所选用的“同心圆”等数理科学术语,基本没有超出中小学课本知识的范畴;而“交叉感染”之类医学术语,亦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常识概念。有的同志存在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文章、讲话越俗越好,这实际上是一种僵化、呆板、机械的教条主义看法,甚至有时画虎类犬、弄巧成拙。同理,使用科技术语,也不一定就等同于拿腔捏调、装神弄鬼。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话语受众的个体属性与类型特点。总而言之,要对症下药,不能无的放矢;要量体裁衣,不能削足适履。

(三)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任职地方时,针对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失语”的窘况,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地分析了深层原因:“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并一语中的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12]“以怎样的姿态说话”比“说怎样的话”更重要。将心比心,就是要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进行词汇和话语上的“供给侧改革”。当前,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数见不鲜。网络潮语的珍贵价值,不在于语言符号本身,而在于象征意义。“蛮拼的”“硬核”等新词新语“登堂入室”,代表着接地气、聚人气的亲民立场,代表着披肝沥胆、推心置腹的真诚姿态。包含“蛮拼的”“点赞”等潮语的2015新年贺词让网友们津津乐道、啧啧称赞。大家兴高采烈地评论道:习大大的新年贺词“萌萌哒”“太赞了”;“文风朴实,通俗易懂”;“习大大怎么这么时髦”;“第一次听到这样亲和、接地气的新年贺词”……(参见人民网2014年12月31日刊发的《网友“点赞”习大大:您也蛮拼的!》及新华网2015年1月1日刊发的《习大大祝福刷爆朋友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如郑琼梅指出的:“这些新话不只是几个新名词、新概念而已,更重要的是,它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前进方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与人民心声吻合,让我们的话语更中听、更融入当下。”[13]在面向青年学子的高校宣传工作中,有些同志以“成功者”自誉,沾沾自喜、夸夸其谈;有些同志以“过来人”自诩,惺惺作态、呶呶不休;有些同志以“教师爷”自居,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这三种姿态下的言语作品,无论多么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最终只能令广大受众百无聊赖、意兴阑珊。

三、结语

打仗讲究战略战术,做事讲究方式方法,进行各类笔头工作同样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稿,就是最生动、最鲜活以及最深刻、最全面的修辞学教材;研读这部教材,有利于我们培养修辞意识、形成修辞自觉、掌握修辞理论、习得修辞策略。修辞的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故弄玄虚,更不是为了装模作样、哗众取宠,而是为了使我们的文件文章、讲演讲话“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9],从而“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提升语言运用水平,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4],不断促进宣传工作及其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下册[M].第三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册[M].第三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3]宗守云.语法修辞例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肖敏.“给力”还是“伤不起”?——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潮语盛行现象[J].学术论坛,2012,35(2):170-173.

[6]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5-01-01(001).

[7]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0-01-01(001).

[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02).

[9]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J].求是,2010(10):3-7.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6.

[11]習近平.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N].人民日报,2005-05-30(010).

[1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6.

[13]郑琼梅.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69-70.

[14]唐冠宇.习近平主席讲话的修辞艺术研究:以2014年的外交演讲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03):112-117,122.

Abstract: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have demonstrated extremely superb rhetorical art of vocabulary,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 precise use of phrases, magical use of idioms, flexible use of terminology, and skillful use of fashionable language. President Xis painstaking work in diction and elaboration has brought three important inspirations to the general university propaganda workers: one is to grasp the key of things, drive other links; two i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three is to 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

Key words: Xi Jinping ; vocabulary; the art of rhetoric; enlightenment

猜你喜欢

启示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七年级(上)期末复习词汇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