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中的“寂寞”解读
2021-10-13刘悦
刘悦
摘 要:《呐喊·自序》中“寂寞”一词出现多达十次,鲁迅在经历三次“看见”——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看见“自己”、看见“铁屋子”后产生了回忆梦破的“寂寞”、治文不遂的“寂寞”以及促成文学革命的“寂寞”,并通过“呐喊”的方式同“寂寞”进行不懈的抗争。文章借助文本细读的方式,从探究1922年以前鲁迅的生平经历的角度,解读《呐喊·自序》中“寂寞”的不同含义、产生原因以及破除方式,进而审视“寂寞”对于鲁迅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鲁迅;《呐喊·自序》;寂寞;呐喊
中图分类号:I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3-0071-04
《呐喊·自序》是鲁迅于1922年12月3日为其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作的一篇序言。钱理群指出:“《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细线索。” [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创作《呐喊》时的经历和精神历程,更准确地直击鲁迅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小说的创作思想。《呐喊·自序》因此也成为我们深入研究鲁迅作品的重要史料。
《呐喊·自序》呈现了鲁迅1922年以前的重要节点事件,如父亲的病、南京求学、弃医从文、《新生》流产等,都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一些重要影响。这一时期,鲁迅已经创作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小说名篇及一些富于战斗性、批判性的随感录及杂文。他的思想及生活状态应该是充实的,而他在序中却多达十次重复提及“寂寞”一词。这十处“寂寞”的含义是否相同?导致鲁迅“寂寞”之深的原因又是什么?而他为了驱逐“寂寞”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一、铺天盖地的“寂寞”——“寂寞”的含义
(一)回忆梦破的“寂寞”
《呐喊·自序》开头便出现两处“寂寞”:“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里的“寂寞”一方面是鲁迅回忆“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时而产生的寂寞,学西医、推文艺,这些都是他曾经付诸极大心血最终却百念皆灰但仍“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的“梦”,这些“梦”尽管回忆起来仍可鼓舞士气,“使人欢欣”,但有时也使人想到社会的悲凉对有“梦”者的摧残。叙事心理学主张“当一个人回想过去时,他可能因为在某个场景中体验到了强烈的情感而对该场景留下深刻的记忆。”[3] 因此当鲁迅回忆到曾经给他留下深刻记忆的那些破灭的“梦”时,重新体会到了当时“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的心凉,这种失望进而转化为“寂寞”,占据了他内心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寂寞”同样是指《呐喊》集中系列主人公的寂寞,“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4]。而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艺术活动,正如精神分析学家们普遍认为的,它是文学艺术家逃避痛苦的方式,也是对痛苦的某种补偿,就如巴金“为了安慰这一颗寂寞的青年的心,便开始把我从生活得到的一点东西写下来” [5]。鲁迅将内心无法排解的“寂寞”转移到创作《呐喊》集中系列主人公身上,狂人因“迫害狂”而寂寞,孔乙己因酒客、掌柜及小伙计的冷嘲热讽而寂寞,阿Q因精神胜利法而寂寞……由此看出,破灭的“梦”的失望与《呐喊》集中系列主人公的寂寞共同构成了鲁迅彼时的“寂寞”。
(二)治文不遂的“寂寞”
在破灭的“梦”中,对魯迅打击尤为巨大的是推行文艺启蒙后的失败,“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2]。在当时“师夷长技以制夷”救国思想流行的局面下,鲁迅在经历了幻灯片事件后选择了文学启蒙救国,但结局却是“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由此他深感中国文学启蒙之路的艰难以及痛苦难耐的寂寞,以致“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而后鲁迅又经历了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根据《呐喊·自序》注释,这些“更寂寞更悲哀的事”应是他在《<自选集>自序》中说到的:“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6]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望将他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几乎消耗殆尽,启蒙与革命的“梦”相继破灭,留给他的只剩无穷尽的“寂寞”。
(三)促成文学革命的“寂寞”
在经历了多次“梦”的破灭后,在多次驱除“寂寞”无果后,鲁迅主动选择“寂寞”——多年寓在S会馆中抄古碑。当好友钱玄同上门劝说时,他看到了此时《新青年》创办者与他创作《新生》时的共同的寂寞,这种共同的感受触发了他再次呐喊的欲望,以便“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1926年,他也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励写几句东西。”[7]因此这里的“寂寞”促成他参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启蒙的“梦”继续呐喊。
二、陷入“寂寞”中——“寂寞”的缘由
日本心理学家箱崎总一认为,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他处在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8]。鲁迅交往接触的对象不外乎家人亲戚、同僚朋友、青年学生等,家庭发生变故后,渴望得到亲戚的救助,却被人称为“乞食者”,终于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希望与朋友推行文艺,《新生》的流产与《域外小说集》的滞销,让他怀疑和犹豫,终于看见自己了;辛亥革命后的乱象、北京生活的寂寞难捱以及对青年的失望令他几近绝望,终于看见了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鲁迅的“寂寞”正是在一次次与人“交往”失败而引发的一次次“看见”中产生的。
(一)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在广州时,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回答道:“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的家庭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9]从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我们看到鲁迅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然而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让他看清了世人的冷酷、势利。科举应试之路断绝,于绝望中只有“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二十多年后,在《琐记》中他回忆到当时离家的情景时说到:“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10]表面看,这是鲁迅与绍兴人的决绝,可在字里行间却也透露出他当时的寂寞与孤独,犹如被逐出家的孩子。终于下定决心学医救国时,异族人的欺侮以及幻灯片事件使他承受着《药》《示众》中看客们的“杀戮”,彻底激发了他走投无路的惶惑,发出寂寞的呐喊。
(二)看见“自己”
为了从走投无路的惶惑中走出来,鲁迅推文艺以启蒙,但是《新生》很快就夭折了,根据其弟周作人的回忆,同样造成寂寞感觉的还有《域外小说集》的滞销。启蒙尝试的接连失败,致使他思想上的矛盾开始显露,愈加怀疑与犹豫,原先坚定的启蒙信念逐渐演变成极其深刻的绝望感,从而作出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此时的他,如“好的故事”破碎后“我”仍旧要回到“昏沉的夜”中,而经历过“好的故事”后比未经之前更加寂寞与无助。后来在《答有恒》中鲁迅也认为“我的话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11]这种“看见自己”的反省,直接导致了对启蒙的绝望,对启蒙者的启蒙梦的怀疑,由此产生了“如大毒蛇缠绕”般的寂寞。
(三)看见“铁屋子”
在“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后,鲁迅逐渐看见了“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在这个由几千年封建文化构成的“铁屋子”中,住满了“熟睡的人”,致使许多如他一般“较为清醒的人”感受到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并且他也坚信《新青年》的创办在社会上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当好友钱玄同上门劝说时,鲁迅的第一反应是不赞成惊醒他们,他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中也谈到:“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警醒他们。”[12]在后来所作的《野草·希望》中,他说:“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青年的消沉已成为一种“时代病”,延续了三千年的封建政治及封建教育将青年拘禁,使青年消沉,鲁迅这种对青年的失望乃至绝望,更能理解当时何以能够发出“铁屋子”的呐喊。但是,理智上的怀疑、绝望真的能彻底遏制他渴望觉醒的心吗?他真的能甘愿被困于婚姻、命运、社会的桎梏中吗?鲁迅生命中本能地希望青年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愿望,同他先前的怀疑与绝望产生巨大碰撞,致使他思想上矛盾重重,“希望”与“绝望”的交织、渗透更加促成了“寂寞”的产生。这种“寂寞”,催生了《狂人日记》“小序”中带有一定觉醒意味的“狂人”的结局:赴某地候补,又产生了《头发的故事》中N的呼喊:“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了么?”
三、“寂寞”中抗争——“寂寞”的破除
面对“沉默的灵魂”,鲁迅虽一度怀疑与绝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国民性改造的愿望,在日本时就开始思索、讨论“理想性人性的问题”[13],1934年又强调“中国的脊梁”[14]问题,“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一如既往地探索着国民性改造以及思想启蒙的道路,同绝望寂寞进行不懈抗争。
鲁迅一开始选择抗争的方式主要是“麻醉法”:一是“沉入于国民中”;二是“回到古代去”。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失去了青年时的慷慨激昂”,致使他对《新青年》的创办毫无任何兴趣,显然,这是一种不奈之何的抗争方式。而当好友勸说时,这里与其说是劝说,不如说是给他思想上一个台阶下,因为或许鲁迅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因此决定要用“呐喊”的方式抗争“寂寞”。于是他慷慨陈辞、大声疾呼,他驳斥“鬼话”,否定“国粹”,呼唤“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以达到“旧账勾消”……[15]同时期的小说则更能表现鲁迅呐喊的激情,《狂人日记》对“吃人”本质的深刻揭露,《药》对老百姓深入骨髓的愚昧的精细刻画,《阿Q正传》对病态的国民灵魂的透彻表现……但是细读他当时的作品,在呐喊声外还有一种绝望痛苦的“低吟”,否则,狂人也不会“赴某地候补”,《药》通篇的描写也不会那样冷峻阴郁……在经历了被迫回国以及回国后的氢气瓶事件、封建婚姻的束缚、政局无望及官场压迫等“待死堂”后,他虽决意要呐喊,心境却同东京时创办《新生》不同了。因此王晓明认为此时的“呐喊”是“戴着面具的呐喊”[16],他自己也说道“须听将令的”,只要还对启蒙道路有一丝希望,就尽量多说些乐观的话,但是听得越多,越能在这呐喊声中听出勉强,听出愤激。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样奋力呐喊并不会触痛民众,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11]。鲁迅一方面对启蒙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又戴上面具激情呐喊,这正是他为反抗“寂寞”、化解“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作出的努力。
既然对启蒙路充满了怀疑、绝望,却又拾起面具,提起笔来,这是怎么一回事?促成鲁迅在“寂寞”中做出这一历史性选择的动因又是什么?
在《自序》中,鲁迅已经交代清楚,其一是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其二是因为“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其三是他在《自选集·自序》中提到的“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6]。可以看出,鲁迅的“呐喊”多半是为“他人”,他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因此必须要“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 [6]。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文学作品要表现作家真实的思想感情,所以鲁迅才说他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相差甚远。其实,鲁迅也有为“自己”的呐喊,总结原因可以归于“不甘心”,他不但被迫回国谋生,更饮尽了回国后的十年苦酒,他不甘心自己只有这样的命运,不甘心自己无法为社会改革出力,社会给予的伤害,他决意要用“呐喊”来报复反击。基于鲁迅为“他人”以及为“自己”的呐喊,显示出他努力与“寂寞”抗争到底,试图从灵魂深处的“绝望”中挣扎出来。
“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在《题〈彷徨〉》中回顾了当时孤军作战走过的路程,同时他也在“寂寞”中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做一个“独有叫喊于生人中”[2]的孤独者,做一个“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17]的战斗者,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寻找真理,探索革命道路。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9.
[2]鲁迅.《呐喊》自序[M]//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437-442.
[3]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7.
[4]弗罗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
[5]巴金.巴金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546.
[6]鲁迅.《自选集》自序[M]//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468-470.
[7]鲁迅.写在《坟》后面[M]//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8.
[8]箱崎总一.孤独心理学[M].李耀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8.
[9]薛绥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359.
[10]鲁迅.琐记 [M]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3.
[11]鲁迅.答有恒[M]//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3-478.
[12]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6.
[13]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23.
[14]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M]//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1.
[15]鲁迅.随感录三十九至四十三[M]//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33-348.
[16]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0.
[17]鲁迅.两地书[M]//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7.
Abstract:The word "loneliness" appeared as many as ten times in Nahan·Preface. Lu Xun experienced three times of "seeing" -- seeing "the true face of the world", seeing "himself", and seeing "the iron room". After that, he had the "loneliness" of recalling the broken dream, the "loneliness" of failing to engage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oneliness" of promoting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He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with "loneliness" through whooping. With the help of reading in depth of the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loring Lu Xun's life experience before 1922, this paper interprets different meanings, causes and ways of "loneliness" in Nahan·Preface, and then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loneliness" on Lu Xun's creation.
Key words:Lu Xun;Nahan·Preface;loneliness;wh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