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中的使命担当和实践进路

2021-10-13叶林娟李睿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叶林娟 李睿

摘  要: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党建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还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域,立足社区空间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党员培养考察环节、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党员政治自觉。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中的实践进路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夯实学生社区党组织,构建立体化的学生党员发展培养体系;凝聚学生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多元化供给;凸显学生社区实践优势,增强学生党员政治自觉。

关键词: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使命担当;实践进路;高校学生社区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3-003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这一时代命题,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强调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增强和作用发挥,既在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就高校而言,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是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中要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来抓。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价值厘析

(一)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代表,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学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学生党建的基础工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17)针对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强调既要“确保政治合格”,又要“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高校学生党员目前的发展程序多是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后,由班级团支部向党组织推优,然后进入培养、考察环节。学生在班级、团支部以及党支部培养考察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成为发展学生党员的主要参考指标。学生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表现却未形成统一标准纳入培养考察体系,但是学生这一方面的表现在征求群众意见时可能会涉及。在高校学生社区党建中强调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严把大学生入党关口的重要着力点,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

党员队伍是党的事业的支柱,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其中,党员发展质量是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保障,而每位党员发展的质量是全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基础。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发挥作用上来看,其价值和意义都不容小觑。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好坏,将直接关系党员队伍先进与否。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于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有着基础性作用。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社区空间强调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性,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要求和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有机融合,落到学生社区生活实际,能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质量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2]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一线战斗堡垒,在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上负有重要责任。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发挥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思想引领、落实保证监督、推动改革发展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时代新人培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高校社区党建以学生社区为场域,跨越了院系、专业、班级、年级的界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生具体生活实际、嵌入社区生活世界、适应学生生活社区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让政治把关的作用落实到位,能够确保在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服务面向和育人导向,提高学生党员政治意识与素养。

二、高校社区党建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中的使命担当

(一)以学生社区党建拓展党员培养考察环节

学生的党员身份意识在日常的教育培养、考察谈话、审批接收等具体程序中逐步明确,在党支部的具体组织生活中不断强化。这个过程除了依托班级、团支部、党小组、党支部等具象化的组织之外,聚焦社区党建工作,能确保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在时间上的衔接和空间上的延伸,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1.实现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培养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推进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作,……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目前,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更多是依托二级党校党课、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等传统的教育培养形式,在社区空间中落实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尚未有统一的制度和操作流程。在学生社区空间关注、强调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与教学空间、学生工作空间同步,是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实做细的重要方向。

2.实现学生党员发展全方位考察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规定,发展学生党员要“全面考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關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学生社区空间是党组织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相关表现的重要场域,可以与学生班级、党团组织形成互补。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转正以及每学期党员评议,进一步强调社区空间党员作用发挥、强化学生党员身份意识,补充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指标,利于实现学生党员发展过程考察的多维化、全面化。

(二)以学生社区党建整合党员教育资源

学生社区有着丰富的资源,需由相应的组织力量加以整合。高校在学生社区党建中要利用显性教育资源旗帜鲜明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区空间党员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有声”的教育效果。

1.社区空间显隐性教育资源互融

学生社区是一个富含教育资源的特殊场域。物理空间布置、楼层空间打造,都是学生社区党建提升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需求,大力推动党团组织教育资源进社区,以党团组织坚强有力的引领助力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干事的积极性。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原点,实现从垂直的党组织管理向横向的党建规划转变,从条块分割向互融共享转变。

2.社区空间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

社区党建组织网络辐射只是完成了组织上入驻社区的基础工作。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网络信息也日渐多元化,社会环境更是日趋复杂化,整合多方资源服务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是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功能发挥的重要着力点。社区党组织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协同校内外活跃主体,推动校内党建联动、区域党建联建、线上线下互融,创设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平台,从而凝聚多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提供支持。

(三)以学生社区党建增强党员政治自觉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所接受的是正面的教育内容。但在社区生活闲暇时间,手机、网络普及,浏览、相互交流,各自传播的信息混杂交错。因此,引导学生做一个政治明白人,深化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担当,就成为学生社区党建的重要任务。

1.深化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非常重要。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应包括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和态度,还包括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认知以及主动参与[3]。《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指出,党员发展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社区空间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深化大学生课堂正面效果,强化大学生党员政治认同,进而引导大学生党员将政治认同转化为自身的坚定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担当

在闲暇时间生活实践中,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政治纪律观念需要不断强化。要对学生党员进行政治教育,严肃政治纪律,明确党员义务,保证每个学生党员都能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自觉维护党的形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在学生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锐度,坚定学生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担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把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团组织周围,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三、高校社区党建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中的实践进路

要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党员本身的质量,关注其在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再教育的质量,注重学生经常性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群众评议和社会实践等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党组织主体在党员发展中的引领把关作用,为学生党员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自我搭建平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党员队伍整体质量。

(一)夯实学生社区党组织,构建立体化的学生党员发展培养体系

学生党员的培养与考察在所属班级、团支部、党支部中都有相应的组织依托,另外通过夯实社区党组织,在学生社区生活中细化学生党员培养考察指标、优化学生党员发展管理规范,能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发展和监督管理考评提供立体的参考依据。

1.细化社区空间学生党员培养考察指标

在学生社区设置学生党员工作组织,为每个入党申请人建档立户,做好学生入党社区考察的详细档案记录,实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发展信息共享,为其所在班级、团组织和党组织培养、考察、评议、发展学生党员提供基础的社区表现数据。同时,社区学生党员工作室要及时补充完善学生在宿舍、楼层、楼栋等学生社区环境中的数据指标,为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培养考察提供更为全面的、动态的“画像”。

2.优化社区空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规范

学生社区党建突破了传统院系、专业、年级条块管理模式,更多是通过楼栋、楼层、宿舍横向覆盖方式对在具体生活空间中的党员进行管理。社区空间的党员教育管理,既要传承、延续传统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也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学生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积极创新学生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管理过程中要聚焦学生党员在社区日常生活中的理论学习情况、个人综合表现、政治责任担当等。同时,要努力创设党员活动物理空间,营造党员教育文化氛围,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引导学生在生活闲暇中“浸润式”地完成学习任务。

3.深化社区空间学生党员教育实践

依托社区党员先锋队、社区党员工作室等学生党员团队,将社区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从长效机制建设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学生党员在社区实践、奉献、服务的学时要求,激发学生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在学生党员社区实践管理中,突出过程考核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引导学生党员在社区空间注重以实际服务他人的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推动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作用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方面發挥。引导学生及时转化社区实践成果,形成社区文化精品项目、社区微课等,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获得感。

(二)凝聚学生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学生党员教育多元化的内容供给

高校学生社区党组织要对学生党员进行日常培养考察,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同时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社区多方资源服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避免出现党组织建设和社区育人“两张皮”的问题。

1.师生党员互动,构建社区成长共同体

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动员师生党员力量,促进生生、师生之间建立成长共同体,形成生生互动、师生共进的良好局面,使师生党员在共同学习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树立社区共同体责任意识,遵守涉及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社区公共规则,自觉承担共同体责任,维护共同体利益,并努力将社区共同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升华为政治责任担当。

2.校内党建协同,发挥校内专业资源基础作用

挖掘社区空间资源、教育资源、学生组织资源、课程资源、后勤管理人员资源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内党组织协同,发挥专业院系党组织、校内机关党组织育人优势,把学科力量、专家力量、管理力量等压到一线,向学生党员讲述学科发展故事、个人亲身经历、专业服务社会典型案例、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构建专业服务、学科引领、理想信念融合的党员教育体系。让有理想信念的专家、懂理论的党员同志起到带头作用,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党员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青春奋斗中。

3.校社党建联动,凝聚社会资源服务党员教育

“区域化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出的新模式。”[4]地方政府、高校周边居民委员会、知名中学等不同单位都会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形成各自特色和优势。可以通过校际协同、区域联建,探索实施资源共享、基层党务工作经验互鉴的党建共建模式,打破学校间、政府和高校间党建工作壁垒,建立跨校、跨部门的党建协同育人机制,为高校学生社区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提供支持。如学生社区和周边居民社区可通过合作,引导学生党员将个人抱负落实到具体的社区服务实际行动中,落实到社区服务的具体要求中。

(三)凸显学生社区实践优势,增强学生党员政治自觉

在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中,要发挥社区队伍、社区文化、社区活动等方面的作用,严肃学生党员政治纪律,坚定学生党员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担当。

1.发挥社区队伍组织功能,严肃学生党员政治纪律

社区党组织是统领学生党员的重要力量,是联系学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严肃学生党员政治纪律有着重要意义。其不仅承担着凝聚学生党员的重任,还在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实践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每位学生党员的行为进行规约,以严格的纪律要求规范学生党员,确保学生党员按照纪律要求行事,以强化学生党员的纪律意识,进而反哺社区队伍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共进势头。

2.发挥社区文化涵育功能,坚定学生党员政治认同

社区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社区氛围,对群体的所有人都起着凝心聚力的作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社区文化可以对学生党员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学生社区生活中,浏览圈群信息、搜索网络资料、朋辈信息交流是比较普遍的信息互动形式。健康向上、具有政治引领价值的社区文化能够对整个社区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起到良性的锚定作用。要以政治引领社区文化作为支撑点,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使学生党员形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意志。

3.发挥社区活动养成功能,增强学生党员政治担当

社区活动是学生党员深入基层,积极创先争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社区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知行合一的能力,助力学生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学生党员提供“躬行”的契机,成为学生党员将理论认识转化为内在自我要求的原动力。其能够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促使学生党员以思想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思想,在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者要深入学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空间、宿舍园区物理空间,以贴近学生党员生活的形式开展活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群体的生生互动,为学生黨员成长成才搭建多样平台。

综上,社区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社区党建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中的使命担当及实践进路,是高校做好党建工作并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现实要求。当前,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各级党组织对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已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就发挥党组织在学生社区一线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而言,如何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2]吴琦,周延.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9):285-286.

[3]巫春庚,雷志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J].南方论刊,2020(11):109-112.

[4]唐文玉.从单位制党建到区域化党建:区域化党建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J].浙江社会科学,2014(4):47-54,156.